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幕直播我谋逆篡位》 60-70(第5/15页)
渐稳定。景化名臣济济,正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宁朝休养生息,席卷北方的大风暴只来得及祸害了倒霉且愚蠢的北狄部落。加上中宗与成帝二人孜孜不倦地布局,终于,他们等来了最好的机会。】
任恒早已迫不及待,目光炯炯,只等待天幕说出那一句话。
危害中原王朝百年的外敌,终于即将臣服。
他心潮澎湃,再看身边众人,从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文臣们,此时人人呼吸急促,只是还维持着最后的仪态。
【恰在此时,一封求援信落到了中宗的手上。这封信是一个小部落发来,想要投靠宁朝,但苦于无法脱离北狄控制,因此希望中宗发兵救援。
中宗读信大喜,众臣传阅之后纷纷表示:真是刚要睡觉就来枕头。
虽然他们不太在乎什么道德的制高点,但是能让自己显得更加正义,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中宗立刻举起大旗,决定御驾出征,在这一年彻底解决北方的心腹大患。】
三皇子已经不想再听,天幕讲的都是他自认为也能做到的事情。
北上讨伐?手下群雄济济,说得好像有多难一般。
如果他有这个身份,讨伐北狄,也不过翻手可为。
三皇子已经完全忘记自己那数次北伐,全都惨遭失败的祖父。他举起手边重重叠叠的宣纸,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想起父皇看待周涉的模样——那可和从前大不相同。
天幕起初说中宗是暴君之时,他觉得父皇至少有八分想杀人。可听到如今,还能剩下三分吗?
当初刚把周涉抓回来,他就劝父皇处死此人。那时候都没有动手,现在还能杀吗?
父皇啊父皇……
三皇子拿起毛笔,力透纸背,漠然地想着:您下不了手,还是让儿臣来帮帮你吧。
周涉被明远关众将围在中间,他几次试图离场回去换身衣服,都被兴致勃勃的众人拦下。
“若川,你还是得保重身体啊,怎么能如此不爱惜自己呢?”这是苦口婆心的副将,一听见御驾亲征四个字,脸就愁成一团。
“你懂什么?若我有幸能一起北伐,一定要做马前卒!”这是最好斗的游击将军。
“若川箭术当真如此好?”又有一人笑眯眯问,“苏将军那射术,可是百步穿杨,堪称军中神箭手!”
苏天纵沉默不语。他没仔细数过,不过这位看起来并不如何高大威猛的贵族子弟,每次放箭,总有一人遭殃。
他觉得更神奇的是,周若川对于杀人这件事,没有半点抵触。
周涉被这群人一番起哄,无奈地拿过庄子谦友情提供的弓箭。
深夜血战之后,他的气势全然翻转,身姿笔挺,透出一股凌厉。众人的笑声逐渐消失,只有微风拂面,吹起衣摆的声音。
他肃然而立,极目远眺,有几名北狄骑兵正在远处窥探。
周涉张弓瞄准。数息之后,他稳稳松手,弓弦颤动,羽箭瞬间离弦。
庄子谦这把弓请匠人特制,射程更远。羽箭破空而去,在众人追踪不及的视线中,精准地将一名哨兵射落马下。
“好!!”众将见状,欢欣鼓舞,齐齐喝彩。
程卓然率先鼓掌:“箭术的确精妙,若川,我真遗憾没有早几年见到你。”
庄子谦毫不客气地说:“早几年也是来我这里。”
他心想,要是这天幕不跳出来,过几年就该他和周若川共处。
周涉笑笑:“现在也不晚。”
天幕虽然打乱了很多事情,但对他来说,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看天幕,其实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中宗将内政交由皇后处理,令怀子游防卫京城。
至于什么说他“万乘之躯,不能亲临险境”——主要是皇子年龄太小,一看就不行——这些言论被他直接忽视,问就是“若朕出事,皇后自可听政。
景化三年五月,中宗自己作为行军总管,庄始为副总管,总计大军十五万人,正式讨伐北狄。同年六月,北狄东可汗惨死,西可汗见宁朝大军逼近,见势不妙,选择集结北狄大军,向甘州定远关突围。】
第64章 西岭马神
“嚯——”
天幕下,众人发出惊叹与紧张混杂的声音。
甘州就是钟琮防守的方向,历年来甘州的重要性都比不上雍州,关注度更比不上明远关。
如今突然变成战场中心,偏偏最高指挥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也难怪他们担心。
百姓们虽然不懂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但他们听天幕的口吻,也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钟琮此时面对的压力和以前完全不同,西可汗独霸东、西两位可汗的资源,东可汗的兵马也被他收入囊中,实力非同往日。中宗的兵马还在北上的路上,只有部分精锐骑兵连夜赶路前去支援。
在大军抵达战场前,她只能独自顶住北狄所有攻击。当然大家都知道,她确实顶住了,将西可汗拖在甘州关外。你说走吧,担心定远关的大军出关,你说留吧,宁朝的大军又要到了,真是左右为难。】
弘安帝摸摸胡须。
虽然他对军事上只能算略通一二,但也知道这种能力不是全靠学习能拥有的。
这是天赋。和他的长子一样,能够触类旁通,天然就超出普通人十几年的努力。
宁朝不是没有天才,皇室也不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然后他就忍不住琢磨起来,自己那个外孙的两个后代中,虽说钟璜性格软弱了些许,但钟琮显然足以弥补这一点差距。他自觉已经完全看开了,只要皇帝还姓钟,国号还是宁,有什么不能忍?
显然弘安并没有意识到,人的底线就是这样逐步下滑的,他甚至觉得自己从前的犹豫都无关紧要,并再次下了一个新的决定。
给周涉赐婚。
结婚对象仍然是顾寻辉。弘安帝面无表情地想:管你什么至亲至疏夫妻,还是什么夫妻恩爱到白头,这两个臭味相投的家伙,显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就这么决定了,最好早点把他的曾孙女生下来。
天幕继续道:
【景化三年六月末,大军抵达边境,在明远关驻扎。中宗刚安置下来,就看见钟琮给他提议,说她从前苦心经营那个北狄内应,觉得“父皇您英明神武,是百年未有之明君,一心想要弃暗投明。”
弃暗投明,还有一个说法叫跳槽。但是跳槽得有投名状啊,上一个这么干的人还是俞岁生,他送上了旧主的小命,或多或少推动了整个局势的变化。
这位内应作为西可汗手底下的大将,也豪迈地拍拍胸脯:他可为,我亦可为。希望钟琮一定要将自己引荐过去。】
众人唯有一句:“合理。”
作为一个聪明人,这时候就应该能猜出来北狄的颓势。
任恒嗤之以鼻。
他对这些蛮夷外族多有不满,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