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70-80(第12/18页)
“但是收集整理羽毛的事情是桥松让我帮忙的,说是小鱼儿和她姑姑又想出什么新奇的事物,要找也应该找他们吧。”
张良为了以后生活能安静些,急需把这群人脱手了。
不过张良说完后,看着河欲言又止的样子,“你有什么要说的?”
“先生,就算这些是别人托您做的,甚至就算您现在不给他们交换粟米了,他们大概也不会走的。”
“为什么?”
“因为咱们庄子上很多时候给家禽准备的饲料并不是正好的,总会有多余。
这些多余的饲料我们是扔掉或者送到李先生那边,让他处理。
而这些吃不上饭的百姓大多时候都是盯着这些饲料,我们一扔就会被他们捡回家吃了。”
张良张了张嘴,很想说那些是出生吃的,人不能吃,但是经过了这段时间,他早已不是以前锦衣玉食的贵族少爷,也不是除了反秦不用想任何事情的张良了。
仅仅是在庄子上养鸡鸭鹅就让他对百姓生活的困苦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他说不出很脏,人不能吃的话。
张良暂时没相出什么办法,打算先带着人去巡视一下周边情况。
或许是没见过身份高贵的人,也或许是他们心中胆怯,更或许是猜到了张良要赶他们走。
当张良带着人到了他们临时搭建的村落时,一群人战战兢兢,手足无措的站着等待最后的审判。
张良都不觉得这是一个村落,比避难所还简陋。
大雪纷飞的时节里,这些人甚至身上都凑不出一件能御寒的衣服。
不知是谁带了头,一群人纷纷跪了下来请求张良别赶他们走,至少过了这个冬天。
张良环视了一圈,在一个脸上冻得通红的孩子身上停留了几秒,张口想说些什么,但也知道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如一个承诺让他们安心。
“你们先在这里住下吧。”
说完整个人就落荒而逃了。
让人围着住下容易,但是怎么管理就成了个问题了
好在这时候赵子瑜赵子瑜派人过来说她又拿到了几个投资,可以继续扩建养殖场了。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张良差点没把手里的竹简扔出去,忍不住大骂,“小鱼儿这是把我当神仙了吗,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要扩建?”
张良甚至想不到短缺的人手从哪里找。
一边的河提醒道,“先生,咱们目前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啊。”
一经提醒,张良也想到了或许可以让百姓帮忙,不仅缓解了他的用人压力,也给百姓寻了个出路。
于是在张良的安排下,他不仅对外招工,而且还给生活在周围的百姓发放鸡鸭鹅苗,收鸡蛋也收羽毛。
甚至为了管理,还出钱集体修了个整齐划一的房子,供这群人居住。
听到这里,赵子瑜小声嘀咕了一句,“难怪之前张先生一次性问我要了不少的钱,原来都用到这里了。”
要不是张良一下子要钱要狠了,赵子瑜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出现财政的亏空啊。
赵子瑜的嘀咕,扶苏没听清,“小鱼儿刚刚在说什么呢?”
赵子瑜坐在扶苏的手臂上,双手环着扶苏的脖子,“小鱼儿说的是之前张先生还写信来问我,有什么冬天御寒的办法呢。”
看赵子瑜得意的样子,扶苏就知道小鱼儿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
“那当然!”
扶苏夫妻俩很配合的问赵子瑜是什么办法。
赵子瑜头仰的高高的,庄子上的仆人见状立刻意会,“先生说多亏了女郎发明的烧火取暖的办法,正因为这个办法,所以先生才不惜代价统一造房子的。”
扶苏点头,又把自己这个天生聪慧的女儿夸了一边。
还别说,这房子统一修建,看起来整齐干净顺眼了许多。
“你大父看到一定会喜欢的。”毕竟用小鱼儿的话来说,自家父亲有点强迫症。
赵子瑜全盘接受了大家的夸奖。
抱着赵子瑜走了一段路后,扶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雪天的,你们是如何找到能烧的柴火的呢?”
仆人指了指另一个方向,“之前李由先生为了能更方便种地,购置了不少的牛。
在知道牛粪也能燃烧的情况下,张先生又添置了不少。
所以现在大家都是用牛粪来取暖的。”
反正大家屋子都在一起,烧火取暖也只是为了不冻死,这些牛粪勉强够用。
在仆人的介绍下,扶苏一行人已经靠近了这些地方。
与刚刚在远处看到的不一样,近距离看这里还是很有生活的气息的,时不时的还能听到鸡鸭鹅的叫声。
或许到了来年春天,这里就会变成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赵子瑜有这个自信,她的小村镇还会继续扩大的,就像家园类游戏一样。
扶苏调侃道,“小鱼儿这么自信啊。”
“那可不,也许在君上眼皮子底下不行,但是未来……”
赵子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扶苏捂了嘴,“好了,不许说了!”
所以他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扶苏后悔的想着。
一行人走着走着就看到不远处走过来三个人,两个挑着扁担,一个手里拿着账本一样的东西。
赵子瑜还以为是张良派人来接他们的。
“张先生这么客气吗,派了一拨人还不够,还要派第二波吗?”
正准备迎上去呢,结果人家目标不是他们。
所以是他们误会了?
这三个人靠近之后先是敲了敲第一户人家的门。
三声之后,农户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个饱经风霜但是又十分干练的老妇人,眉开眼笑的要将他们迎进门。
“进门就不用进了,咱们赶快把东西换一换,我好去下一家呢。”
听到手里拿着账本的人这样说,农妇也没有再坚持,一边推着自家媳妇去屋里拿东西,一边朝着其他人家住的方向大喊。
“你们快准备好,张先生派人来收鸡蛋了!”
听到大娘的提醒,各家纷纷动了起来。
大娘的媳妇这时也从屋子里出来了,“管事的你看看,这些都是这几天下的蛋,个个都很大!”
管事的仔细查看了一下,没发现破损的之后,就把他们放回了篓子里。
然后从另外的篓子里称了一点粮食给他们,“这里是两升粟米,你们拿好。”
妇人看到粟米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实的许多,一把拿了过来,连连感谢。
这样一次交易就算完成了,管事的继续去了第二户人家。
这时候,门已经不用敲了,大家早就拿着可以换粟米的东西出来,排好队了。
换到粟米的大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