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活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90-100(第12/15页)

    自私得全都要的裴元,在家结结实实躺了三天,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再不然就是洗个澡洗个头换身衣服,继续睡继续吃。

    等彻底缓过来了,才天天跟着谢九九出门往南城去。

    用来开云客来的铺子是定下来了,但要准备的东西还多得很。原本这铺子是用来做杂货铺的,现在要改成小饭馆可以说是里里外外都要改。

    尤其是厨房和后院,厨房不光要大,每一个位置都还要顺手。不能说炒菜在这里,案台摆在老远的地方。

    还有做饭馆的最发愁的就是每天后厨的脏水往哪里排,这条排水渠一定要做得好才显干净,要不然天气稍微热一点,不说客人万一看见不好,就是周围做生意的邻居都是要有意见的。

    有这些事要忙,裴元和谢九九甚至都没工夫去担心会试结果。直到张榜前一天沈霁拉住又要出门的裴元,“明天就要张榜了,你今儿在家陪我喝一杯行不行。”

    第99章 第99章我一定能考上

    “憋不住了?”

    “真憋不住了。”

    赶考前,没个考生都知大理明大义,一说便是尽力而为无愧于心,能不能考上全凭天意,哪有那么多考一次就能中进士的好事。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谚语世世代代传了这么多年是有道理的,或者说一考即中才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人就得三年三年又三年地这么苦熬下去,才有可能求得一个结果。

    但想是这么想,等真到了要放榜出结果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不怕。

    尤其沈霁这一次考完之后,状态一直就不大对劲。裴元主动问过他一次,他当时摇摇头什么都不肯说,只一再催促裴元赶紧跟谢九九出门,别耽误了开饭馆的事。

    沈霁不想说,裴元自然就不问。直到明天就要张榜出成绩了,沈大相公才因为心里实在憋得受不住,必须找裴元说一说才行。

    二月二十七,已然立春了,但早晚依旧冷得很。就算是白日出了太阳,也被不知从哪里吹来的黄沙遮蔽了的大半。

    ‘风霾蔽日’这四个字,除了关杰他们,家中所有人都是来了京城以后才明白这四个字到底是个什么景象。

    两人在书房对坐,半开着的窗户上都蒙着纱帐,要不然风一吹就能吃一嘴巴黄沙,简直没地儿说理去。

    “昨晚上隐约听见东厢那边孩子哭,早上想去问问怎么回事,几个孩子又都被关老夫人接去府里玩儿了。”

    “没什么大事,就是太干了阿满又留鼻血了。”

    沈霁考完之后兴致一直不高,连于氏都从西厢房那边搬到对面,带着阿满和沈清蘅两个孩子住。沈凤岐更是躲到前院谢有粮屋子里去了,就怕撞着他爹不高兴的时候找他的茬儿。

    “京城这天气是邪乎,明明之前那么大的雪,怎么这一开春这么干,咱们大人忍一忍也算了,几个孩子是真受委屈了。”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家里天天都炖了梨膏,茶水也都换成了麦冬茶。前两天曹勇和高义还出去弄了一大筐子的窖藏的鲜果回来,干又能干到哪里去。”

    阿满流鼻血,那是昨晚上谢九九做得黄焖羊肉锅子辣子放多了,现在的天晚上还是冷,晚饭准备个羊肉锅子一吃,整个夜里身上都是热乎的。

    偏阿满是个火体又嘴馋,她春姨给她舀了满满一碗羊肉加胡萝卜还不够,吃完了还要。又给她夹了半碗粉皮和一筷子青菘菜,又吃完了。

    这下不要了,知道再要她娘也不会肯给了,就赖在裴元身旁非要坐到她爹腿上,不管裴元吃什么都要问一句:“爹,这个好吃不。爹,这个我给你尝尝味吧。”

    稀里糊涂的,裴元就偷着又给女儿喂了不少菜肉。等晚上吃撑了又上火流鼻血,回头自己就挨了谢九九的呲。今天一早关杰回了一趟关府,没多会儿老太太就把三个孩子一起接走了。

    现在谢九九已经很放心隔三差五把阿满送去关令仪那边住几天,毕竟关府的规矩大,而阿满那个性子谢九九和裴元一点儿都不怕她在关家被约束得狠了,反而她就是欠那么点管束!

    沈霁是裴元能带着去关家,又想方设法拐着弯去严学士府的挚友。

    当年裴元还在青松书院读书没有过继的那几年,也只有沈霁能被他带回小院,让关令仪做一顿饺子,两个半大小伙子吃得恨不得撑着墙才能往外走。

    沈凤岐和沈清蘅对关令仪来说就是自家的子侄,他们去关家那就是去亲戚家,自然也没有什么去不得的道理。

    孩子有孩子们的去处,不管在家还是出门还是去关府,都用不着沈霁旁敲侧击的这么说。

    裴元端起茶壶给沈霁把麦冬茶倒满,“有什么话你直说,别拐弯抹角的往孩子身上扯,几个孩子适应得都很好。”

    “我能说什么,还不是留在京城的事。”

    之前于氏是一直没想过要带着孩子跟着沈霁来京城的,后来临时改了主意,光是收拾行李包袱家中就忙了个天翻地覆,更不要说家中爹娘对此一点准备都没有。

    在他们心里,儿子考完试是要回去的。即便眼下不回去,家中还有儿媳和孙儿,一年三年、五年十年总归是要回去的。

    但眼下儿子是带着媳妇孙子一起走了,沈家父母当下为了儿子赶考自是说不得什么,但事后或许是舍不得或许是害怕儿子一去不回,从岳州寄来京城的家信这几个月就从没断过。

    前面几封信还多是问我们在京城过得怎么样,适不适应、手里缺不缺银子。等过完年寄来的这几封,说的便都是家中母亲病了,弟弟妹妹年轻不懂事,家中没个主心骨也没个掌家的娘子这类的话。”

    “所以你就分心了

    ,在考场里也想着这些不知所谓的杂事乱了章法?”

    听着沈霁的话裴元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当了这么多年的朋友他还能听不出沈霁的弦外之音。字字句句说的都是家事,其实说的还是考试。

    “没有!”沈霁一听这话连连摇头,“真没有!”

    “入了贡院便犹如上了战场,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从不敢懈怠,哪里敢拿这个开玩笑。”沈霁生怕裴元不信,又提着嗓子解释了几句。

    裴元探过大半个身子凑近了沈霁,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好一会儿,确定这厮没跟自己说话才重新坐回椅子里,“那你到底什么意思,别叫我猜,我越猜越没个好话。”

    “我觉得我这次怕是考不上,便是考上了名次应当也不会太靠前。”

    这话说出来裴元倒是相信,天下才子如过江之鲫,沈霁在其中能争个中上都已然不易,点上了进士排名靠后这对他来说,亦是很正常的事。

    “那又怎样?考不上难道回家不考了。这一路来京城是什么滋味你自己也尝过,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都是轻的,你比我在外面的交际多,该比我听说得更多,光是今年潭州的举人就有两个病死在路上了。”

    且不说路上多艰难险阻,又要花费多少银子。只说来回耗费的时间,这事就想都不该想。

    “大丈夫志在四方,你我能托着妻儿远行,却绝没有往回走的道理。你若中了进士为官四方,到那时难道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