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60-70(第5/16页)
容县最出色的姑娘除了九九再没别人,现在一看,再等过些年,这最出色的姑娘怕是又要出在你们谢家了。”
说话的是田婆子,就是当年那个替谢九九和裴元保媒拉纤的媒婆。
正因为替两人保了这么一桩满县城都闻名的媒,多少有女儿待嫁的人家都专门去找田婆子,张嘴就是想要替自己女儿也找个像裴元这样的女婿,还说什么他家不要入赘,难道这还找不到吗。
田婆子被那话给气得哟,鼻子都要歪了。小三元那是那么好找的,人家不是小三元之前,你们不还背后嘀咕他是个没爹的野崽子来着。
现在又想要这么个女婿了?晚啦!
不过不管怎么说,田婆子这几年的名气大生意也好,一年四季天天都能见着她坐在滑竿上到处去,用她的话那便是这钱赚得不易,她那一双小脚都磨破几层皮了。
“这话可别当着这小祖宗的面说,她听得懂呢,你今天夸她,明天她就敢闯更大的祸,她娘又得打她。”
谢明婉是阿满的大名,光是明婉这个名字裴秀才公就琢磨了小半年,从女儿还在谢九九肚子里琢磨到谢九九出月子,他还没想好。一家子就只能唤奶团子阿满这个乳名。
直到都要过年了,黄娟要给孙女包压岁的红封,红封外面的要写上大名,谢九九也要往京城关令仪那边寄信,才死活催着裴元从他那列了一大堆的名字里挑出一个来。
不过全家早都叫阿满叫习惯了,这个大名反而在家里很少用,只有外人说起的时候才唤她婉姐儿。
刚开始阿满分不清,她只知道自己是阿满不知道明婉、婉姐儿是谁。还是后来才慢慢习惯了阿满是自己,婉姐儿也是自己这件事。
现在听田婆子夸她,小小一个鬼灵精还知道靠在她阿奶身上装出一副文文静静的样子,还学着沈清蘅的,冲田婆子抿着嘴笑,这叫笑不露齿,于姨和沈家姐姐都跟自己说过。
“阿奶,我娘呢。”田婆子提起谢九九,阿满才发现她娘没在家。
“你娘去饭庄里了,等会儿就回来。”黄娟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示意田婆子继续说,谁知刚起了个话头还没表明来意的人,却下意识的往谢阿满身上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
“大娘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家里来了客人,找我娘的,我正好出来躲个清净。”
谢九九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有个喝得半醉的汉子扯着嗓子问跑堂的他点的丝瓜炒鸡蛋怎么还没上。那一嗓子喊得还守着炸货档口的韩婶子手一抖,炸地刚刚好的葱油饼吧嗒一下又给掉回油锅里去。
等韩婶子再把葱油饼夹上来,原本应该是淡黄色外壳酥脆内里软糯的饼子变得有些焦黄。韩婶子回头看了一眼,朝今年新招的两个小跑堂招招手,把饼子分给他俩吃。
十五六的小郎,正是吃得多饿得快的时候,刚从油锅里炸出来的葱油饼吹都不吹一下就往嘴里塞,烫得斯哈斯哈的也不吐,三两下吃完只留满嘴的油香,又心满意足的转身去干活。
谢九九看着热热闹闹的云客来,心里没什么多余的情绪。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田婆子刚到,她清楚她今天过来是为了什么。
第64章 第64章大姑子?小媳妇!
被田婆子看了一眼的阿满,被江妈妈带着去前院洗澡洗头发去了。在码头沾染回来的鱼腥味现在不洗干净,等干了就更难洗了。
“江妈妈,那个老婆婆来我家是做什么,她说什么秘密为什么不能让我听。”
小孩儿不傻,非但不傻还格外敏感。她看出来那个老婆婆就是因为自己在才停下来不说话的,谢阿满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在自己家里背着自己说话,所以她现在多少有些不高兴。
“因为那个阿婆要跟太太说的事情小孩子听了不好。”
“什么事情我听了会不好。”
裴元从来不拘束阿满进前院的书房,只要不把她爹的书烧了撕了,阿满乐意在书房里睡上一整天也没关系。
谢九九和裴元说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不会避着孩子,孩子是他们两人之间最紧密最牢固的联系。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或许有一天夫妻也会走向疏离,但只要还有孩子在,两人之间的联系就断不了。所以除了某些只能他们两个人出力的事,旁的没有什么谢阿满不能知道。
谢阿满没有被爹娘瞒着过,这会儿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江妈妈又怎么好跟个孩子说这些,只能随手拿过一块干布巾叠了只布老鼠给阿满玩儿,勉强支吾过去。
“黄娘子上次托我去打听的事,我给打听好了。您瞧瞧这两家的小娘子怎么样,不是我自夸,这样四角俱全的好人家,如今也就我手里还有,别人想找都找不着。”
很多人家找上媒婆都不会大张旗鼓,甚至有许多都是藏着掖着。田婆子手里就有好些托她私底下细细寻摸的人家,这会子更是像献宝一样把一个巴掌大的小册子拿出来,递给黄娟。
册子上写的是两名女子的粗略家世和生辰年份,再仔细的生辰日子就没有了。这得等两家说定了,才能拿出来去合八字。
后面还有一副请人代画的小像,看不出高矮胖瘦,唯一能区分的就只有第一个女子脸圆眼睛大些,后一个是个容长脸凤目上扬,看上去纤弱些。
“前面这个是张百户家的小女儿,你知道的前些年张百户得了这个小闺女
,可是摆了三天三夜流水席的。”
容县有码头,码头通过湖泽连接南北和运河,所以县城除了巡检司还有个百户所。张百户就是驻守在容县的卫所最高武武职,正六品的武职,比知县还要高一品。
“咱们县这些年太平,光是守着码头一年到头油水都不少,卫所里还有自己的田,要说日子好过,那是再没有比他们好过的。”
可正是因为太太平了,卫所里的那些个兵丁一个个都松懈得很。
百户的武职可以世袭,张百户的曾祖就是百户,他爷爷他爹都是,以后他儿子也会是张百户。有这么个底子在,张百户三个儿子没一个有出息的。
武职按惯例该由家中长子继承,但张百户的长子从小体弱,外人打眼一瞧就是个文弱的读书人,从小到大就没摸过枪杆子。
卫所再懈怠,这么一个人做百户也是不成的,底下的军户不会服气。
到了要成家的年纪,张百户给长子找了隔壁县里的县丞家的二小姐做儿媳妇,成亲之后又想法子把长子塞进卫所里做了个专门负责账房的吏目。
老二倒是个从小身板壮实的,从五岁起就被张百户带在身边摔摔打打练就一副勇武的好身板,人人都知道张家二爷就是日后新的张百户。
还有个老三,在他家姑娘没出生之前他就是老幺,从小娇生惯养的吃不得一点苦头,大了听说常流连烟花之地不说,还喜欢票戏。
在外面捧戏子,到了家里还养了两个小戏子。早好几年就被张百户赶去乡下的祖宅里独自住着,眼不见心不烦,老搁在跟前他看着头疼。
“三个儿子养成这样,要说张百户那心里也老不是滋味。到了这个姑娘这儿,张百户喜欢得不得了,但从小就给她请了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