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8、第八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8、第八章(第1/2页)

    “爹,子不语怪力乱神,科举考查的是每个学子的学识,而非运气和命运。”杜悯脸色不好,他冲慧明俯身行一礼,歉意道:“大师见谅,我爹不懂其中的道理,打扰了。”

    “杜学子所言极是。”慧明接话,他看向杜父说:“杜老施主,科举牵连着国运,能走上朝堂的是福人,岂是贫僧能多言的。”

    杜父脸色急转,苍白惊惧的面色迅速回暖,“是我着相了,是我昏头了。大师,各位小师傅,请跟我来,酒菜已备好。”

    话是这么说,待客人全部入席,杜老丁找到孟青,“老二媳妇,我不懂大师的规矩,是不是我没给香火钱他才不肯给我个准话?你去问问,要是因为这个,明天我带阿悯去瑞光寺给佛祖添香油钱。”

    “慧明大师不是解释了,科举关乎国运,他不敢算。”孟青说。

    “他给望舟算的日后必有作为,难不成不是指在仕途上?”杜老丁暗恼,他执拗地认为是钱不到位的原因。

    孟青心想她哪知道,她压根不知道慧明还有这本事,要是知道他能掐会算,她嫁杜黎之前就先找他替她把关了。

    “行,我去问问。”她也挺好奇的。

    和尚们吃席的席面摆在杜家湾的祠堂里,杜家湾的十七户村民大多是同一个姓氏,往上数七代是同一个祖宗。

    孟青等席吃得差不多了,她赶在慧明带小沙弥们做午课之前提着茶水过去。

    “师兄,你过来时,空慧大师有没有交代你捎什么话给我?”她寻个借口走进去搭话。

    “交代我来给你帮个忙。”慧明失笑。

    “啊?那你看相一说是真是假?”孟青探问。

    “出家人不打诳语。”

    孟青大喜,她忙端端正正地拎起一直没放下的茶壶给慧明斟一杯,“那我小叔子……”

    “出家人不打诳语。”慧明还是那句话,除此之外不多吐一言。

    孟青识趣地不再追问,她不再打扰,放下茶壶退了出去。

    “老二媳妇,大师怎么说?”杜父心急地守在祠堂外。

    “不是钱财的问题,慧明大师是真不能看。之前三弟不是说他曾随夫子两次去听一空大师讲经,一空大师是慧明大师的师祖,佛法高深,要是能看,三弟应该托一空大师看过了。”孟青不在这种事上诓他,她出言相劝:“三弟也说了,科举是检验诸多学子的学识,而非命运。若是能看相选官,就没有科举考试一途了。三弟不足十六岁就凭自身的学识考进吴县最出名的书院,还屡次在崇文书院夺得魁首,他进士及第是早晚的事。”

    杜老丁头次体会到她口齿伶俐带来的顺心,这番话说得多中听啊,他冷静下来,说:“是我着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让阿悯在他同窗面前丢脸。”

    “想来三弟的好友能理解你的拳拳爱子之心。”

    杜老丁掀起垂拉的眼皮看她,他忍不住说:“老二媳妇,你还挺会说话。”

    “我说过,想不想好好过日子看你们如何待我。我嫁过来是盼着好好过日子的,又不是跟你杜家有仇,存心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孟青再次强调是他们有错在先。

    “前些日子是你婆母做得过分了,我会说她的。”杜老丁给出态度。

    孟青讽刺一笑,你又是什么好东西。

    回到杜家,孟青把这档子事抛在脑后,她去陪她的娘家人唠嗑说话。

    未时中,慧明派小沙弥来说时辰不早了,该回城了。

    孟父孟母和孟青舅父们一行人起身离开。

    杜家没多余的客房,杜悯带回来的同窗好友不能留下过夜,他们也随之离开。

    杜家所有人一路将客人相送到渡口,顾无夏站在船尾看杜悯二嫂言辞随意地跟慧明道别,他扭头跟岸上的杜悯说:“悯弟,初八的佛诞日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去?还是你要单独一人前往?”

    “不去,近几日要写一篇策论,我想静心雕琢。”杜悯回答,“无夏兄,你们去,回头我们再聚。”

    “行吧。”顾无夏见和尚们乘坐的船离开,他忙吩咐船家跟上去

    “青娘,得空带孩子去家里坐坐。”孟青的三舅登船时嘱咐。

    “一定去。”孟青站在石阶上挥别。

    待所有船只离去,杜家人往回走。

    回到家,杜黎发现杜悯的身影,他疑惑道:“三弟,你没跟你同窗一起回书院?”

    “我明天走。”杜悯回答。

    “还有事?”杜黎警惕,“书院十天休一日,今日休明日便不休,你明天走赶得上夫子授课?”

    “我们不是日日都要上课,夫子布置的有策论,按规定的日子,我们把策论交上去就行了。余下的日子,夫子不约束我们的行动。”杜悯解释。

    “还能这样?你们夫子可真轻松。”杜母不乐意。

    杜父瞧杜悯几眼,问:“明年也如此?那交给他的束脩还跟以往一样?”

    杜悯无奈,他耐心解释:“夫子修改策论不比授课清闲,写什么策论也不是他随口就定下的,像政论著作、《疏议》、《通典》、以及朝堂上的风向变动,很多是我接触不到的,都是通过谢夫子我才能得知。我们不上课的日子,夫子没有休息玩乐,他要会见友人、要听经辩论,之后再带我们去拜会他结下的人脉,这些远比他教我们咏经诵典更贵重。爹,你说我少给束脩行吗?”

    “是爹不知道这里面的条条道道,我不说了。今天办席还剩下一条羊腿,你明天走的时候给夫子送去。”杜父像个孙子一样慌忙改口。

    “不用了。”杜悯硬梆梆地拒绝,“我回屋了。”

    “行行行,你去书房看书,前院杂乱,免得影响你。”杜父丝毫不恼,他扭头说:“他娘,你跟锦书娘去把阿悯屋里的席面撤出来,打扫干净,可别引来耗子去啃咬他的书。”

    孟青目送杜悯的身影消失,她移开目光进屋,厨子已经把屋里的桌椅和席面撤走了,但地面上还有油水和骨渣鱼刺,她拿起扫帚仔仔细细再扫一遍。

    未时末,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厨子把他们带来的灶具和桌椅也都打点好了,杜黎把余钱交给他们,和他叔伯兄弟一起帮忙把灶具和桌椅送到渡口。

    随着厨子的离开,这一场满月宴就此落下帷幕。

    *

    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杜父叫上家里人下地干活儿,因孟青有幼儿要照顾,她留在家里整理蚕室。

    杜家养的春蚕有一万一千只左右,蚕室里立着两个三人合抱的木架子,每个木架子上有三个蚕箔,蚕箔里密密麻麻都是一指长的白蚕,里面的桑叶已经吃空了。

    孟青提起蚕箔里铺的软竹布,黑色的蚕沙混着桑叶碎屑和碎茎顺着竹布的空隙掉落,她把蚕沙扫成一堆铲进桶里,再把竹布摊回蚕箔里,抓起筐里的桑叶撒上去。

    “二嫂,要帮忙吗?”杜悯的声音在蚕室外响起。

    孟青头也不回,说:“不用,你看书去吧,喂蚕是个轻松活儿,我一个人做得来。”

    杜悯应声却没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