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90-100(第1/15页)
第91章 第91章真正的云泥之别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补什么,裴元最缺的就是个足够清高贵重的出身,关如璋才会这般谋划。
进翰林院入严学士门下,等日后攒够了资历,等到哪日外面的人再也不会计较裴元外室子的身份,关如璋的谋划也就算成了。
但这样的谋划还不等裴元表示接受不接受,一旁一直坐着没出声的关宁业先不乐意了。
极其故意地冲着关如璋的方向满是不忿地哼了一声,“父亲,等表弟真成了进士,他可先是皇上的臣子,后才能是旁人的学生。您别自作主张,反而耽误了表弟的前程。”
这话说得太露骨,气得关如璋美髯直哆嗦。还是严学士抬手往下压了两下,才没让关如璋当着他和裴元的面教训儿子。
关宁业对严府极熟,从仪门进来直到书房,那姿态那步履都跟在自己家里没什么两样。
直到进了书房见了须发皆白的严学士,这个人前威风凛凛的关家二爷,才收敛了在北镇抚司养出来的那一身桀骜气。
老老实实以学生的身份,整了整衣冠双膝跪地,双手交叠置于地面,额头紧紧贴服手背,给严学士行了磕头的大礼。
或许是顾着关如璋也在,又或者是没打算真的让关宁业在裴元跟前失了脸面,严学士脸上的神情虽不悦,却也没有再故意为难关宁业,只不过把人晾在一旁,随他坐在角落不看他罢了。
直到裴元把文章写好,不算老的老狐狸和正经八百的老狐狸互相一对视,才把话头转到了关宁业头上。
“那年你到府上来,跟我说来年不打算参加会试,也是这个时候。那天的天气比今天更差些,老夫记得还下了雪。”
这话说得裴元没忍住往关宁业身上看了一眼,严学士是他的授业恩师,敢亲自上门跟老师在会考前夕说自己不考了,这人的胆子着实不小。
怪不得他能掌着昭狱,毕竟带入一下自己,要自己去跟崔鹤儒说自己不考会试了,裴元还真就不敢。他都生怕老头儿被自己气得一口气儿上不来,就这么过去了。
“回先生的话,那天下着大雪。”
那天关宁业是匆匆而至,下午时分雪下得大了天色都显得格外昏沉。书房里除了严学士还有几个来年也要会试的举子,见关宁业来严学士原本还板着的脸一下子就笑开了。
关宁业不光在读书上有天赋,君子六艺也无一不精,妥妥一个少年得志鲜衣怒马的世家儿郎。严学士极喜欢这个学生,有时待他比对自家的子侄还要亲昵。
关宁业从小不服关如璋的管教,总觉得他爹太圆滑,做官太没有文人的风骨。严学士嫌家中子侄在自己跟前就如同老鼠见了猫,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
就连严学士的夫人都说,也不知道这爷俩为何这般投契。再难的事两人在书房里嘀咕过,自家这出了名脾气又臭又硬的老爷,脸上就能显了笑模样。
谁知那天关宁业来府上,是跟严学士说他来年不考会试了,问他什么原因也不说。原以为是出了什么事逞一时之气,谁曾想等过完年,这混蛋玩意儿就进了锦衣卫。
众人这才知晓,圣人亲自派身边内宦给京城各大世家摸了底,挑选出一批世家子入了锦衣卫和禁军当中,明面上这是抬举世家清流,实际上这何尝不是拿捏住了各家的把柄。
这一批世家子里庶出或是旁支居多,像关宁业这种本枝嫡子就那么几个。他是其中最显眼最出色的那一个,人人都没想到关家大房的老二,会选择这条路。
“那日之后,我不愿见你,你父亲多次问你为何要入锦衣卫你也从不说实话。今天你父亲带着裴远舟过来,我既然让你进门,便还是想听你自己说清楚,当年到底为什么选了这条路。”
“关镇抚使,今日你若说实话,咱们爷俩也不枉师生一场。你若还不说实话,从今往后便再不用登我的门了。”
严学士面上威严,其实话语里已经软得不行了。听听这话说得,只要关宁业说句实话,爷俩往后就还是好爷俩。以前他妄自决定断了科举路的事,人家都不追究了。
裴元看看还没说话就先一脸委屈的表哥,再想想严府门外大冷的天还等在外边的举子,这人比人啊就是能气死人。
不过或许是真的怕严学士动真格的再不叫他进门,一向天王老子都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关宁业终于在自己的授业恩师跟前服了软。
原来当年关宁业被皇帝身边的内宦找上的时候,正好是关如璋在官场上最如履薄冰的时候。
当时关如璋刚刚升迁至工部侍郎,工部尚书金大人既是上官又是姻亲,在外人看来正是风光得意的好时候,其实私底下正经是两难得很。
金老大人不得圣上的心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先太子的人。
如今的圣上虽是先帝和当时的皇后所生的嫡子,但他不占长。
他头上还有两个嫡出的兄弟,一个是当时的太子,一个是当时的齐王。金老大人曾在先太子的詹事府做了十年的属官,后来太子病死,金老大人这才脱离了太子党的身份。
先太子死后,当今圣上被册立为太子。又跟亲弟弟齐王为了皇位斗了个天翻地覆,只差没把狗脑子给打出来,关家也正是那个时候被牵连贬谪的。
后来的事自然是成王败寇
,关家因为关家老爷子跟圣上有情分,这些年一直被优待。
金老大人虽是先太子的人,但现在的皇帝因为跟齐王斗得撕破了脸,反而对先太子一直在面子上是尊着的。
因为只有这样,皇上才能让天下人看清楚,是齐王狼子野心是齐王觊觎皇位。而他自己是名正言顺顺位继承,先太子死了就该是他做太子。
如此一来,即便圣上并不喜欢先太子一党的大臣,明面上还得演一出君臣相得的戏码。关如璋这个跟圣上有交情跟金家是姻亲的,可不就成了夹在中间受夹板气的那一个。
关如璋是京城出了名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谁都知道关家大爷跟老关大人不一样,关家的八个心眼全长他身上了。
可越是这样,当时的圣上就越是琢磨,关如璋你到底是跟朕一条心还是跟先太子一脉是一条心。
“当初圣上身边的王公公找到我,问我想不想做真正的天子近臣。又问关家,是不是还似当年一般跟皇上一条心。若是一条心,又为何要把大哥送出京去任上为官。”
“父亲送大哥走,本是为了让圣上放心,金家的女婿都不在京城了,大嫂又没跟着大哥去任上,咱们家跟金家还能怎么亲近。”
可这些动作看在皇帝眼中,反而成了一种欲盖弥彰。关家在党争和站位上吃过大亏,关如璋的八面玲珑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保。
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父亲在工部,再圆滑也守得住本心,二叔从翰林院到詹事府,看着是太子的人了,可到底清贵慎独了些。”
“大哥在任上,更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这些年不说有什么大功劳,却也宵衣旰食对得起一方百姓。这样的关家太干净了。”
最后四个字,关宁业说得很轻,轻得宛如喃喃自语。他明白皇上挑中自己,是在给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