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90-100(第6/15页)

看的许明月在心里总是不停的嘀咕:“桃花眼,这绝对就是传说中的桃花眼!看狗都无比深情的桃花眼!”

    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观察传说中桃花眼的形状,是不是如她在前世的网络上看到的很多高手在纸上画出的形状。

    孟福生就这么清凌凌的看了她好几天,发现她毫无反应,还是和第一次看他时的眼神一样,就是看到他的脸上时,忍不住盯盯盯,盯的目不转睛,除此之外,毫无邪念。

    要说有什么好处,她送餐送的更热心了,偶尔还会有美味的肉臊子,也算不辜负他这段时间对她毫无遮拦的‘勾引’。

    可惜,这样的‘勾引’在大雪三天,天晴了那么几天后,天又开始阴沉沉的下起了雪雨而终止。

    雪雨和干燥的雪不同,它落地即化,偏偏雪又异常的大,每一片都宛如鹅毛一般,从天而降,洋洋洒洒。

    老天爷像是要把前面三年的冷空气一下子聚集在这一年爆发似的,雪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大大小小转换了好几次,就是不停。

    原本河边就又潮又冷,这场雪雨之后,空气仿佛又冷几分,冷的许明月都不愿意去新屋串门子去了,毕竟荒山有火墙,房子里暖和些,新屋虽然有火炕,但也只有炕上暖和,房间里的温度依然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孟福生的病总是断断续续的,许明月没有雨鞋,在雪雨下的地面湿哒哒的情况下,她也不太愿意出门,整日里窝在荒山的房子里猫冬。

    往年的冬天,这时候村里男男女女都会到河圩里挖莲藕,抓鱼吃,但今年的河圩已经全部种了麦子,河堤这头的河滩的莲藕差不多已经被挖绝了种,上涨的河水被冰雪覆盖,鱼也抓不到了,整个世界都仿佛按下了无声的寂静按钮。

    这个雪一直断断续续的下到了年底分猪肉的时候,大队部窝了一个冬天的大老爷们儿和妇人们,这才穿戴整齐的出来。

    在蒲河口农场待了一整个冬天的许主任,也终于从蒲河口回来,主持杀猪仪式。

    蒲河口农场去年是没有养猪的,就等着临河大队过年分的那点子猪肉,沾点油腥呢。

    这几年因为干旱,大队部的猪养的都不太好,瘦瘦小小。

    除掉明年年初河水上涨后,要去上交的份额,剩下的猪肉分摊下去,大队部每个人最多只能分到五两的份额。

    就这五两的猪肉,也让苦了三年的大队部的人激动不已,一个个兴奋的扛着菱角盆来到大队部门前大片的空地上,去大队部后院的猪圈里抓猪,一群大老爷们儿围着这群待宰的猪猪,接猪血,烫猪毛,分猪肉。

    许凤台家今年新添了了小雨,六口人原本是能分到三斤猪肉的,但许明月和许凤台作为大队部的干部,是有些额外分润的好处的,比如猪肚、猪大肠、猪心肺、猪头猪尾猪脚,这些是不参与和村民的分猪肉的,默认是大队部的干部们按照干部等级高低来分。

    现在整个临河大队,除了许主任,就数许明月的干部级别最高,比大队书记都高!

    通常这些东西,都是默认给许家村和江家村的两村干部分的,施、胡、万三个小村子都被欺负惯了,三个村子的村长能够多分到一只猪脚猪尾,都已经是额外的好处。

    杀的猪不止一只,猪肚、猪大肠、猪心肺这些自然也不止一只,许主任作为全大队级别最高的干部,家里又有两个干部,光是他一家,就分到了一整只猪肚子里的下水和猪头猪尾这些。

    剩下就是同样有两个干部的许明月和许凤台兄妹俩了。

    许凤台性格有些木讷不争,许明月却和许主任狼狈为奸的,她分不到一整只,许主任问她要什么的时候,她也不客气,指着猪下水中公认最好的猪肚、猪大肠和猪头说:“我就要这两样了,猪头给我哥吧。”

    许主任闻言就乐了,也不等其他干部同不同意,直接就替她同意了,还多给了她两只猪脚,说:“那这三样就分给你家了!”还笑着对其他干部说:“要我说,大兰子还是照顾你们了,不然按照她现在的级别,四只猪蹄子给她她都不过分!”

    大队书记家比许明月只少了两个猪蹄,一个猪头,因为猪头是分给了许凤台的,不算在许明月分到的下水里面,剩下的一个猪头被大队会计分走了。

    剩下的心肺、腰子、猪肝、猪蹄子、尾巴、猪血等一些,被剩下的干部们分了。

    孟福生作为一个外乡人,除了那半两猪肉外,只分到一块猪肝和一条没什么肉的猪尾巴。

    等到猪肉分完,村民们一个个拿着自家分的猪肉,喜滋滋的提着猪肉散了,只剩下几个多分了猪下水的大队干部,要处理大队部门口地上的污秽和猪鬃。

    污秽是要倒入堆粪池的,但他们去把猪毛都收集了起来,没有丢掉。

    许明月作为作为被留下来的干部之一,还好奇的问他们猪毛是留下来干嘛的。

    “这还用问?这些开年都是要随那些大肥猪一起上交给国家的!”还有剩下的一点杂毛,也被许主任他们仔细的收起来,到明年制作成刷子,每年用来给船、木桶、木盆、菱角盆刷桐油。

    这三年干旱,桐油果子树全都干死了,没有桐油果子就炸不了桐油,第一年还好,有头一年剩下的桐油,可以给船做保养了。

    “这两年找不到桐油果子,再不给船刷桐油做保养,船是要漏水的,这些猪鬃都是做刷子用的!”许主任给许明月解释。

    许明月出生的年代,很多都换成了机船了,这种木质的船只在她小时候有,对这个还真不太了解。

    倒是许主任的话,提醒了她一件很重要的事。

    猪鬃和桐油这两样东西,是这个年代,非常难得且少油的能够出口到国外给国家赚外汇的大宗商品之一,桐油还是国家战略物资!

    而他们这个地方,恰好就适合桐油果子树生长!

    钻到钱眼里的许明月第一个反应,就是办猪场,种桐油果子树,给国家赚外汇!

    第95章 第 95 章 这时代和几十年后各种塑……

    这时代和几十年后各种塑料、防水涂层不同, 现在很多武器、船、航天方面的外涂层,靠的都是桐油,而桐油这东西国外几乎全靠从国内进口, 所以桐油和猪鬃在这时代都属于国家层面非常少见的可以出口赚外汇的商品。

    而桐油果子树主要就是在南方生长,她们这里就非常适合长桐油果子树, 有很多野生桐油树, 而桐油果子的出油量, 高达百分之七十。

    但不知是几十年后塑料制品已经取代了桐油,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她们这里的桐油果子树, 就从来没有从经济上,为他们这里带来过一点经济价值,从没有人想过, 要拿桐油去卖。

    在许明月很小的时候,大河以南这边因为没有通电, 这边榨桐油的人家还是多的,因为要用桐油点灯, 但因桐油有毒,计划经济放开之后,买煤油不需要票, 连许明月家点灯都不用桐油了, 而是用煤油, 再后来, 大河以南通了电,榨桐油的就更少了。

    许明月家里因为有几条船,是每年都要榨桐油的,爷爷奶奶每年都要将家里的船侧翻着架起来, 再冬季退水期,拿个猪鬃刷子,细细密密的给家里的船一点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