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20-30(第12/25页)
江家村加起来,十里八乡哪个不怕?我还怕他们不成?”
别看许大队长在许家村内部看着挺好说话,但能当上十里八村有名的野蛮村的临河大队大队长,他可不是软柿子。
老村长也不怕打架,但该准备的事情还是要准备起来。
他转头对许大队长说:“咱村的粮食还是别霍霍了,马上开春,组织人去挖野菜,采蕨菜头,该省省,冬至也别搞什么艾草粑粑,把粮食留着,吃艾草团子就行,山上的冬笋也能挖了,那冬笋不也是菜吗?除夕夜就吃那个!”老村长又说:“现在深冬,堤坝也不用挑,也不用一日三顿,换成两顿就行,干的就省了,就稀饭吧。”
老村长知道不少人家都存着莲藕呢,饿不死,真要饿了,他们自己会去河圩里挖莲藕。
许大队长一愣:“爹,也不用省成这样吧?”
平时红薯叶子煮粥也就算了,这都要过年了,总得让村里人吃点好的吧?
其他村里的干部们闻言也不赞同地说:“老叔,报纸上都写了亩产万斤了,还怕没吃的?就算没粮食了,国家还能不管我们?平时喝红薯粥和煮莲藕也就算了,这过年过节的,总要我们吃顿干饭吧?”
一年到头的吃红薯饭、红薯粥,吃的他们的脸都黄的跟红薯粥一样了。
老村长没好气的往地上戳了下拐棍说:“你也说了报纸,我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亩产万斤的粮食!人家是人家,你是你,等你什么时候种出亩产万斤的粮食了,你天天吃干饭我都不管你!”
老村长在村里德高望重,就是大队长都听他的,谁让他是他爹呢?
村里其他干部也都是老村长的小辈,从小听惯了老村长的话,谁也不敢反驳。
原本村里人都在期待冬至的艾草粑粑呢,结果换成了老的啃不动的艾草团子。
许明月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啃艾草团子的一天,这艾草团子,和她在超市里买的青团可不一样,那是面做的,里面混了被舂成泥汁的青艾叶而已。
冬季的艾草叶虽然也是绿色,可和春天的嫩艾叶子完全不同,吃在嘴里就跟吃草一样,干涩、苦的难以下咽,还拉嗓子。
最难接受的是许凤莲,吃了一年的红薯粥,以为到了过年过节,就能吃到点好的了,谁知道居然啃艾草团子,粥也稀的见不到几粒米,原本的期待全都化为了浓浓的失望。
原本就被村里人说的话搞的有些不开心的她,望着手里难以下咽的艾草团子,心里更难受了。
难受,想哭。
她心里害怕又委屈,不自觉的就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向许明月:阿姐,求抱抱。
许明月莫名的就看懂了她的表情,伸手原本想在她头上摸摸,动作一顿,就改为了拍她肩膀:“晚上来荒山。”
刚才还难过的许凤莲立刻喜笑颜开,身后就像有只大尾巴在摇。
很多和她一样的年轻人都很不解,觉得冬至吃的粮食,是不是给大队部的人吃了。
有人不敢问,有人就直接嚷嚷开了。
大队部的人就出来解释说是老村长说天气不对,怕来年有灾,粮食要省着吃。
这话一出,就让许明月愣住了。
她在网上看过这个时代的资料,这一年是最铺张浪费的一年,因为吃大食堂的缘故,很多地方的大食堂,都是敞开了吃,将原本能吃到来年的粮食提前吃完,等到灾害来临的时候,大食堂已经没有了粮食,等大食堂解散后,那些上交了粮食,家里已经没有粮食的人,就只能饿死。
她没想到,在灾害没有来临之前,临河大队居然已经提前有了准备。
难怪她爷爷说,旱灾期间,无数的难民来到他们这里讨饭吃,除了他们临近竹子河,河圩里有大量的野生莲藕外,估计也和他们临河大队提前有了预防有关。
原来她没深想过,为什么同是旱灾,同样生活在河边,奶奶家那边,她全家除了她和她的幼弟,全都饿死了,她爷爷年轻时家中这样贫困,她太奶奶、爷爷、小姑奶奶、小爷爷,全部在三年干旱中活了下来,爷爷还娶了奶奶,养活了她的幼弟。
此时听他们说是老村长要求的,才知道村里有个德高望重又有智慧的老人是多么重要。
真真是村有一老,如有一宝。
她原本还想着怎么提醒村里,大旱要来了,现在都不用她提醒,村里就已经在预防旱灾了。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旱灾能持续那么长时间。
第25章 第 25 章 自从大食堂开始一日两顿……
自从大食堂开始一日两顿稀粥之后, 村里一片哀嚎,他们还不敢反对什么,因为这是老村长和许大队长做的决定, 老村长和许大队长在村里威望极高,这也是为什么许明月被休离回了娘家, 村里人明明很不待见, 却很少有人在明面上找许明月麻烦的原因。
她在荒山的宅基地和自留地, 是许大队长划给她的。
许明月是三房的人。
许大队长虽说是整个临河大队的大队长,是他们许家村的领头人,同时, 他也是三房的人。
明目张胆去欺负许明月,不就是在打大队长的脸吗?
现在面对老村长和许大队长的减少食堂供应的决定,哪怕无数人不满, 他们饿的心头发慌,于是都默默在家煮莲藕吃。
可莲藕总有吃完的时候啊, 这一天两顿的稀饭,还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 他们虽然家家都存了几百斤的莲藕,可一家那么多口人吃,也吃不了多少天, 没办法, 只能继续去河圩里挖莲藕。
原本已经空了的河圩里, 再度出现了许家村人的身影。
许家村的动静, 隔壁的江家村自然也看到了,他们都是一个大队的,还是相邻的邻居,许大队长不只是许家村的人, 他还是整个临河生产大队的生产队长,统管整个临河大队的生产问题,现在老天不下雨、不下雪,影响的不止是一个许家村,也影响整个临河生产大队。
大队书记是江家村的人,见到许家村的动静,就问许大队长发生了什么事,许大队长就把老村长的忧虑说了。
其实哪里只有老村长一个人发现了再不下雨的后果,很多擅农事的老人都发现了此事,只是他们大多数都是被领导层,都是底层的老农民,已经习惯了听从村里和大队部的指挥,即使他们忧虑,也没什么用,不像许家村的老村长,是当了一辈子的村长,发号施令惯了,发现老天不对劲,就立刻采取了行动。
大队书记是统管整个大队的精神思想,维护生产大队的秩序稳定,处理矛盾纠纷,所以大队书记一般是由退伍的老兵们担任,这样既能解决退伍老兵的职业问题,也能将精神思想传递给生产大队的村民们。
他们半辈子都在战场打仗,管理大队没问题,但在农事生产上,相对专门管理整个生产大队农事生产的大队长来说,就弱了一些,所以江家村就没有马上发现这个问题。
但大队书记能够是整个生产大队一把手,自然都不是笨人,一看到许家村人的动作,就把大队长和各个村的生产小队的小队长喊到大队部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