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90-100(第7/20页)
面的事情。
可是, 司马侍中扫过几眼之后, 速度却忽地慢了下来。他的目光由上到下, 逐一掠过帛书上的墨迹,然后抖一抖绢帛, 再次仔细端详头顶的印章——他居然又从头读了一遍!
即使要表示敬畏,恭读两遍也似乎有些太小心了。不过大事当前, 也没有人敢出声催促。司马侍中一字字读过两回,终于将帛书递给身后的裨将,示意他放到香案上供奉。
“有劳尊使远行了。”司马侍中执住使者的手,笑容满面:“不知尊使辞别之时,天子可有什么嘱咐?”
天使在营中待了一日命,再次向军中将领宣扬了皇帝陛下对司马侍中的绝对信任,然后就以尽快折返、不便打搅军中公务的名义翩然而去,顺便还带回了司马仲达上贡天子的珍物。
当然,军中将士心知肚明,晓得天使明面上是勤劳公事、无暇私游,实际上多半是嫌弃营中条件实在太差,想到临近州郡散淡散淡,尽情放纵,消磨旅途的辛苦;世家大族出身的高官多半如此,大家也不足为异。再说了,使者离开之后,原本用来招待贵客的宴席也不能随意荒废,大家还恰好能凑上一桌,好好吃喝玩乐,享受享受军旅中难得的放松。
虽然蒙受了天子如此大的信任,但司马仲达仍然保持了此时名门高士们极力推崇的旷达风度,在宴席中从容洒脱,言谈自如,略无一点自矜之色;纵使下属极力吹捧,他多半也含笑不语,或者轻描淡写,将这君臣相得的佳话尽数推功于主上。
有功归上,有过归己。这样的谨慎自持,何尝不是醇正忠厚的古仁人之风呢?于是与会的将领无不称叹,大大折服于主将的气度。君臣相得、主将贤能,对西蜀的战争又眼看要见到曙光,整场宴会的气氛便极为欢洽;众人觥筹交错、笑语喧哗,至晚方散。
宴会之后,司马懿命亲随将诸位将领送回营帐,又亲自看着他们掌灯而去,临行时一一都要叮嘱仔细。等到众人接连散去,四面的声响渐归寂灭,唯有头顶烛影摇晃。司马懿独坐于残羹冷炙、烛光熹微之中,忽然出声叫住了忙着收检的心腹仆役。
“你把盒子里的圣旨取来。”他道:“我还要再看一看。”
疑心的种子一旦种下,那就再也不可消磨;只等春风一生,便将蔓延滋长,流布不可收拾。当然,疑心种子的生长总还需要时间,而挑拨猜忌、勾动心绪,又实在是一个漫长而琐屑的水磨工夫。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皇帝陛下的手段都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效用。前线局势依旧僵持,魏蜀两地的军队依旧在对峙——漫长、沉闷、看不到尽头的无聊对峙。
不过,在穆祺与老登留驻的西汉时空,事情的进展可就绝没有这么无聊了。总之,在汉军主力成功会师,主帅卫青率领精锐跨过燕赵边界,直入榆关,遣使向长安告捷;而眼见大局彻底,再无反转之虞,忍耐了一路之久的老登终于悍然出手,开始翻动他磨牙吮血,记了足有几个月的老账:
军饷钱币伪造案。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以为穆氏寥寥数语,就能哄得老登云里雾里,忘记了这牵涉军权要害的塌天大事吧?
以老登的脾气,就是忘了自己儿子姓什么也不会忘记掌握军权的。他之所以隐忍不发,一是因为穆祺的劝说确有道理,二则是因为彼时尚在行军途中,贸然掀出大案搞不好会激发哗变;所以权衡再三,暂且克制情绪。而现在嘛,现在外敌横扫无余,也该理一理内部了。
因此,在卫大将军上书告捷之时,老登同样以“汇报军情”的名义,让冠军侯亲自出马,充作使者,给长安递过去了了一封磨刀霍霍、凌厉老辣的书信。
——大青蒜,启动!
