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150-160(第26/33页)
,是因为他觉得不过是改进工具的事情,哪里都可以,“咸阳不仅有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就连墨家都在那边,可不比你在这里找一些野路子容易?”
这时候的嬴子瑜比较执拗,非要坚持,“大父,这不会花费咱们很长时间的,因为工具我已经让人在做了,不用等很久的。”
是吗?嬴政表示怀疑。
这时候,在一旁的乌氏倮提醒嬴子瑜,“太孙殿下,刚刚那些工匠过来禀告,说是工具已经按照要求做好了。”
要不说嬴子瑜运气好呢,这瞌睡就送枕头了。
于是嬴子瑜撒娇的推着嬴政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说道,“乌氏族长都说了工具已经做好了,就在外面,咱们过去看看吧,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嬴政斜睨了一眼身后的嬴子瑜,颇为无奈,这孩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跟自己简直太像了。
因为不好推脱,再加上他本人也想知道这个工具改良成什么样子了,短短时间内的改进,他持怀疑态度。
嬴政作为曾经的秦王,如今的皇帝,对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根本问题,不说非常清楚,也是有所了解的。
按照他知道的情况,现在大秦的纺织工具是沿袭的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脚踏纺织机。
与商周时候的腰机比起来方便快捷许多。
从春秋战国到如今,即便纺织工具有什么改进也是基于脚踏纺织机进行的修改。
他倒要看看这次的改进是小打小闹还是巨变。
嬴政显然是想错了,他没想到自家孙女给他展示的是用量取胜。看着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机子的时候,嬴政还是不太确定,问道,“这就是你说的改进的工具?”
说着,嬴政手不自觉上去摸了摸。
因为刚将机子送过来,所以工匠们并没有走,于是为首的工匠得到指示就给嬴政介绍了起来。
“君上,这些都是我们按照太孙殿下给的图纸制作出来的纺织工具,他们的类型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名字自然就不一样了。
这个叫脚踏缫车,那边的是络车,络车旁边的是纺车,以及整经工具、浆经工具、纬车、立织机、绫机、花罗机……”
跟着为首工匠介绍的顺序,嬴政匆匆看了个大概,粗略估计了一下,这里的机子最起码有二十多件。
只是,嬴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寡人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这架是斜织机,它旁边的叫罗织机,他们做大的不同就是织出来花色不一样。”
嬴政只是拿其中两个为例,事实上,这里的二十多种机子的效果作用都大差不差,区别也只是织出来的花色。
听到嬴政这么简单粗暴的解释自己的劳动成果,嬴子瑜高低都要为自己辩驳一下。
“大父这是什么话,没经过试验怎么能随意下定论,说我这些改造只是花色区别呢?
我们改造的机子可是实打实的提供了工作效率的!”
说道激动的地方,嬴子都上手拍了拍身边的机子。
嬴政也不直接回答嬴子瑜,而是随口问了身边一个工匠,“这些纺织机每人每天能纺织出多少布料?”
工匠小心翼翼报了一个数字。
而且为了显示他们改进的纺织机的有用,这个数字是被他刻意放大了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这远远没达到嬴子瑜和嬴政的要求。
“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啊。”
要不是现在身边有人不方便,嬴子瑜都想将空间里存放的纺织工具信息大全拿出来找找原因。
要知道,如果按照现在工匠给出的数据来看,她根本不可能达到上辈子英国的珍妮纺纱机那样的经济效果,也就不能达到当年英国羊吃人的政治效果。
嬴子瑜提出这个计划就是比照着英国羊吃人运动展开的。
当时的英国因为工业革命的原因,纺织工具有了长足的发展,再加上航海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所以纺织业成为获得暴利的热门行业。
因此,纺织业中的一项重要原料——羊毛的需求量暴增,这让很多投机者看到了养殖羊群的背后的好处。
也正是在这些利益的驱使之下,更为有钱的英国贵族们纷纷进行圈地养羊行动,历史上给这一行为取了个名字——圈地运动。
嬴子瑜做这么多就是有圈地运动的先例在,想要在匈奴也搞一场,以此来削弱匈奴的战力,瓦解他们的威胁性。
即使嬴子瑜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她也知道一个道理,这场羊吃人的运动之所以会发展起来,核心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换一个更加直白的解释就是,纺织工具的效率大大提升。
结果现在这些工匠却告诉她,她千辛万苦从犄角旮旯里面找出来给他们的图纸,做出来的纺织机效率只提高了一点点。
别说推动“羊吃人运动”的出现了,这个效率能不能吃下匈奴人的所有羊毛都是个问题。
“我不能接受!”
嬴子瑜没忍住,心里话就这样说了出来。
嬴政虽然被嬴子瑜这个突然的声音吓到了,但是能理解,现在就看嬴子瑜准备怎么办了。
嬴政是很放心的,但是旁边原本还得意洋洋,等待夸奖的工匠们顿时噤若寒蝉了,一个个都以为嬴子瑜升起了。
犹豫了片刻,还是为首的工匠出来小心翼翼的解释,“太孙殿下息怒,虽然单个效率不高,但是只要人多起来就好了。”
反正他们有图纸,这些纺织机做起来不要太容易啊。
这些工匠不知道嬴子瑜的计划,只以为他们只是想做很多羊毛,用这些羊毛做毛衣,所以并不理解嬴子瑜的着急。
嬴子瑜则张了张嘴,想着到底怎么跟他们解释明白,她要的不是什么群体效率,她要的是单个效率,毕竟人力也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可以,这点她都要省掉。
正如嬴子瑜不理解工匠,工匠也不懂嬴子瑜,在他看来穷苦百姓的人力亦或是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只要给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他们愿意以一人之命换一家人的未来,这是底层生存的规则。
“边境苦寒,许多百姓冬天很少会出门,所以只要这些纺织工具做的足够多,这些边境的穷苦百姓就都是人力,都能没日没夜的为太孙殿下纺织毛衣。
所以不用担心纺织跟不上。”
甚至有没有报酬都没关系,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反抗不了权贵的,他们用一点粮食买命,都会被这群人认为是恩人。
因为说了,一人命换全家活,是他们默认的选择。
不过话是这样说没错,工匠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嬴政,他们的君上。
这些年的大秦在君上的治理之下,能活下去的希望变打了,君上眼里容不下沙子,不会让他们这些人做白工的。
即便不给钱,能留一些粮食,一件衣服也是可以的。
又是这样的话,即便来到这里快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