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170-180(第8/14页)
抬头望着被打开的地窖口,忽如其来的光线,让他们一时间眼睛无法适应,看不清地窖口的情况。
里面的两个男生缓缓的扶着墙起身。
见到有人来了,里面有几个女知青一下子哭了出来,低哑着嗓音哭喊着:“放我们出去……放……我们出去……”
只有身在这黑暗无声的空间里,才能明白那种恐惧,要不是这里面关押的不是只有她们自己,她们都要疯了。
江建军叫人放了竹梯下去,又叫了罗喻义来:“你和他们说,让他们自己上来。”
罗喻义听不懂江建军的话,大致猜测了一下他的意思,然后对下面喊:“你们还好吧?能自己上来吗?”
下面的人手上绑的麻绳,已经被他们自己用下面的破陶片割断解开了,陶片将他们的手心、手背、手腕割的献血淋漓,也幸亏割的不是大动脉,流的血不算多。
他们刚解开手上麻绳的时候,还十分欣喜,觉得有救了,结果来到地窖口子这里,发现地窖太高了,他们一个人够不着,又因为饿的头晕眼花,便几个男生托一个女生,接着青石板透下来的光缝,想把地窖口的青石板顶开,没成想,青石板上面压了个装满水的大水缸,他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青石板纹丝不动。
原本还满怀希望的他们,顿时绝望了。
可是哭也没用。
这帮从未遭受过社会毒打的小年轻们其实并未绝望,他们都认为外面村子里的人不敢拿他们怎么样,要是一个人两个人失踪了,找不到可能还没什么,他们十几个人,又有五公山公社的革委会主任在背后给他们撑腰,他们很快就会出去的。
万万没想到,这些刁民居然关了他们两天两夜,期间一口水都没给他们喝。
此时听到罗喻义的话,他们很想继续待在地窖里面不出去,让外面的人知道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可他们真的饿的渴的受不住了,怕自己再不吃东西,再不喝水就要饿死渴死在里面了,哪怕手脚绵软无力,还是支撑着身体爬起来,爬到竹梯上,一点一点的往外面爬,刚爬出地窖,他就整个人倒在地窖口的地板上,半边身体挂在竹梯上,半边身体倒在青石板上,眼睛无神的从下而上,倒看着周围的人和屋顶,好半响,干裂的嘴唇才吐出一个字:“水……”
里面的人一爬出来,罗喻义和沈志明都吓了一跳,和闫春香一起,忙伸手去拉这个人,将半挂在地窖口的青年从竹梯上拖上来,放到青石板上。
周围的人全都捂着鼻子散开了去。
倒不是他们身上多么污秽,沾了屎尿。
事实上,他们即使要解决生理问题,也只会选择一个方位,或者说一个角落,只是里面漆黑不见五指,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解决生理问题,脚上就难免会猜到一些液体,加上在里面生生捂两天,又没有洗澡,那股难闻的味道,可想而知。
其实农村人家,谁家不是将尿桶放在家中,等尿桶满了,再拎出去倒入粪坑,留着浇自家自留地的菜园,那发酵的尿味,他们早就闻习惯了,可看到城里来的干干净净的知识青年们满身尿骚味,他们就不自觉的做出嫌弃的模样,都离他们远了一些。
接着又是几个男生从地窖里面爬出来,还有几个饿的实在是没力气了,爬上竹梯还掉下去了。
地主家的菜窖为了防老鼠打洞,里面墙面地面全是用青砖铺地,这一下摔下去可不轻,本就饿的手脚发软,摔下去后半天都起不来,还是江建军叫人下去将下面的人一个个的带了上来。
江建军主要是要确认一下下面的人有事没事,虽说饿两天饿不死人,可毕竟是夏日,要是中暑什么的,无人问津的话,可能也会死人的。
他只是想给这些来闹事的红小兵们一个教训,可不是真的想闹出人命。
等确认这些人都没事后,江建军因为得知了水电专家们都因为他们的到来吓的生病了,连根红薯都不想给他们吃,直接从村口老井打了一桶生井水来,一个大队部厨房剩下的缺了口的破陶碗。
这些人根本顾不得嫌弃,一个个拿起破陶碗,就赶紧舀水,咕咚咕咚喝下去,有人看到自己手上残留的污秽,水刚喝到嘴里,看到自己大拇指上的黄色后,忍不住又吐了,偏偏肚子里除了水,啥都没有,啥都吐不出来。
江建军怕这些人出事,就叫人去河里捞了浮萍来,叫闫春香和罗喻义他们煮一罐浮萍粥给他们吃。
浮萍这东西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唯独一点,难吃!
旱灾的那三年,本地人是没少吃浮萍,就连报纸上,都在呼吁没了粮食的老百姓吃小球藻和浮萍度过饥荒,所以江建军他们都知道浮萍和小球藻都是能吃的,现在临河大队的浮萍还是鸭子和猪食主要食材呢!
原本罗喻义和闫春香他们还不忍心,想给煮开的水里放一些粉丝,但他们自己吃的食物就是跟大队部借的,罗喻义和叶甜还好,他们俩的家境比闫春香和沈志明好的多。
可闫春香过来的时候,是一穷二白,就连政府补贴给下乡知青的那一百多块钱她都一分都没有落到自己身上,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又哪里来的粉丝分给别人?要是一个两个人,也就罢了,十几个人,闫春香当时面色就不好了。
她小小的身体倔强的坐在小矮石头上烧火,眼睛也不看罗喻义和叶甜,低着头说:“要煮粉丝煮你们的,我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还欠着大队部的饥荒,你们别把我的份算进去。”
沈志明看看罗喻义和叶甜,又看看坐在那里低头烧火的闫春香,也忙跟了一句:“我也欠着饥荒呢,我也没粮食。”
第177章 第 177 章 叶甜有些纠结,和罗喻……
叶甜有些纠结, 和罗喻义对视了一眼。
她虽说家境不错,可她又不是冤大头,家里人给她带了不少钱来, 可她不爱干活且手松啊。
她吃不惯每天的杂粮、野菜,和大队部买了不少粉丝、大米、麦面, 身上的钱她也不敢露富太多。
她之所以纠结, 是因为自从临河大队建了养鸭场后, 她就盯上了养鸭场放养鸭子的活,三天两头的偷懒,去看养鸭场的人喂鸭子, 知道大队书记说的浮萍,其实是小鸭子们吃的食粮。
对了,村里喂的猪, 好像吃的也是浮萍。
所以她眼底才一言难尽,有些为难的看着罗喻义。
罗喻义虽然不知道浮萍和小球藻是本地人给鸭子和猪吃的东西, 可他们来了临河大队不小的时间来了,孟福生带着临河大队的人人工培育浮萍和小球藻, 大水沟里、河圩里、稻田里,到处都是这种绿油油的浮萍和小球藻,反正他是从未见过本地人吃过那东西, 倒是时不时的看到村里小孩子赶着鸭子到水里, 鸭子们张嘴吃浮萍。
他对浮萍的第一印象就不是人吃的东西。
他本来也就本着人道主义, 加上一厢粉丝没泡发前看着只能吃两个人的份, 一旦煮开后,只要你水加的多,十几人份也能是泡开的,见闫春香和沈志明都不同意用他们自己的粮食, 便也罢了。
到底也舍不得自己粮食,罗喻义想了想,去问江建军:“书记,十几个人,只煮浮萍的话,会不会不太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