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我谋逆篡位: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幕直播我谋逆篡位》 70-80(第13/15页)

子之事,他都和中宗闹翻了,还用得着上朝吵架吗?

    明显不可能。

    萧见和更淡定。

    他才不会和谁吵架,对自己就是这么有信心。

    【中宗回京第二天就开始接见这群人。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臣们悲伤地发现,太子比皇帝更执拗。以前觉得皇帝真是不懂什么叫从善如流,现在觉得皇帝你真是能听劝告的人呐!!

    中宗听完这群人的诉苦,总结来说就是政见不同。成帝是一个言辞犀利的人,而且她的优点是饱读诗书,和文官讲文化,和武将讲军事,主打的就是用你的长处碾压你,哎,你说要我听你的?倒也不是不行,你好歹说赢我才行啊!

    大臣被吐槽得哑口无言,说不过她,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御史这次支棱起来了。

    一群废柴啊!

    论口水战,他们什么时候输过??

    简直丢尽了他们文官的脸面,不行放着我来!!

    【中宗听完,觉得自己也应该学习。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父女两完全是一挂的,只是中宗其实更和善些——我知道大家听到这个词都觉得很耸人听闻,听起来像诈骗。】

    百姓们当然是无所谓的,但是群臣颇有异议。

    天幕真的没胡说吗?

    如果是真的,中宗都算是和善的人,那成帝……她得多不和善呐!

    【其实听完中宗整个发家史,大家应该就懂了。他收纳很多降将降臣,一方面是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他本人虽然是贵族出身,但其实有江湖气,也就是讲义气、讲道义。

    像他这种人,即使登基之后很擅长和臣子对着干,整体都是松弛的。一些决策被萧见和柔里带刚地顶回来,他也不生气。】

    众人若有所思。

    恍惚之间,他们甚至回想起了从前的几朝臣子。

    据说高祖逐鹿天下,与众臣称兄道弟,君臣坐而论道。

    高祖实实在在是寻常出身,天下英雄为他折腰,同样身上带了几分匪气和义气。

    朝堂上演全武行都是常事,这样一想,其实……这应该叫复古?

    或者是,太孙果然肖似祖宗?

    【因为钟琮的决策并没有问题,所以最后中宗选择稍作提点,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而提点,除了教育她如何治国,还顺便说了一些被臣子听到会气死的内容,比如如何敷衍朝臣,如何在朝臣政见不一的时候站队,还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文武百官:“……”

    弘安帝也默默看了周涉一眼。

    你小子是真的混不吝!

    【整个景化朝,就在这么磕磕绊绊中度过了,至于皇帝和百官不够默契……这是千古难题了,还能离咋地?就这么支棱着磨合吧。

    毕竟争到最后,总有一方会赢的。】

    天幕说得轻松,上下嘴皮一碰就完了。

    很明显,对着军权在手,作风强势的皇帝而言,最后的赢家肯定不是他们。

    君不见萧相那么能说的人,都被中宗皇帝那三板斧给整下去了?

    军权和相权,天然就是不对等的。

    然而天幕话锋一转:

    【景化十五年,皇后顾寻辉因病离世,时年四十七岁。

    可以说非常年轻了,而且据说皇后去世之前,她身体一直很硬朗。所以我又要说野史了,这里有几种猜测。

    其一,夫妻不合型。这类把黑锅扣在了中宗脑袋上,觉得肯定是夫妻感情破裂,皇后手中权势过大,皇帝忍无可忍,最后选择毒杀皇后。

    其二,情绪抑郁型。这类虽然黑锅没完全扣在中宗头上,但锅也不小了。他们觉得是因为顾敬山之死,让皇后情绪波动,而顾敬山死后,当时对于抑郁症这类疾病的认知还不到位,所以皇后最后抑郁而终。

    其三,孝子贤孙型。这类觉得肯定是钟琮和钟璜干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是两种流派。一方觉得皇后若死,中宗一定随之而去——我谢谢你们肯定了他两的感情——所以肯定是钟琮干的,谁想做太子呢?

    另一方觉得是钟璜干的,从之前那封奏折可见,此人是个黑心白莲花,中宗夫妻能养出什么纯白的芯子?皇后支持女儿登基,钟璜一定早就怀恨在心了。

    其四才是最正统的:皇后早年与中宗打天下,殚精竭虑,费心费力,身体早有隐疾,人至中年病痛而终。

    好了,请大家选择你们自己的流派。】

    所有人目瞪口呆。

    一边干活一边吃瓜的老百姓开始分析:“按这天女的意思,皇后娘娘不是正常死的啊?”

    “我看不像。”男人努努嘴,“县城里那个陈家,前几天还闹出投毒案呢,也说是为了争家产,咱们这边都闹成这样,他们能安静下来?”

    另一个人擦擦汗,万分感慨:“也是,皇宫还差大夫吗?指不定吃的药都是那什么……千年老参,包治百病的!”

    “肯定是那个钟璜啊!”有人斩钉截铁,“从来没听说过家产给女儿,他不恨才怪了。”

    众人连连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顾敬山当然最相信第二个说法。

    他的女儿肯定是因为自己,才思虑过重去世的。

    养女千日,即使出嫁,也还是一直记挂着自己。

    【史书记载,皇后缠绵病榻数日,不治离世。“帝大恸,哀不能已。”太子常伴皇后左右,据说被皇帝当场撵了出去,这也是有人说钟琮谋害母亲的唯一依据。

    然后说皇帝,据说他一夜白头,与皇后独处,枯坐数日。左右劝告不能,甚至担心被皇帝当场下令治罪,或者是陪葬啥的——虽然我个人觉得这很像话本的内容……】

    顾寻辉轻吸一口气。

    她和周涉的了解其实并不算深,她也并不准备按照天幕的内容,作为对周涉这个人的认知。

    天幕上讲的是周行远,天幕下和她共度余生的人,是周若川。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活生生的人。

    但她依然为了天幕所说的话而心潮起伏。

    希望这一次,他们的缘分能稳妥到老,而不是终结在壮年。

    【皇后尸身在坤宁宫停灵数日,皇帝下令辍朝不上,时间长达一年有余,这也是相当极端的时间。随后举宫缟素,皇子女皆服斩衰。文武群臣、内外命妇举哀哭悼。

    皇后一生中,在义学所奉献的精力非常多,百官之中,受她关照之人数不胜数,杜华韵等人更是直接哭晕过去。

    礼部上尊谥,曰孝仁昭皇后,葬于陵寝。】

    天幕上,仪仗煊赫,皇帝在前,文武百官追随在后。

    仪仗队伍所过之处,官府设立祭坛,场面庄严。

    已有二十多岁的钟琮面色惨败,她看着前方,从前永远温和站在前方,引领着方向的母亲,已经在灵柩中长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