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活日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80-90(第7/15页)

去拜见翰林院的严学士和吴大人。”

    在关如璋的设想里,不管明年春闱裴元考得如何,只要得中进士就必定要入翰林院。先在翰林院里待上三年,之后家里会尽全力让他留在京城为官。

    “你跟你表兄不一样,他们出生没多久就跟着府里回了京城,没吃过亏不知道给老百姓当官到底有多难。朝廷历来又一直都有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说法,故而放他去任上历练。”

    而裴元从小就在容县长大,前几年又已经在县衙里帮着做了许多文书类的事情。不管是人情往来还是民生经济,他心里多少有个底儿,不是那等从小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的人。

    他跟正经的关家少爷之间所缺的,就是个正经八百的好出身。

    出身得靠履历来弥补,关如璋给外甥谋划的路子便是先入翰林院拜名师,最好是在翰林院把资历熬足,在圣上和东宫跟前都挂了号,再出去外任历练。

    去的地方偏远一些也无妨,等攒够了资历到时候再回京城,那路子就宽敞了。

    关如璋的安排绝对算得上用心,便是裴元一时间也挑不出个不好来。只有一旁的关宁业没忍住轻轻嗤笑了一声,随即又不说话了。

    而另一边的关如琅一听要去严学士府上,当即就摇摇头,一副‘我才不去触这个霉头’的样子。

    “严学士那边要去大哥你去,我不带着元哥儿去找不痛快。前些日子二郎带着冬至礼上门,人家连面都没见,何苦再让元哥儿去受这个气。”

    “那是这个孽障不争气,如何又能怪严学士不见。当年若是他能好好在国子监读书,如今……”

    “罢罢罢,好好的日子又说这个做什么。父亲若是要当着表弟的面数落我,干脆我今儿就回衙门里住,您眼不见我,我也跟着心不烦。”

    书房里除了裴元和关如璋、关如琅,还有大房的老二,关如璋的二儿子关宁业也在。

    他比裴元大六岁,过完年就正经是而立之年的人了。

    那年裴元送关令仪回来只听说有关家有个不愿意正经考功名,反而半路出家去习武还入了锦衣卫的二表哥。

    当时关宁业不在京城,听说是锦衣卫有什么公务出京去了。这次见到了,才明白为何当时关如璋只要一提到自己这个二儿子就没个好气。

    关宁业长得标致,或许是近年来一直习武,身板子要比裴元更壮实些。猿背蜂腰眉目俊朗,平日进出又都穿着锦衣卫才着的曳撒麒麟服,着实是个俊俏儿郎。

    但他说话未免太气人了些,明知道要过年了,明知道老太太舍不得孙子,还非要拿这事来戳关如璋的肺管子,这不是找挨骂是什么。

    “好好一个人,非要入什么锦衣卫。咱们关家的门风都叫你个孽障带累了,严学士当年待你如子侄,你倒好,一言不发就弃了科举,人家把你关在门外怎么了,你还不服气了!”

    “我没不服啊,人家不让我进,我不就老实在外头等着了,等到天黑才回来难道还不成,非得我跪着求人家让我进门,那样就好看了?!”

    越是知道不该吵,父子两个就越是争执得厉害。好在裴元也算见过世面的人,以前在府学的时候自己为了文章跟章世铮吵得天翻地覆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他看得出来关宁业和关如璋这父子两个之间虽吵得凶,但绝不可能闹翻。

    他也如同坐在一旁看戏的关如琅一样,就这么稳稳当当的看着他们吵。

    等两人吵完了,又续上之前说到一半的事情,商量过年前裴元到底先去哪位大人府上拜见才好,仿佛之前的争吵从未有过。

    前院书房里男人们凑在一堆,好不好说的都是前程。后院颐寿堂中女人们聚在一起,说的都是男人和家中事务。

    屋里除了冯氏和杨氏这两个长辈,还有冯氏的两个儿媳妇。

    大奶奶金氏是个气质极好容貌平平的女子,看上去有个三十大几的岁数,身边还坐着个十来岁的姑娘,张口唤她做母亲。

    二奶奶小冯氏五官明艳大气,动作之间颇有一番风流韵态。来之前裴元就跟谢九九说过,这个小冯氏是冯氏的侄女,也是岭南冯家嫡出的姑娘。

    当年冯氏嫁给关如璋,是两家各有倚仗各取所需。后来小冯氏嫁给关宁业,则是冯家以当年在岭南助关家站稳脚跟的恩,跟关家联姻成了更加亲近的姻亲。

    冯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孙女坐在对面,自己这一边坐在关令仪另一侧的则是杨氏,和一个长得虎头虎脑七八岁上下的小男孩儿。

    谢九九记得他,那年关如琅去容县,喝醉了酒拉着关令仪嘀咕家里的事,说得最多的就是当时刚启蒙一年就气走了好几个先生的儿子:关继业。

    关如琅这几年一直在詹事府当官,翰林院侍讲的官职虽还兼着,但被圣上宣召进宫的时候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时候还是在东宫给太子讲学。

    太子五年前出阁参与政事,关如琅与其说是给太子讲学,倒不如说做的是太子的参谋。

    不过如今圣上正当壮年,即便太子的东宫稳如泰山,底下的文武百官也暂时起不了不该起的心思。

    这么一来关如琅这几年的心思起码有一大半都放在小儿子身上,顽劣不堪把老师气走了是不是?那就关大人自己上。

    书背不下来就读,十遍不成就读一百遍,一百遍还不行就二百、三百,总之背会了为止。字写得不好也是同样的法子,总之只要关继业书读得不好,他这个当爹的就跟他死磕。

    从小就聪慧过人的关大人觉得这世上不可能有真的读书不开窍的人,没开窍肯定是因为没用心,为了儿子读书的事,杨氏这个想来温言细语的二奶奶,都不知道跟关如琅吵过多少回了。

    今天关继业本来还得读书,压根没时间过来。还是老太太亲自发话,让身边的嬷嬷亲自去前院书房才把人接了来。

    论辈分谢九九算是他的表嫂,论年纪关继业也就比阿满大四岁。或许是真的不用读书就高兴得不得了,关继业见庞氏把阿满搂过去亲近,他也笑嘻嘻的凑过去,直围着阿满打转。

    “我娘说表哥表嫂是从南边一路过来的,你这么小小一团,难道也是跟着我表哥表嫂千里迢迢才到京城的?”

    “是啊,我们先坐船,又上了岸,之后又坐船又坐马车,坐到我都穿袄子了才到这里。”

    阿满说不清自己走了多远的路,她只记得自己坐船又坐马车的,“京城跟我家不一样,我家冬天没这么冷也不会下这么大的雪,你们这里太冷了,不好玩儿。”

    “可、可……”关继业没想到阿满会这么说,一下子就着急了,“可下雪也好玩儿的,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这几天我两个侄儿病了,不敢让他们出门,等他们病好了,我们带你出去滑冰。”

    关继业读书虽不行,说起玩儿来那可是一套一套的。他外祖杨家祖上是侯爵,虽传到杨氏父亲这一辈儿爵位到头了,但府里的大小还保留着世家底蕴。

    每次关如琅压着儿子读书读得太狠了,杨氏就差人去娘家,让娘家母亲派人来把儿子接走,去外祖家松快几日。

    但外祖家再好,也不如自己家好。都要过年了,关继业不想去外祖家里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