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100-110(第2/16页)
也抽了嫩芽,下过几场春雨天也没那么黄没那么干了。
住在关家的这大半个月,裴元在家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关如璋或者关如琅带出去见各种人,他现在就是这兄弟俩最好带出门显摆的底气。
要不是还没正式授官进不了皇城,老太太都说老大高低要把远舟带进宫里,去陛下跟前也得显摆两圈。
而沈霁则是安安分分待在关家鲜少出门,每天按时起按时睡,白天看书温习功课,除了前面两天落下之外,第三天就该干嘛干嘛,仿佛这个会试还没开考一样。
唯一的闲暇的时间,就是逮着跟关继业一起玩疯了的沈凤岐读书。或许是真的有当教书先生的天分,还在被关如琅一直死磕磕不下来的关继业,竟然在沈霁手里学得还挺好。
等到殿试前一天的时候,关如琅已经打算跟沈霁商量,要是殿试过后他能过了翰林院的馆选留在京城为官,到时候他就把儿子打包送到沈霁那里去!
殿试这日谢九九终于没有再睡不着了,夜里裴会元压在自己身上哼唧哼唧跟她讨要之前欠下的粮。
谢九九则像极了又狡猾又苛刻的地主老财,只肯施舍给他几个亲吻,便抱着他的脑袋靠在自己肩膀上:“睡觉!”
“放榜前你睡不着,非要拉着我这样那样,我哪次没依了你。如今换了我怎么就不成了,嗯?”
谢九九摩挲在自己额间头顶的手势,跟她哄阿满睡觉是一样的,裴元很喜欢。所以即便此刻满心满眼地不服气,却也没从妻子怀中挣脱出去。
“那能一样吗,放榜那天裴老爷您腰软腿软怎么都好,人家也看不出来咱们裴老爷究竟是床帏间累着了,还是等着放榜紧张得腿软。”
阿满今年都四岁了,两人做了这些年的夫妻,哪里还有什么话说不出口。
谢九九不光说,还故意抬起腿使劲儿压在裴元身上,把人戏弄得喘息声渐渐沉了,这才一翻身裹住被子不许他再干什么了。
第二天殿试,什么差错都没出。唯一的插曲是交卷之后的裴元被皇帝叫到跟前问了几句话,问了什么他回来没说关家两个舅舅也没问,就连谢九九也并不知晓。
殿试过后便是传胪大典,殿试那天皇帝把裴元叫到跟前亲自询问,问了什么底下的人没人听清,但并不妨碍所有人心中明白一件事,今科的状元郎,已然是定下了。
会试放榜之后,前三的试卷照例被张贴出来。裴元那一手好字和答卷内容,让人几乎挑不出错。
以前他还只是裴元的时候,外室子加过继出本枝再加入赘,桩桩件件都是他的原罪。后来他考中解元,即便有人私底下还拿他的出身当个短处嘲讽,也再没有人敢当着面提半个字。
现在这些事又都成了用来称赞裴郎君裴远舟的话,这么可出身还能坚持苦读多年,还能不抛弃糟糠,还能连中三元。这是什么,这就是奇才啊!这就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啊!
外边的话越传越邪乎,早起在停云斋洗漱穿戴整齐,准备出门进宫的裴元则还拉着谢九九的手不放,一副今日你若不依了我,咱俩就没完的娇气模样。
“传胪大典之后要跨马游街,你来不来。”
“我不来,要是有小娘子给你扔花,迷了你的眼可怎么办。”
“今科的会元是个赘婿,家中还有个顶顶厉害河东狮,这个传言大娘子竟不知?”
“去你的,什么时候了还跟我说这个。快走快走,今日要是误了时辰误了事,可真没地儿哭去!”
第102章 第102章状元楼
殿试过后只隔了一天便是传胪大典,科举是大事,往大了说是替天下选材,中进士跟鲤鱼跃龙门是一个道理,全国的学子心心念念盼的就是这一天。
往小了说,这些考出来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每一次殿试和殿试之后的传胪大典,对于高中的进士们和落榜的举子们,都是一次强烈的刺激。
考中了的人,不论往后会选择什么样的路,此时此刻一定是陛下最忠心的臣子。没考中的人,也会被艳羡嫉妒刺激得更加发奋读书,只求这辈子还能有蟾宫折桂的那一日。
这样的典礼各方都十分看重,鸿胪寺、礼部、锦衣卫和禁军都出动了大批的人,不管是礼仪仪仗还是皇城内外的秩序,都容不得出一丝乱子。
“裴相公、裴老爷?再不赶紧出门,今科的状元万一被别人得了去怎么得了。”
都被谢九九推着走到屋门口了,裴元还在一再追问谢九九,等会儿跨马游街的时候她会在沿途什么地方等自己,院子里就已经传来关宁业阴阳怪气的声音。
过年前在严学士府里把话说清楚之后,关宁业和关如璋的关系多少缓和了一些,连带小冯氏每日里也多了笑模样。
本来也是,丈夫跟公爹关系差得几乎要成仇,自己过门这些年又只生了群英这一个女儿。
虽说姑妈私底下总跟自己说,这些都是他们爷俩之间的事,跟后院不相干。
但每次看着因为公爹被自己丈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而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的婆婆兼姑姑,小冯氏难道还能装傻充愣当做没这个事,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管?
可管又没法管,小冯氏长得明艳娇媚,成亲之前两人见过面,关宁业对这个妻子十分满意。
嫁给关宁业以来两人的感情也一直不错,但这个不错,是她不能管着关宁业啰嗦关宁业的前提下。
要是她说得多了,这人抬腿就走。要么去后头姨娘屋子里睡下,要么干脆去被镇抚司的衙门里,这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回来!
关宁业就是这么个混不吝的东西,小冯氏拿他没法子只能在这件事上装成个泥菩萨,谁吵架了谁难受了她都装作不知道没看见。
可这么一来日子能有多好过?夹板气的苦只有小冯氏自己知道。直到年前从严府回来,关宁业突然就学会着家了,以前没事都愿意在衙门里耗着的人,现在忙得脚不沾地也知道回来睡觉。
早上跟着小冯氏一起去冯氏那里请安,时间宽裕还能留下来陪着冯氏吃个早饭。
冯氏不知道内情,关如璋关宁业父子两个都默契地把这事按下了不曾提过。应该说那天的事,后来也就只有关如琅知道,关家其他人包括还在任上的关平业都不知情。
冯氏只觉得儿子终于懂事了,连带小冯氏这个内侄女也被她夸了又夸。小
冯氏得了婆婆的夸,回头可不对着关宁业更加小意殷勤。
冯家虽不在京城,可在岭南那也是颇有名望的人家,毫不夸张的说在肇庆府随便指一个铺子一个山头,说不定就是冯家的。
从小在这样的家中长大,小冯氏又是她这一辈儿模样最出挑的一个孩子,要说家里不娇宠那才奇怪了。
这样养大的女子娇憨是有的,可要她小意殷勤处处体贴却多少有些难为人。关宁业也没见过这般做派的妻子,一下子就被她哄成了个傻冤家,让他干嘛就干嘛,全然没有人前关镇抚使的威风煞气。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在裴元中了会元又在殿试上得了圣人召见之后就没了。
副镇抚使夫人是威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