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50-60(第15/21页)



    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小孩子们,不敢往深水区去,就在靠岸边,晒的快干裂的河滩上摘莲子。

    摘的莲子堆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船,再由大一点的小姑娘们,帮忙剥出来,把那些老的已经咬不动的失去活力的老莲子挑出来,留下那些未干燥透的老莲子,用剪刀剪开一点外壳,划着小船,往竹子河更深处去播撒。

    采莲子这事过去不到三天,第一批灾民便被大货车拉到了水埠镇,又从水埠镇码头……也不叫码头,原本的码头因为水位的下降已经停泊不了船了,船现在都靠在了五百多米远的一个土墩边,这里原本是一片人工挖出来的深水养鱼区,现在却成了新的码头。

    一艘又一艘的柴油船,将这些灾民送到蒲河口农场附近的河面上。

    船上无数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仿佛下一秒就能倒下的灾民,看到一望无际的残荷景象,眼里顿时爆发出生机,要不是他们很多人都不会游泳的话,恐怕会立刻跳进河中,去刨出泥底的莲藕啃食起来。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这些人饿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许大队长叫民兵小队的人,用一艘艘小船,把他们从大船上,拉到河滩上时,还没到表面已经晒的干燥的河滩,这些人就忍不住了,见下面水已经不深,一个个扑通跳下水,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脚并用,一边用脚踩,一边用手抠,很快在水底扒出一节被他们扯断的莲藕来,慌忙的在河水上,几下一摆,洗去表面的泥土,都不等洗干净,就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

    后来他们自己回忆起这段往事,都用夸张的语气说:“我当时起码一口气吃了五斤!饿的手脚都没力气了,看到吃的就往嘴里送!”

    “有些等不及的,藕杆子都被啃没了,才有了点力气扒藕。”

    是的,扒。

    手工扒!

    因为大炼钢的事,临河大队除了日常用于生产的铁锹、铁犁、铁耙等农业用具,其余都被送到大炼钢炉里炼成了铁水,他们是没有多余的铁锹的,临河大队的铁锹,还要抓紧时间挖深水区,趁着竹子河现在还有水,得赶紧把深水区挖出来,一方面是养鱼,另一方面,更是储水。

    所以整个蒲河口农场,是一把铁锹都没有,全靠他们手工开发。

    许大队长急的没办法,就找村里的木匠,定制了一些木锹,可制作木锹也是要花时间的,一时半会儿,根本拿不出给很多人用的木锹。

    好在河泥软烂,只要扒开表面上晒干的一层河泥,下面全是温软稀烂的泥土。

    河滩上不光有莲藕,这下面还有数不尽的河蚌和各种鸭嘴蚌、尖嘴蚌等蚌类。

    很快就有灾民找到了可以挖河泥的好工具——大型河蚌!

    这些生活在省北地区的灾民,很多根本没有吃过蚌肉,打开大河蚌,发现里面还有肉的时候,简直像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他们也不管河蚌肉老不老、腥不腥,直接就着河蚌的壳,用河边的蒿草,挖个洞一烤,还不等烤的怎么样,滋滋冒泡的时候,就一口一个,吃了个肚饱!

    原本本地人嫌这东西又老又腥,不肯吃河蚌,这些外来的灾民,却误打误撞找到了吃它们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能烧太久,烧久了蚌肉会老,这样刚烧熟,就吃掉,反而是最鲜嫩的。

    很快,河滩上的各种蚌类也遭了殃!

    周围的几个建设大队、石涧大队、和平大队,原本没那么急迫的,可他们中间偏偏有个仿佛身后有狼在追的临河大队,搞得他们也紧张起来,尤其是看到一船又一船的灾民被拉到蒲河口农场。

    他们本就是生活在河上的人,怎么会看到河面上一条又一条的大船?

    为了缓解其它地区的灾情,在蒲河口农场人口饱和,许大队长明确这里已经不缺人后,上面就像是找到了解决旱情和灾民的良药,还有一批又一批的灾民被运送过来。

    这些灾民多是往那些无主之地的河滩运去,毕竟竹子河太大了,多的是杳无人烟的河滩。

    但因为蒲河口就坐落在和平大队和邻市之间的位置,很多被送过来的灾民,因为不认识这里的路,在蒲河口河滩人口已经饱满后,自然的向两边寻求生路。

    大部分都往邻市那边跑了,可还有一小部分,迷迷瞪瞪的寻着本能往距离他们最近的河滩跑。

    因为靠着河滩,哪怕没饭吃,挖莲藕吃也饿不死的和平大队的人,看到有外地人来到他们这里挖莲藕,也都坐不住了,纷纷拿起铁锹扁担,来捍卫自己村子的河滩,驱赶那些灾民。

    可这些饿极了的灾民,又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看到河滩上的残荷,第一反应就是:吃!

    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原本就因为夏季吃荷叶吃的太多,影响了今年莲藕的生长,使得今年野生莲藕的产量远低于往年,这还有外地灾民来跟他们抢莲藕,这怎么行?

    原本的驱赶,很快就演变成了斗殴!

    可这也没法子啊,灾民在饿死的边沿,他们自己也要吃饭,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莲藕保卫战’。

    打了几场,就引起了周书记他们的主意,毕竟周书记派了好几个民兵小队在蒲河口农场,在帮着许大队长维持秩序,不然仅凭他自己的五十人小队,根本维持不了如此庞大的灾民迁徙。

    要不怎么说,玩政Z的人心都脏呢?许大队长自己就是临河大队的人,就更不会放这些灾民去祸祸自己大队的人了,那怎么办呢?全都往邻市的河滩驱赶。

    等邻市的领导发现自己辖区内的河滩上,突然涌现出一大批说着省北地区口音的灾民后,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吴城的领导和周书记他们这群黑心肝的,到底干了什么缺德事!

    第58章 第 58 章 邻市大领导简直暴跳如雷……

    邻市大领导简直暴跳如雷, 用邻市大领导的一句话说就是:“吴城的人简直缺德带冒烟!”

    此时他们还不晓得这些人是从水埠公社赶过来的,只以为是吴城的人把他们地方的灾民都赶到了他们的辖区内。

    等邻市领导得知了情况,灾民已经来了。

    孙主任本就是通过吴城的领导往上汇报, 市里领导又是直接到省里,省里正在为辖区内的灾民焦头烂额, 突然得到这样一个可以给辖区内灾民活命的机会, 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决定, 迁移灾民,当然不会去跟邻市领导同志一声。

    邻市的大领导们直接跟吴城上面的市领导们告状,结果上面将更多的灾□□到了邻市的无人区大河滩, 一时间,围绕着竹子河的大河滩边,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灾民。

    灾民的到来, 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本地居民带来了混乱和治安上的不稳。

    有些安份的灾民还好,只在河滩边挖莲藕, 等到他们吃饱了,身上有了力气, 就难免会往有人的村庄去寻求更好的生活。

    安稳点的还好,在受灾严重区域活不下去了,就带着儿女一路乞讨而来, 或是直接被上面领导用大船运送过来, 头发早已像鸟窝一般, 但好歹还是女人, 就找了当地娶不到媳妇的老光棍,直接凑成堆,就成了一家人。

    很多本地找不到媳妇的老光棍,或是未成家的人, 都选择这些外地乞讨来的女人,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