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100-110(第1/14页)

    第101章

    上午, 日头隐匿,黄雀不鸣,秋雨纷纷, 台阶湿透。

    高大宏伟的问仙殿也沉寂在这一片秋雨之中。

    萧翀乾面前一杯清水,一枚深红色丹药盛放在白瓷碗中, 桌上熏香徐徐, 可以静心养气。

    萧翀乾盘膝静坐。

    齐珣坐在萧翀乾下首, 手中捧着一卷道藏经文, 缓读慢释。

    每次服药修行之前,皇上要读半个时辰的道经, 这是齐珣来皇帝身边做侍读之后才知道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齐珣每日要做的就是在萧翀乾修行之前,读半个时辰的道经。

    又或者是听令写一些供奉给道家神仙的表文。

    齐珣没有再主动写过歌颂神仙的诗文献给皇上。

    他写过那一篇给谢真人的文章, 得了皇上的赞赏, 回到家里, 父母为他高兴,也为他担忧。

    那一次,许久不见面的大哥也见了齐珣。

    大哥事务繁忙,只是在与下属说话的间隙,见了齐珣这位幼弟一面。

    说道:“你生性明彻, 当知宦途路远,不可一蹴而就, 当心戒慎,文章之事,可一不可再。”

    寥寥数语之后。

    小厮报说有客人求见, 齐珣知趣离开。

    长兄如父,在他几位兄长之中, 这位长兄最有威严,在他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

    那番话他时刻谨记。

    在宫里的日子很清净,许多人说皇上信道,是小人妖言惑众,齐珣在宫里却没见过什么小人。

    若说是小人,大约就是他。

    大部分时间,萧翀乾在宫中清修,读经服丹。

    明明在深宫中,却让人有种隐居山野的感觉。

    若不是每隔两日萧翀乾都会批阅一些奏折,齐珣都会以为自己是在道宫清修。

    这段时间,齐珣也习惯了在问仙殿做事的生活。

    读完了一卷道经,他将道经放在膝盖上。

    萧翀乾看着室内的漏壶说:“还差片刻。”

    齐珣已经读完了一篇文章,他说:“陛下可要在听一段文章?剩下的时间恐怕不够读完一整篇。”

    萧翀乾听见齐珣的问题,想起一件事,说道:“朕记得齐家儿郎启蒙之初都学数算。”

    齐珣道:“的确如此。”

    常在御前,齐珣对萧翀乾接下来要说的话略有猜测。

    “前两日户部侍郎上折子说,时值秋日,户部将要理税,人手不足……”

    梁闻喜此时上前行了一礼,说道:“柳舍人在外头,说有一封奏折里的内容涉及永寿公主,需得陛下亲自过目。”

    送到御前的奏折,一部分留下,一部分送到东宫去交给太子批阅。

    留下的奏折,皇帝有时间之后自会批阅,若是没时间处理还是会送到东宫。

    往常都是不急的。

    不知道柳舍人拿的折子里是有什么紧急事务?

    柳舍人进来,低头见礼,先道:“微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自袖中抽出一封折子双手捧起来,头垂得更低了,声音也变得紧张了,说道:“前段时间淮南王府盗窃案有了眉目,只是又牵扯出一桩秘事,涉及皇家,还请陛下亲自过目。”

    “拿上来吧。”

    梁闻喜自柳舍人手中接过奏折,呈送到萧翀乾跟前。

    萧翀乾接过奏折,才一翻开扫了两眼,眼尾稍稍下压,周身气势翻涌,忽然低沉。

    梁闻喜看得心惊胆战。

    萧翀乾将奏折重重掷在桌面上,桌上的东西都震了一下,盛放丹药的白瓷碟子,装有清水的杯子,还有黄铜制成的香炉。

    全都战栗着发出声响,金属的震颤声音在室内回荡。

    室内的宫女太监立刻伏跪在地,瑟瑟发抖,梁闻喜膝盖一软也差点跪下,送奏折的柳舍人早有准备,整个人只是稍稍僵硬,埋头看地。

    萧翀乾一手按在桌案上,看着下方,问道:“赵元景呢?宣他过来。”

    大理寺丞的名字就是赵元景。

    皇上说道:“两位爱卿先退下吧。”

    “微臣谨记。”

    齐珣和柳舍人一起退出静室,柳舍人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长得清瘦,略高些,性情认真随和。

    记得事情关乎永寿公主,齐珣放心不下,他和柳舍人一起走了几步。

    说道:“这还是在下第一次见陛下动怒,实在骇人。”

    柳舍人说:“陛下好几年没这样生气了。”他擦擦额头的虚汗,说道:“我这样子叫齐侍读见笑了。”

    齐珣说:“不知舍人刚才送给陛下的奏折里面讲的是什么?为何陛下如此动怒?而且大理寺的案子,怎么会涉及永寿公主?”

    柳舍人想了想,摇摇头,“此事有关皇家子嗣,不宜多言。”

    齐珣的直觉催促着他去了解这件事。

    平时齐珣在问仙殿里很少说话,今天柳舍人才知道,这位在印象里面有些乖张出格的齐家幺子,和人聊起天来,让人如沐春风。

    柳舍人和齐珣来到偏殿,这里是常在问仙殿陪伴圣驾的几位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主要就是舍人为皇上分理奏折,偶尔侍读齐珣也会在这里待一会儿。

    毕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现在原本一起分理奏折的两位舍人不在,反正奏折也分好了,在不在也不要紧。

    柳舍人和齐珣说着话,绷紧的精神松了,他不自觉说道一些不该说的话。

    只见他压低声音说:“前些日子,淮南王府寿宴那天,有大盗入宅,偷了许多王府和客人的东西,这件事齐侍读也应该知道。永寿公主那些也丢了些东西,这本也没什么,大理寺的人追查到了眉目,却机缘巧合发现公主丢失的东西之中有两样是男子所赠。”

    柳舍人不注意的时候,齐珣眼神一变。

    他说:“我些事,先告辞,改日给舍人赔礼。”

    柳舍人回过神来,发现齐珣身影已经不见了,心里一惊,怎么就把话都说出去了,齐珣走得快,他都没来得及叮嘱对方不要泄露出去。

    罢了罢了,明日再说吧。

    更何况奏折也不是只经过了他一人之手。

    晚一点早一点也没什么。

    齐珣折返回去。

    两个小太监缩着脖子在门口守着,人在外头隔着一段距离,能听见里面说话的调子,时高时低,有些紧绷,不像是和谐的样子。

    听说大理寺丞赵元景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能力强,做事上大约称得上是铁面无私。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这回永寿公主的事情,若是旁人,未必会上这道折子。

    小太监到齐珣跟前,低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