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30-40(第12/15页)

是哪个。

    这件事儿被师爷当做笑谈讲给王县令听。

    王县令听罢摸了摸胡须,看向江边两人,摇摇头,感慨道:“早闻洛京龙虎之地,人杰地灵,多有奇才,亦多有异士。去过洛京的人皆说,天下风流,洛京独占八分,今日有幸,得窥一角,果真名不虚传。”

    跟在太子身后的人便是从洛京赶来的十七,他用八天时间赶到了太子萧恒所在的高阳县,当时太子政务繁忙,只是一目十行看了永寿公主写的信,便让他暂且退下。

    这两天,萧恒的事情少了很多,大雨停止多日,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

    他便经常把十七叫到跟前问一问永寿的近况。

    萧恒让十七说一下永寿这些天在做什么,用没有遇到什么事情。

    听到十七说永寿换掉了为她讲经的道士,他问:“换了谁?”

    “陛下说等到科举考试之后再定人选。”

    萧恒点点头,对于换掉讲经的道士,他一点都不意外,在宫里,檀华对道士的讨厌毫不掩饰,姓徐的道士却能在芙蓉殿讲好几年的经,已是意外。

    那个道士是有几分真才实学,若不是个道士,对方就算走科举这条路也会有所作为。

    当个道士才算是埋没,只是徐道士的诗书经意都是太虚观的观主传授的,也不能说可惜。

    心中多少为对方的才华有些惋惜,萧恒多问了一句:“徐道长还在宫里炼丹吗?”

    十七说:“徐道长自太虚观出走,不知去向,有人说他身在洛京久居繁华不堪其扰,远遁山林,隐居去了,也有人说他是有了喜欢的女子,同对方私奔了。”

    这样一件热热闹闹的事,自十七口中说出来平淡了九分。

    萧恒点了点头,说道:“仙道渺渺,世俗多乱,于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来说,皇宫不是什么清修的好地方。”

    这件事说完,萧恒说:“你整理一番,明日便出发回宫吧,永寿出门不爱多带人,你不在身边皇妹多有不便,恐怕近日都没出门,在宫里闷坏了。”

    “是,小人今日便出发返京,殿下可有什么话要小人要带给公主?”

    “孤这几日也要回宫了,不用带什么话。”

    十七应了一声,低头行礼告退。

    “明公,那个黑衣小子走了。”

    等在一边的王县令点点头,“文志与本官同去。”

    那个黑衣年轻人走后,太子在江边看漫漫江水,王县令带着师爷在太子身后行礼,“下官见过太子。”

    萧恒回身,说道:“王县令不必多礼,请起。”

    王县令说,“听闻殿下将归洛京,大坝已经将要竣工,百姓听闻修建大坝所用金银皆是出殿下之手,乡民无以为报,请求将此事勒石于堤坝之旁,民意拳拳,还请殿下万万不要推辞。”

    王县令再三请求。

    萧恒看了一眼渺渺江水,脸上露出了一个在王县令看来有些温和的笑意,他说:“既是如此,孤便不再推却,只是乡民感激错了人,这些银钱是我妹永寿所施,勒石之时还请写上舍妹的名字。”

    王县令微微一愣,再次深深行了一礼,说道:“下官代本县乡民谢过殿下,谢过永寿公主,洛京路远,还请殿下在归京之后替下官向永寿公主殿下转述高阳县上下百姓的感激与谢意。本县士人楚家四子楚东阳笔法绝佳,下官欲以其为勒石题字之人,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可。”

    堤坝修好第十日,河堤旁立起来一座石牌,上面文字篆刻,内填墨漆,金石坚固,石刻深深,文章清朗,题字之人笔法风流雅致,其文曰:

    永平二十六年,大雨,渭水涨潮,高阳县堤坝年久失修,将破。

    皇帝之女,东宫之妹,永寿公主舍银四万六千两复修此坝,高阳县民上下老小受公主活命之恩,永不敢忘,勒石于此,以告后人。

    ……

    第39章

    外面的事儿, 檀华让人打听得到。

    洛京的事情很好知道,外地官员上奏的一些折子也不是秘密,比如说山西某地因为泄洪, 两个村子发生了械斗,一个说往你那边泄一个说往你那边泄, 县令成功泄洪却得罪了一个村子的乡老, 发奏折到洛京汇报兼诉苦。

    又比如说某地地势较高, 赖于地利, 没有因为大雨受到太大损失,未受天灾却遭了人祸, 当地却来了一伙商贩,哄抬物价,欺骗百姓, 骗百姓们低价卖了粮食, 又高价卖给百姓, 当地的父母官将这一行人收押,请示该怎么办才好。

    还有一个地方说山贼趁着大雨天下来作乱,却在泥淖中崴了脚,被几个出来放羊的乡民毫不费力地捉住了。

    ……

    一切都在变好,赈灾救人, 各种各样的事情被百官安排得井井有条。

    萧翀乾早年锐意进取,攒了许多本钱, 再加上一些自先代留下来的基业,大昭国库充足。

    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不是问题,粮食能解决的问题也还不是问题。

    多日没有出过芙蓉殿大门的檀华, 带了几个宫女在宫里找了片空旷的绿草地放风筝。

    问仙殿里。

    萧翀乾点燃一支香,插入三清神像前的香炉, 看着端坐于高台的神像,背对着燕归,问他:“刺杀仙师的刺客还没有找到?”

    “微臣无能,尚未找到。”

    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燕归日日带人搜查,一直没有结果。

    也不可能有结果。

    萧翀乾说:“继续搜查,他中了一剑,总有露出行迹的时候。”

    燕归垂在身侧的手指不经意间微微动了一下,萧翀乾没有看到,宫殿内人少,小太监垂手低头,宛如木石雕像,老太监梁闻喜老眼昏花,许多东西都看不清了。

    只有地上一团黑色的影子略微动了一下,复而又平静了下来。

    三清像前的香炉里是燃不尽的香火,一根根红色线香,刚刚插进去的顶端燃着一点红色的火星,随着火星向下燃烧,室内的香火气隐隐地浓了起来,火星上燃烧过的地方出现一条渐渐弯曲的灰烬,香炉里有很多这样一点点的灰烬。

    燕归禀告过追查刺客的事情,从殿中走出来,他扶着刀,身上还沾着一些三清像前供奉的香火气,这味道清淡宜人、味道悠远。

    问仙殿内常年萦绕着这样的味道。

    这香叫绮云香,是几年前长公主送来的,不知从何时起问仙殿只用这一种香了。

    据说此香配合陛下服用的丹药另有妙处。

    护驾多年,燕归已经习惯了绮云香的味道,最近几日他却觉得有些不适应这香火味,这些天每当闻到绮云香的味道他总觉得正在愈合的伤口有些痒痛。

    大约是伤口太深,正在愈合的伤口在长肉芽,所以才有痒痛。

    细细麻麻,像是被蛇虫啃噬过一样。

    他走出问仙殿,应该按皇帝的命令查找刺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