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130-140(第14/18页)
为什么因为一个少典客就如此高兴,张良只能勉强理解,毕竟对张良来说,他家祖上做官相国起步,巅峰时期甚至做到了“只知韩相,不知韩王”的。
而且韩国即便再弱小,也是和曾经秦国一样的诸侯国,含金量不是现在他的位置能比的。
陈平看着张良没有特别激动,十分佩服道,“要不说子房你能做少丞相呢,这样都能做到宠辱不惊,我就没你这么好的养气功夫。
我妻儿都为我高兴,我就更加高兴,就是这次去的匆忙,不能带上他们。
等我在邯郸安定下来,我就把他们接过去,一家团圆。”
陈平对未来的美好期愿感染到了张良,他也愿意和陈平多说些其他东西。
“不够,邯郸只是陪都,陪都得丞相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我要做就做未来大秦的相国。”
张良给自己的规划就是,给扶苏做丞相,给嬴子瑜做相国,甚至努努力在扶苏手里就做到相国的位置。
这点陈平虽然不知道,但是他还是非常配合的提前恭喜张良,祝福他早日得偿所愿。
至于陈平自己,做个少丞相足以。
两人说笑恭维一番后,陈平眼神往后瞥,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问道,“邯郸自从提级成为陪都之后,整套官员一律按照中央配置。
三公之中的丞相和太尉由你和蒙恬将军担任我没意见,只是这萧何和刘邦是什么来历,居然得到了太子殿下的信任,去邯郸也是少廷尉、少少府起步?”
(这里私设“少”是用来区份陪都官职和中央官职的。)
张良疑惑陈平的明知故问,“不提其他,只说萧何是李斯的亲传弟子这一个身份就绝对能让太子殿下对他另眼相看,以少少典的待遇相请。”
甚至因为是李斯的弟子,他们考虑的是待遇是不是低了,而不是待遇是不是太高了。
你说太高不足以服众,不会的,即便现在不到这个位置,以后也会到的。
更别说当初李斯在知道他们要去邯郸,知道了在邯郸张良为相,萧何只是一个廷尉的时候,非常不乐意。
想过上书嬴政,请求嬴政给他的弟子升一升官的;或者给张良降一降,总之不能让自己的弟子低人一等。
李斯这人虽然小心眼,但是对自己人还是很好的,尤其萧何成为他的亲传弟子之后,传承自己学说的继承人,在他心里仅次于儿子李由。
好在虽然李斯被嬴政惯的有点恃宠而骄了,但是萧何理智还在,关键时候拒绝了李斯的好意,这才没有让扶苏难做。
“子房你为大秦献过策,也是太子多年好友,为太孙治理了多年的封地,虽无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君上如此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陈平当然知道这里面的人情世故,但是他要问的不是这个。
“我想说,除了君上安排的一些官员,其他的则是太子殿下所选。
我们跟随太子殿下也好多年了,得此殊荣无可厚非,但是萧何和刘邦怎么就让太子殿下另眼相看了?仅仅因为是李丞相的原因?”
这点就是陈平一直想不通的地方,难道他俩还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不知道。
张良担心陈平的随口抱怨是真实嫉妒,担心怨恨不消会影响日后同事之间的相处,进而影响工作开展,不利于他抱负的实现。
于是耐心解释道,“他二人才华不低。
之前一个月,他们都在李丞相处学□□殿下请教李丞相的时候很容易碰见,这时候太子殿下就会与他们谈论一些政事。
从与他们的交谈中,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两人虽然出身乡野,但是乡野的生活经历让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我们不一样。
一来二去,太子殿下将他们引为知己,交付信任也不是难事。
你也知道咱们这位太子,性情中人,对待自己认可的人完全信任不相疑。”
张良以为自己的解释能打消陈平心中的不满,不过其实这次是他想多了。
陈平那话只是随口一问。
但是有了张良的预防针,陈平能更好接待刘、萧二人。
张良看到陈平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于是也就不再说其他的废话,而是拉着陈平继续畅想未来,顺便商讨制定到邯郸之后的一系列政策。
邯郸将是他在大秦政治舞台上亮相的第一站,一个真正展示他全部才华的*地方。
他目前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会在这里得到实践,所以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一定要烧的旺,烧的好。
另一辆马车上的刘邦和萧何这两人,既没有扶苏夫妻俩对家人的思念,也没有张良陈平对未来的踌躇满志。
这两个人正坐在马车里互相大眼瞪小眼的。
很长时间过去之后,刘邦率先败下阵来,“得了,我从小就比不过你玩沉默,你赢了,我认输。
但是兄弟啊,从出了咸阳开始你就一句话不说,你到底怎么了,不开心?”
萧何并非是不高兴,也不是对扶苏有意见,他就是习惯性想的多。
“刘季,你说咱们现在跟着太子殿下走的真的是一条捷径吗?”
刘邦缓缓转过头,幽幽的看着萧何,“其他暂且不提,只一点我要纠正,我叫刘邦!”
当初在第一堂课上,李斯对刘邦唯一的要求就是改名,因为“刘季”太不好听了。
李斯当时的原话是,“你们两个人未来是大秦的官员,即便是你不是我的弟子,但是得我教导未来官职不会太低。
而名字是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更不能太随意。”
刘季,顾名思义刘佳最小的儿子,以前可以这样叫,现在如此就不妥了。
于是,刘邦当着李斯的面,给自己选“安邦定国”中的“邦”子,取名叫刘邦。
萧何见状立马改口,“好好好,是刘邦,你现在叫刘邦。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咱们走的这条捷径真的是捷径吗?”
刘邦歪着身体毫不在意的说道,“你管那么多做什么,未来的事情未来才会发生,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这就是捷径。
咱们现在一个是少廷尉,一个是少少府,官职很大了,放从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甚至对我来说,即便一辈子做个少少府我也乐意。”
刘邦目前还是一种无赖的想法,走一步看一步。
但是作为好友的萧何却比刘邦更加了解他自己。
“你现在觉得满足只是因为新鲜,但是等你在少府一职上干的久了,不出三年你就会不满足的。”
这点刘邦不否认,但是刘邦有个好处就是他比萧何看得开。
“萧何啊萧何,我发现你现在怎么畏畏缩缩的了。
如今大秦百废待兴,正是我等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实现价值的好时候。
想要加官进爵那就好好干呗,反正我们都没到不惑之年,正是奋斗拼搏的时候。
更何况君上和太子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