出乎意料的是,书信寄到之后,长安天子却没有任何特殊的反应。他没有就书信表达一个字的意见,只是将冠军侯留在了身边,然后下达谕旨,命令丞相与御史大夫尽快预备安顿军队的各项流程,命令大司农和少府尽快清点赏赐的物资,命令九卿商议战后告庙及请功的规格——井井有条,严整合辙,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完全吻合惯例;正常得让所有人都有些诧异。
不过还好,这个诧异是暂时的,等到少府终于预备好赏赐的物资,等候多日的皇帝突然发难,搞出了似乎并不出乎预料的幺蛾子。他公然下旨,宣布自己要带着赏赐出京一趟,亲自到关内迎接凯旋的大军,犒赏有功之臣,彰显皇帝垂念戎务的拳拳之心。
说实话,这就真有些离谱了。往日的皇帝不是没有亲迎过凯旋的军队,但那也只是在长安城门接上一接,聊表寸心而已;哪里有大将安坐不动,天子大费周章,眼巴巴凑上去犒劳的?如此不是尊卑颠倒,大大有伤朝廷的体统么?
皇帝任性到这种地步,难免令人暗起腹诽,大大嘀咕。但腹诽归腹诽,嘀咕归嘀咕,鉴于君主连番得胜而威势大张,现下也实在没有人敢做什么有力的谏诤。再说了,圣上为大将军打破的规矩也不只一条两条,大家实在也已经麻木;就算真有什么过分逾越的地方,那自然也该由大将军自己竭力推辞、拼命谏止,轮不到他们再多嘴了。
有这样的心思在,皇帝这异想天开的举动就基本没受到什么干扰;虽然大将军接连上了几回奏章辞让,但圣上依旧怡然不顾,自自如如的乘着车驾、带齐赏赐,出京赏光去了。
二月十六日,皇帝车驾抵达军营,大将军率众拜迎,被天子亲自搀起;两人同乘一车,在车中说了好一阵子的悄悄话,自午后方散;十七日,天子携来的赏赐终于全部运齐,皇帝立刻下令紧闭营帐,禁止出入,然后召集军中大小军官,亲自展示了他派人详细查到的证据,宣布了调查定谳的惊天大案——数年以来,汉军的军饷中夹杂有大量的恶钱、劣钱,祸害不可计算。
宣告一出,满场随之哗然,群情汹汹如沸,几乎立时便不可遏制。
这样的愤怒,自然完全在长安天子的预料之中。
实际上,在接到老登的详细报告之后,独居深宫的天子肯定是愤怒狂躁、不可自抑——他当场就拔出剑来,将几案一刀两断,然后咆哮痛骂,同样骂出了很多极为刺激、极为恐怖、足以令当事人就地昏厥的可怕脏话。不过,在短暂的狂怒之后,他又不能不呼呼喘气,强力克制,咬牙切齿的盘膝而坐,开始重新阅读那一份可怕的文件,逐字逐句的寻觅细节。
如此克制自抑,一面是不愿意在送信的冠军侯(哪怕是“另一个”)面前过于失态;另一面则是镇定情绪,要思索得更深更远——死鬼老登反正都已经不管俗事,闲极无聊下爱怎么发火就怎么发火,可以将情绪烘托得无穷大;但他这个活皇帝可不一样,在呼哧呼哧喘完粗气之后,还得绞尽脑汁的思索更大更麻烦的事情: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谁在谋划这件事情?——以及最重要的,该如何给这么个摊子善后?
显而易见,这样天大的疏忽必然会激起天大的愤怒,而在秦汉军国体制下,士兵们的愤怒从来又是政治中最激烈、最不可控制的因素。不要忘了,战国时的中山王也就是忘了给手下分一碗羊肉汤,就被车夫直接送进敌阵来了个亡国套餐;而现在士兵所遭受的损失,可比区区一碗羊肉汤要厉害得太多了,激发的后果,恐怕也要远超一个车夫。
这样的后果该如何消弭呢?以寻常皇帝的做法,或许可以派遣一个使者解释案情、宣扬处置、设法安抚士卒的情绪;但武帝可不是寻常天子,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