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国色》 70-80(第2/30页)

的人口。

    咸阳城是参照天上星辰的分布来规划的,当年刘远先项羽一步入了咸阳,后来刘桢与房羽在此守城三年,也亏得他们,使得咸阳城没有被项羽付之一炬,许多宫室虽然年久失修而荒芜,但总体的架子还在,只要加以修缮就还可以居住。

    除了几处宫城之外,咸阳城内还分布着商业区和居民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分布在咸阳城的西北角,叫九市,地位相当于后世的CBD,这里头有官造的作坊,也有许多商品买卖。除此之外,全城八街九陌,一百八十六闾里,按照阶级层层划分,根据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居住原则,分布着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宅子,城中各处像会市之类的集市也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贵族有贵族的娱乐,平民有平民的去处,只要你有钱,就没有在咸阳城买不到的货物。

    分久必合,如今西域未通,虽说咸阳城还不能称得上国际大都市,但是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每逢节日之时,更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买卖声昼夜不绝。

    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是很强的,刘远立国不过将将一年,咸阳城就已经成为“聚天下商贾,敛八方财富”之所。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之前三年的治理与铺垫。

    秦代之前,商人往来七国,畅通无阻,出入显贵宅第,成为六国贵族的门客,都是稀疏平常的,等到秦皇统一六国之后,将秦国的国策推行全国,开始对商人进行打击和压制,商贾地位一落千丈,苦不堪言,如今好容易改朝换代,这些人便又活跃起来。

    但此时朝中重农抑商,打击商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人觉得因为秦末战乱的缘故,农耕荒废,正该是百姓回归农田,提高粮食产量的时候,如果商业过于盛行,人人追逐利润,无心耕种,最后必将导致国库粮食锐减,而社会也将重新进入动荡。

    不过不管重农抑商也好,农商并重也好,这些事情暂时都与姬玉他们没有关系,咸阳城的繁华热闹让他们不管出来几次,都能保持高度的新鲜感。

    虽然仅仅比姬辞早来一年半载,但姬玉和姬惠他们已经很有主人翁的精神,当下就将姬辞带到城中最热闹的九市,这里吃喝玩乐俱全,有杂耍百戏,也有舞女歌姬在乐坊间歌唱,乐坊还会提供饮食,连带宫中新近才出现的炒菜,乐坊和食肆里也已经出现仿制品了,虽然味道尚未得精髓,但是价格并不贵,大家也乐于过来尝尝鲜。

    当然这座城市也并不都是一派歌舞升平,毕竟新朝才刚刚建立没多久,许多人刚刚从逃难的地方陆续返回原籍,原先许多土地要么被人占去,要么早就不适宜耕种,朝廷将许多无主的荒地收回来,又借给这些人耕种,只象征性地收取极少的赋税。但一切的恢复毕竟需要时间,而世上任何一个地方也不可能只有富人,没有穷人,咸阳城东南垣外还有许多贫民聚集区,他们的生活之贫苦,甚至比刘远一家最初的时候还不如,更不必提咸阳以外的其它地方。

    总体说来,咸阳只是一个例外,所以才会令每个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倍感震撼。

    而咸阳之外,那才是真正的天下现状:民生凋敝,入不敷出,温饱难以为继,国库空虚,无力再发动哪怕是一场稍具规模的战争。

    但不管怎样,眼前的所见所闻,已足以令姬辞目不暇接,深感震撼。

    姬惠看见他的表情,咧嘴得意地笑:“我们刚来咸阳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些市坊都是这一年里才慢慢兴起的!”

    姬辞深吸了口气,点点头:“若非亲眼所见,只怕难以置信,天下之都,咸阳为最,关中形胜,确实不凡!”

    姬宣凑过来:“大兄,见过了这样的咸阳城,你还想回向乡那等穷乡僻壤吗?”

    姬辞微微一愣。

    姬玉也道:“阿宣说得不错,大兄,我看大父也有意让你走仕途,不若你就留下来罢,以你的学问,加上我阿父的帮助,何愁不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届时姬家的势力必能再更进一步,能不能娶到公主,其实也无关紧要了。”

    姬辞沉默下来,不发一言。

    姬玉有些看不过他这样一棍子打不出个闷响的模样,正待再说,便听见原本喧哗的街市忽然又变得更热闹一些,抬头一看,脸上不由变色。

    只见一匹马以飞快的速度从不远处驶来,因为街市上人太多,为了避免撞上行人,又或者是马主人本身技术不过关,马也跑得歪歪扭扭,横冲直撞,霎时行人惊叫,吵嚷哭闹乱成一片,间或还夹杂着鸡犬之声,可谓热闹非凡。

    眼看马就要朝他们这里撞过来,便是对方已经缓下速度,可照这种冲势,只怕也能将他们几人踩在马下,年纪稍长的姬辞和姬玉二人连忙一人一手,揪住年纪小点的姬惠和姬宣,往旁边避让。

    因为躲得及时,马从他们身边堪堪擦身而过,姬宣的衣裳被车带起的风刮动,身体差点也跟着往后仰,幸好姬玉稳稳抓着她,这才免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就在他们站定之后,马也终于被它的主人勒住缰绳,停了下来。

    姬宣气得破口大骂:“你这人难道没长眼睛吗,这般横冲直撞的,若是撞坏了人如何是好?”

    其时朝廷还未规定哪条街道不能骑马疾驰,所以总有些达官贵人,尤其是那些个年轻气盛的少年郎喜欢骑着马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奔行,为此也差点闹出过人命。如今朝廷上下多少大事都忙不过来,虽说有御史为此上过奏疏弹劾那几个大臣的子弟,但因为伤者全是无权无势的平民,最后都不了了之。

    现在姬家几个少年少女都很气愤,姬家如今也不是平民百姓了,若说姬郢的官职还拎不上台面,再加上一个姬平总是够的,而且本来就是对方理亏,姬宣他们都不想善罢甘休。

    谁知道他们气势汹汹,对方比他们气势更盛。

    骑马的少年连马也不下,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姬宣,不屑道:“不是没有撞上你吗,嚷嚷什么,不是想趁机讹钱罢?”

    姬宣气歪了鼻子:“谁想讹钱?!你知道我是什么人?”

    少年哈了一声:“什么人,总不会是公主吧?”

    姬玉往前一步,沉声道:“我阿父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你光天化日之下纵马行凶,还敢如此嚣张!”

    他本以为道出自家长辈的官职,对方会收敛几分,谁知道少年挑了挑眉。

    “大鸿胪?你们是姬家的人?我说呢,三姓家奴还敢如此嚣张!”

    “你说谁三姓家奴!”饶是姬玉这两年多有长进,也忍不住怒形于色。

    少年掏掏耳朵:“不必这么大声,我又没有聋,你们姬家原先是楚臣,后来投了西楚霸王项羽,如今又降了陛下,我说三姓家奴难道有错吗?”

    姬玉生气之余,也很奇怪对方竟然会对姬家如此了解,从语气和打扮上来看,他必然是朝中哪位公卿大臣的子孙。

    “你究竟是谁?烦请把尊姓大名告知,也好让我家长辈改日上门拜会。”

    说是拜会,其实就是记住姓名好报仇了,那少年哪里傻到说了对方的坏话还把姓名告诉人家,闻言就笑嘻嘻道:“你想知道吗,我偏不告诉你们!”

    姬惠冷笑:“不告诉也行,你今日就别想走了,我就不信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