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梦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汴京梦华》 70-80(第16/19页)

监继续进修。

    “你看看还有谁来了?”

    向恒一边笑道,一边引着杨晞踏进会客殿。

    “巺子!”

    赵淑瑞原本坐在软榻上,看到杨晞后就笑靥如花地迎了过去,和杨晞互相挽着手。

    杨晞惊喜道:“淑瑞,今日正旦不是有大朝吗,你怎么来了?”

    赵淑瑞道:“大朝年年有,今年你不在还有什么意思。也罢,免得在大朝上又要被逼着点驸马。”

    “那也好!”杨晞也笑着附和。

    向恒看着赵淑瑞如小女子撒娇一般吐槽,笑道:“成德公主当真有趣,为了躲驸马,都躲山上去了!”

    杨晞和赵淑瑞听罢也呵呵笑了起来。

    三人席地坐在坐垫上,隔着一张几案,边聊天边喝茶。

    旁边燃着炭盆,火星噼里啪啦地跳动,烘得屋内暖洋洋的。

    “对了,兄长和淑瑞怎么会一起来慈荫观了?”杨晞忽然想起。

    赵淑瑞与向恒面对面而坐,互看一眼,顿时有些尴尬。

    “碰巧在山下遇上。”

    向恒补充道:“对,我来到山下,看到一支仪仗队伍,觉得马车下来的人有些熟悉,便上前打招呼,没想到是成德公主,还同时来探望妹妹你的,便一起登山来了。”

    虽说杨晞和赵淑瑞自小相识,但毕竟杨晞不住向家,兄妹两人都不大熟悉彼此的友人,向恒只在六七年前与赵淑瑞有过几面之缘。后来又到南京国子监读书三年,更是无从得见成德公主。

    杨晞得知前因后果,就向两人介绍了彼此,然后三人一起用了晌午的斋饭。趁着赵淑瑞拜会懿安公主,杨晞带着向恒参观了一圈慈荫观。

    慈荫观后院栽种着苍松翠柏,在寒冬里仍绿得生机盎然。

    杨晞和向恒慢慢走在长廊上。

    “听父亲说,你在山上两个月了,事情可处理好了?”

    “父亲都跟你说了?”

    “嗯,连正旦你也不回家,他念你了。”

    “那请兄长回去后代我向他问安。”

    向恒沉点了点头,默了一会,又道;“父亲说了,若真查不出来,就回去吧,至于扳倒王贵妃,他还能另寻办法。”

    杨晞摇了摇头,“我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

    “否则就救不了洛蔚宁对吗?”向恒正视着杨晞。

    杨晞脚步一顿,蓦然抬头看着他。她方才及时收住话头,就是不想和他提及洛蔚宁,可没想到向从天都对他说了。

    “她到底是妹妹什么人,你要为了她如此大费周章?”

    杨晞低下头去,“她对我来说很重要,兄长就别问了。”

    “妹妹一向以母亲的事为重,怎么为了这个人整个人都变了?”

    杨晞不想与之争执,耐心道:“兄长放心吧,母亲的事我会继续,可人我也必须得救。你回去一定要说服父亲理解我。”

    说完她就迈着急步往前走,向恒无奈地看着她的背影,叹着气摇了摇头。

    及至申时,趁着天色未暗,向恒和赵淑瑞就一同下山去了。他们坐在椅子上,由役夫抬着往山下去。

    所幸这几天没下雪,山路还算好走。

    到了半山腰有一凉亭,赵淑瑞下令停下,让役夫歇息。

    她和向恒在凉亭周围走走,欣赏山中的风景。

    此处岩石较多,在风的侵蚀下形成千奇百怪的姿态,不可谓不算鬼斧神工。

    两人沿着小路往山里走去,璇玑跟在身后。

    却见前方有一块巨石架在两边的石壁上,形成一石洞。旁边石壁刻着“别有洞天”几个大字。

    “过去瞧瞧。”向恒道。

    随后两人走到石洞下,视线穿过石洞背后,足以俯瞰汴京城的景色。有密集的屋宇,也有纵横的阡陌。

    “果真是别有洞天。”赵淑瑞惊叹道。

    “鸟瞰京城繁华之景,今日不枉来此一趟了。”

    由于此处石头居多,道路开凿困难,往前就不再有路到达山的另一峰,仅有一条路绕回凉亭。

    赵淑瑞边走,边伸出指尖触摸石壁的纹路,忍不住沉吟道:“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1)”

    向恒微笑道:“此诗吟咏的虽然是泰山,可用在此处也不足为过。”

    赵淑瑞有些许意外,“此诗出自女子手笔,有恒兄竟也识得?”

    “东晋谢道韫,汉初卓文君还有汉末蔡文姬,都是我娘生前常常提及之人,那几人的诗文,我也常听我娘吟咏。她还常常喟叹历史对女人不公,她们明明那么有才,为什么流传下来的诗文却寥寥无几。”

    “令尊所惋惜的也正是淑瑞所遗憾的。你娘跟她们一样,都是世间罕有的才女,只可惜自古才女多磨难。上苍赐予她们柳絮之才,却又降下一生悲情,真让世人惋惜!”

    向恒知赵淑瑞说得不无道理,可转念想起赵淑瑞也文才斐然,在汴京颇有声名,遂微笑着安慰:“有恒以为并非人人如此。成德公主才华出众,诗文颇有我娘的风采,可你却不一样,你会有享之不尽的康泰日子。”

    赵淑瑞羞得脸颊一热,“有恒兄见笑了,淑瑞之才又怎能与令尊相比?若你娘多活二十年,世间不知要多出多少好诗好文。但现在我只能收集你娘生前的诗文,希望编成合集,好让它们不至于流失。”

    向恒听罢,高兴地朝赵淑瑞一揖,“母亲能得此殊荣,有恒代她谢过成德公主了。”

    赵淑瑞触碰在向恒肘下的衣服,轻轻扶起他,“有恒兄快快请起,淑瑞受不起。”

    向恒抬眸之际,瞥见赵淑瑞那张本就倾城的面容,带着一丝慌乱与羞赧,更显柔弱的美态,不由得深深地看了一眼。

    心湖像落下一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他道:“成德公主收集母亲的诗文,若不嫌弃的话,有恒随时愿意帮忙。”

    赵淑瑞露出客气的笑容,点了点头,“好!”

    …………

    向恒来了一趟后,杨晞也大概料到向从天希望她下山去,可眼下还是寒冬,即便她踏入那处坟墓也看不出端倪,需等到来年开春,方能一目了然。

    那日傍晚,懿安公主又独自一人去往后山那处坟墓。

    杨晞站在楼阁后门,凝望着后山的方向,她很想现在就上去看看,可又怕唐突,惹得懿安公主不满,对她起了戒备心,所以只能静静地驻足。

    不知过了多久,懿安公主从山上回来,一如从前,满脸的愁绪。

    “真人。”杨晞唤道。

    “你怎么站在这里了?”

    杨晞看了看懿安公主,犹豫片刻,开始试探道:“听说山上葬着一位故人,每隔几日就见真人上山拜祭,故而有点好奇。”

    果然,懿安公主神色一滞,然后眨了眨眼,悲凉道:“故人已逝多年,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