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80-90(第23/25页)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说王太后叛乱之后嬴政大怒,下令谁来也不许劝,来一个死一个,一连有27个忠直之士劝谏全都GG了。

    齐人茅焦也要去劝,周围人纷纷表示你不要命啦!但茅焦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了(此处省略一段气氛铺垫),周围人直接开始分茅焦行李(二师兄行为原来亦有前例)。

    茅焦进宫,又是解衣又是慢动作的反正一通表演,然后开始正文:

    “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

    挺好懂的,汉儒的道德文章太抽象我就不翻译了,反正就是嬴政听完大为震撼,“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对,他还是刘向的爽文宇宙里政哥儿的第四个爹【捂脸

    可见汉儒YY起来也是一点不比现在轻

    太后被接回宫之后那是狂喜啊,大摆筵席感激茅焦:“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估计司马迁当时也拿到的是同源小品,太史公还是比较有职业操守的,大概觉得这也太扯淡了,所以就很谨慎地采纳了他认为比较可信的部分。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故事逻辑很荒谬,但荒谬的故事能流传下来反而可能说明故事的“结果呈现”含有一定真实性。

    我比较倾向于刘向扯淡小故事的重点在太后那句话:“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就是说使扭曲的变成直的,使失败的转为胜利,安定了秦国的社稷。

    你品这句话。不管逻辑怎么拧吧,反正在刘向收集到的资料里,人们基本认可迎回太后反而是安定社稷的行为,劝谏秦王饶恕太后的都是忠臣,这人数可能还不止一个两个。这个忠肯定不是忠于齐国,对吧。

    [5]政十年,相国吕不韦被罢免,此后秦国历史再未有相国(相邦)。

    参考“十二年丞相啟顛戈”銘文、“十七年丞相啟狀”戈铭文、嶽麓書院藏秦簡、里耶秦簡牘校釋等。

    ——

    别注1:顺便说一下那两个私生子为什么被我忽略了。因为他俩到底有没有也存疑,还是那个问题,孤证不立。

    我们盘一下时间线哈:

    秦昭王四十五年-四十七年期间赵姬和异人同居

    四十七年秦赵长平之战发生

    四十八年正月生政哥(此时异人虚岁23)

    五十一年异人跑路,留下赵姬和3岁政哥殿后。

    我姑且算赵姬四十七年时将将遇到异人,年方二八,异人身体倍儿棒,一发入魂。

    等到秦王政六-七年的案发时间,赵姬已经36+了。

    这个岁数能不能生?

    当然也不是不能。区区秦国寿命平均线而已,区区老公扑街的岁数而已,我们女人就是能活怎么了?但是一口气生两个,这个对高龄产妇创伤程度有多大,不用我多说了吧。

    而且赵姬回秦国后三年和子楚没生,后面(按照《史记》)和吕不韦六年也没生,黄金生育期都安全度过,人到中年和嫪毐生了俩。

    嗯,问就是车轮体育生能力强,吊打病病歪歪的皇太子和中年老狗是吧【这个编撰思路也很符合男性固有认知,大就是强[狗头]

    当然,还可以说赵姬本人在养尊处优太后模式下没活到五十岁就死了,都是生孩子生的。你看不生的华阳太后苟到多大岁数,也就比她早四年扑街【生了五个孩子的宣太后:?

    但为什么不能是因为年纪轻轻带着奶娃政,在举目皆敌的邯郸城风刀霜剑寒相逼地熬出来的呢?那可是孤儿寡母整整六年啊。我寻思着赵姬背后指不定打了介绍人吕不韦多少次小人呢。

    后头没过三年好日子,又开始摄政操劳国事+朝堂狗斗+培养儿子。这可不是后宫欢宜香麝香一丈红这种文斗啊。

    秦汉女主干政的工作强度那可是正经的权谋狗斗,看看吕后,再看看《汉武帝》窦王的势力熬了多少集吧,这还是在黄老道学思想指导下的斗争烈度。

    帝太后去世司马迁用的是“崩”而夏太后用的“薨”。

    那是不是接着就要问,无缘无故为什么要编出来两个私生子?

    因为要缝逻辑啊朋友。

    嫪毐的官方造|反口径就是为了这俩孩子,这两个孩子为整个故事的逻辑线提供了重要作用,删掉一切都不成立了。但是旁证是没的。

    退一万步说,真有这俩孩子又怎么样?

    去看看宣太后那俩私生子有什么结局吗。么记载都没有,无人关心哈。

    秦汉母系遗风逻辑下,这两个孩子要是真长成,首先对政治威胁几乎是没有的,要是机灵的话甚至还能收为助力,怎么你们爹被楚系害死了?长大后帮忙收拾楚系呗。嬴政能心大到把太后和老爹塞一窝里去,还容不下俩私生子吗?

    【当然也可以说政哥也一视同仁地讨厌老爹,这我也是可以接受的哈,我这个人别的没什么就是百无禁忌。

    所以“扑杀二子”桥段的唯一用处,是用来佐证嬴政残暴不仁,众叛亲离,残杀骨肉

    【汉儒大概脑补出了一场嬴政破防的大戏

    别注2:再补充一个小点。

    十九年灭赵的时候,有这么一条,“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

    看清楚没有,政哥整死赵国旧都老朋友们中的介绍词“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不是和政哥本人啊。

    然后赵国没了,同年太后也没了。

    骨肉至亲,政治同担,权力斗争,再到国破家亡。这对母子是真的就挺[化了]

    ——

    上章提到《秦谜》。

    李开元先生的逻辑论证方式里面其实就有很多思维定势的地方,尤其涉及到赵姬等女性人物身上就表现得格外幽默。

    比如赵姬在他笔下经常处于【商人吕不韦可以被随便送人安排姬妾】、【无视政令私藏国敌的赵国豪门出身】的贫富二元叠加态。他明明做的是史学推论,但是在赵姬身上却非常尊重《史记》,充分展现了“没有兴趣”的不求甚解是什么样子。

    所以其实我真的蛮好奇,万一哪天赵姬的什么史学发现出土,然后发现帝太后本人原来和吕后宣后一桌的,那平婉墓志铭惨案岂非又要重演……

    不过其实伴随近年来几处秦简出土,基本上儒生2000年来各种遮遮掩掩的底裤也差不多扯下来一大半了,每次看新简整理出来感觉都一大堆人发疯。

    第90章 登月碰瓷 他陈述作初一,我们作十五。

    项目的前期筹备立项工作自然不是开一两个就能完成的, 所以孙晶的噩梦生活一时半会儿还得继续。

    这期间,原著《风月传说》自然也不免有单靠几位史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