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嘴上说不熟: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将军嘴上说不熟》 100-110(第5/17页)

 严彧眸色凝重,越想越心沉:“巫蛊作乱可是不赦的大罪,竟有人胆敢给皇子下蛊……”

    一声轻叹从容老口中逸出:“胆大之人从来便不缺,那至尊之位下,实在堆积了太多阴诡之术……”

    他未说出口的是,眼前这个小弟子在去西北之前,遭的最后一茬罪,便是杯脏水。只是他彼时年幼,早记不得了,他作为他的师傅,却记得清清楚楚,稚嫩的孩子一身死灰,奄奄一息地被严诚明抱出宫来。

    严彧暗自猜度背后之人是李享还是李茂,却听严瑢又道:“还有,芾棠回来说,工部尚书家的陆大公子,此次去台州办差,也中了蛊,随身带着药囊,叫文山郡主闻了出来。陆清宸中蛊后,州牧王藩幕下一位高人救了他。那王藩是瑞王的人,而工部尚书陆谦,是少有几位保过李晟而没有倒台的人。”

    “你是怀疑,瑞王在拉拢工部……”

    “是,非但如此,我甚至怀疑陆清宸中蛊,是瑞王一派自导自演的施恩戏码!”

    “还有……”严瑢迟疑片刻才道,“两年前,梅敇便是死在了台州。死讯传回京中,扶光大闹讨要尸体,台州方面便说是中了蛊,不得已焚化。那地方多族杂居,又有海上巫国,确然不大干净。可南疆也多虫蛊,梅敇轻易中招不免让人多想。”

    严彧一言不发,一时思绪纷纭。大哥的线索,无非是说李晟发疯和梅敇死亡另有蹊跷,细想起来李享的可能性更大。

    容崇恩道:“这两位王爷均非善类,可彧儿你眼下与李茂冲突,李享面上倒还于你有恩。他将你从李茂府上捞出来,说起来你还未致谢,也该过府有所表示。”

    “跟他联手

    对付李茂,我倒是想过了。”-

    梅爻回到府上,梅敇和蒲鸣宥正在等她,华清昼也在,捻着笔也不知在描摹什么。

    梅敇道:“必是没有找到东西。”

    梅爻恹恹的:“找是找到了,却非想要的东西,被他耍了一遭,或许那东西还在他府上。”

    蒲鸣宥摇着扇子道:“也不一定,他若想转移,不一定非要装个箱子抬出来,他可以分批着人带出去。我只叹他这份心计,大齐百官被蛮人锁喉,这听起来多么惊心动魄!他无需真的做什么,单这消息一旦散开,便是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欲加之罪,何其阴毒!”

    梅爻道:“先生有何应对之策?”

    蒲鸣宥幽幽一笑:“某确有一计,却不怎么光明正大,可对付这等阴诡之人,也无需非得磊落手段,好用即可。”

    “先生所言有理,还请明示。”

    “其实要想反击,人赃俱获指证他,倒未必非得找到那些东西,严将军手里不是有本真的?已经够了!”

    蒲鸣宥讲完,下意识看了眼写写画画的华清昼。

    梅爻经他一提点,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念头隐隐生出。

    蒲鸣宥继续道:“只是这样干,多少要委屈郡主……”

    未等梅爻表态,梅敇打断道:“蒲先生,要委屈郡主的计策,还是算了吧。”

    蒲鸣宥低笑一声,不再开口。

    可梅爻已然听明白了。

    第104章 非她不可(捉)“这点出息!”……

    梅安兵临南粤都城,大捷唾手可得的消息传至大齐朝堂时,南粤皇宫已成一片废墟。

    一场大火连烧了三日,正如三十年前月召皇城那场大火一样,毁天灭地,焚噬万物。不同的是,月召那场大火中,皇室侥幸逃生了一位小公主,而南粤皇室中,梅溯连襁褓里的孩子亦没放过。

    大捷的梅安,一边派人带着贡品给大齐的皇帝上疏示忠,一边让锐气正盛的大军拐道开往东南沿海的台州!

    李琞得到台州府的奏表时,梅安已陈兵台州外围海域,扬言要剿灭海上巫国,为世子报仇,而他的贡品离京城也不过两百里。

    李琞盘膝在太清殿内室,闭着眼问:“平王到哪里了?”

    高盛回道:“还得个十天半个月吧,已算是快的了。”

    皇帝睁开眼,起身活动活动腿,踱出去见太尉周玄策和兵部尚书褚衍。两人面前摆了几道折子,具是南线开战以来的战报,最新南粤覆灭的折子正摊着,一旁是台州府王藩请旨调兵的折子。

    见陛下出来,两人起身施礼,李琞摆摆手道:“都看了吧,梅安把十万大军码在了王藩眼皮底下,依你们看,能打起来吗?”

    上了年纪的周太尉慢悠悠道:“梅安此举不乏示威之意,可臣觉着尚不至于对台州不利,一来文山郡主还质于京中,二来他虽胜了,可大军疲累,不宜再陷入长线战,对大齐开战他并无胜算。”

    褚尚书也道:“他此举示威大于实战,十万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尚在边郡兵能应付的程度,可见并未有下本。至于他要打巫国,倒也说得过去,以往他想复仇,还隔着南粤,如今都是他的地盘,陈兵列阵倒也挑不出大错。”

    安抚完清静无为的老皇帝,老太尉话锋又一转,“但也不可不防。海上那些所谓巫国,无非是些宵小海盗聚集作乱,剿了一批,又起一批。既他想灭,于台州也算有利,陛下不防派人相助,一来示恩,二来布防!”

    李琞不吭声。

    褚衍紧跟道:“臣以为,严将军过去正合适!”

    “嗯?”李琞睁大了眼,“你说谁?”

    “严彧,严将军!将军威名赫赫,眼下又赋闲在京,正合适不过!”

    李琞哼笑一声:“他?他可不闲……”

    正上蹿下跳折腾得厉害。

    说话间殿外通报:“严将军求见!”

    李琞道:“瞧见了吧,你们说得那个闲人找事来了……叫他进来!”

    严彧进殿,请过圣安,望向两位兵政官道:“两位大人,可是在和陛下议台州剿海匪之事?”

    褚衍意味深长:“非也,我等在和陛下议蛮王陈兵迫境一事!”

    严彧嘴角勾起抹讥笑:“那褚尚书有何高见?”

    褚衍义正言辞:“将军身负国恩,此正是忠君报国之时,我方才建议陛下,请将军带兵布防台州,督战剿匪!”

    严彧看了眼陛下,老皇帝斜倚着九龙罗汉床,虚睨着几人,不置可否。

    他轻笑一声道:“褚大人,你三代皆勋贵,也算世受国恩,令公子眼下为青州都尉,距台海一日可达,褚大人调兵遣将,为何舍近求远?”

    “严将军此言差矣,调兵遣将讲求知人善察、量才而用、因时制宜,严将军威望、才能、魄力均是当朝佼佼者,恰又闲赋在京,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褚大人跟我论兵道?大人打过几场仗?”严彧眸色带寒,勾起一抹不屑,“闲赋在京?看来我守在陛下跟前,是碍了褚大人的眼呐!”

    “严将军此话何意?”

    “好了!”李琞终于出声打断,“吵吵什么?这还没打呢,自己先掐起来了!”

    看着几人都不吭声,李琞叹口气:“此事朕再想想,老太尉和褚卿,你们先退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