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后: 3、藏拙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后》 3、藏拙(第1/3页)

    戌时三刻,外头天色已暗。

    虞明月还没抄完书。

    嫌座椅两旁的戳灯不够亮堂,咬金又给添了盏无影灯,摆在栅足书案前头。

    “姑娘也真是的,让奴婢抄最后两遍得了,非得要自个儿来。”

    漱玉在一旁忙着煮茶,闻言笑起来:“就你那鬼画符,徐嬷嬷瞧见还不得一眼分辨出来,快别给姑娘添乱了。”

    明月弯唇誊写完最后一句,终于落笔,靠着圈椅伸了个懒腰。

    “漱玉说的没错,今日瞧着,徐嬷嬷的确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不过,她做事秉持公正,也并非祖母可以随意左右。于我们而言是件好事。”

    两个丫头齐齐点头。

    漱玉笑道:“今儿后晌,二爷从书塾回来,顺路买了姑娘爱吃的那家炒货。奴婢刚煮了茶,姑娘尝尝?”

    这炒货也称玉石炒货。

    因着谷物炒制后,模样晶莹玉润而得名。

    整座建康城内,每日卖得最抢手的,便是崔婆婆家的旋炒银杏、糖炒板栗和鸡头米。

    虞明月抄书许久,还真觉着肚子有些饿了。索性接过一碗热腾腾的茶汤,配着香气扑鼻的炒货享用起来。

    一时间,屋中只闻栗子壳清脆的开裂声。

    吃了半晌,明月才鼓着腮帮子想起来问:“二哥哥回来了?”

    “是。今儿二爷三爷旬休,都得了贺家书塾里的赞赏。先生还特意夸咱们二爷学问好,能博通经籍,行文又鞭辟入里、自然朴实,是个入仕的好苗子呢。”

    明月挑挑眉梢,搁下炒货:“这话听谁说的?”

    “三爷身边的书童春生喝了两杯,在下人院里吹嘘三爷才高,写文章金呀玉呀的,还贬低咱二爷。二爷的书童木秀就不乐意了,将先生夸两位爷的原话都传遍了……四太太院里也是知道的。”

    虞明月闻言扶额。

    三哥哥虞明璋,就是那位四房最会读书的孙辈。他打小就被祖母和四叔母寄予厚望,抓周宴上抱了支文昌笔,被祖母翻来覆去夸耀十余年。

    反观她二哥虞明澈,那真是祖母不疼叔伯不爱。

    虞家到她们这一辈,孙子取名都是从明从玉,孙女则是从明从水。

    她跟二哥却不同。

    二哥从了姑娘的字辈,唤明澈;她则只从一个明字。

    明月无奈笑道:“二哥哥这番抢了风头,恐怕要遭人嫌了。”

    咬金撇嘴:“得先生夸赞,是咱们二爷的本事。再说了,若非四房非要踩咱们一脚,依木秀那老实性子,也不会去出风头的。”

    这话倒是在理。

    不过明月隐隐担忧着旁的事情。

    他们三房在原著中笔墨不多,到中期出场就很少了。

    关于二哥哥的剧情,似乎是停驻在了春闱前的某次游学,自此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虞明月担心正是这些细微的“出风头”之处,给二哥哥带来了危险。

    两个丫头未察觉主子出神,还在说着外头的新鲜事。

    “姑娘还不知道呢,今日徐嬷嬷罚了咱们抄书,太太老爷都没说什么,二太太那里倒是吵嚷摔砸一下午。”咬金一边说,一边剥开栗子递到明月盘中,“说到底,二姑娘也只是沉浸在话本子里头,没回过神失了礼数,这才挨两句训斥。竟被二太太扯着头发跪在院内,好一通打骂。”

    虞明月诧异:“小事情而已,怎么还动手了?”

    “要我说,就是故意拿二姑娘撒气罢。听说二老爷又想纳一房妾,夫妻俩为此闹得厉害。二太太今日还说什么,生个姑娘当真就是不比小爷争气。”

    明月不由叹息一声。

    如二伯母这样婚嫁不幸,便只好将过往错失全赖于生男生女的女子,这世上还少吗?

    便是新时代,也并非稀罕事。

    *

    四太太这头,压根儿就没将虞明澈放在眼里。

    不过是三房的儿子,没资格争家产抢大头。听书童说完来龙去脉,她摇着团扇酸了两句,便使唤丫头们为璋哥儿盛汤布菜,量体裁衣。

    虞明璋天资聪颖,是小辈里头读书最有天赋的一个。

    老太太将他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常说若老太爷还在,必然要将璋哥儿带在身边亲自教养。

    四太太每每被这些夸赞迷昏了头,喜不自胜。

    她只盼着儿子早日取得功名,拜相封侯,若再为她挣个诰命便更妙了。到时候,在阖族两姓都能挺直腰杆,硬气起来。

    这会子,条桌上一应摆满各式各样的花素罗和苏州缎。

    四太太挑花了眼,笑呵呵往儿子身上比对着花色。

    明璋却有些不耐烦。退后一步,草草揖手:“程氏书塾有自己的规矩,先生也说,读书进取要一心、用心,不可耽于外物。这些罗缎太过华贵,母亲莫要添乱了。”

    十四岁的少年人,正是恃才傲物,自命不凡的年纪。

    因而这番话说得又冲又傲,叫四太太听着甚是刺耳。

    怎么儿子跟娘生分,反倒听个书塾先生的?

    她不由冒起一股无名火:“程家不过多认识两个读书人,鼓捣出个家塾罢了,竟还敢给太傅府立规矩了?待我禀了老太太,程氏这个做长媳的免不得受一番斥责。”

    明璋蹙眉,不满道:“母亲又在闹什么?儿子还要在程家读几年书,怎好撕破脸。”

    “怕什么,有你祖母撑腰,程氏翻不出天去。当日若非老太太下令,程氏如何愿意咱们入她家家塾,压了那不学无术的虞明瑾一头呢!”

    提起大房家的纨绔子,四太太气又顺了一些,眼角眉梢尽是讥诮:“说来,瑾哥儿也真是‘争气’,多亏他前些日子在程家家塾闹事,打伤薛尚书幼子,才叫程老爷子动了怒,令他归家反省。算算日子,这关在家里也有大半月了?”

    虞明璋一贯只会读死书,人情世故却是不通,压根儿听不懂四房与大房内里的龃龉。

    他摇头解释:“此事并非大哥哥胡闹。薛尚书之子冥顽荒唐,在书塾戏弄了大哥哥院里来送吃食的丫头,这才被打了。”

    四太太哪里听得进去,拉着儿子坐在自个儿身侧。

    “好了好了,管他是非黑白,还不都一个德性。我儿今日旬休,便好好陪母亲说说话。咱们家一身荣辱皆系于你,难道母亲还能害你不成吗?”

    *

    姑娘们接连被调教几日,早已累得够呛。

    谁能想到,徐嬷嬷此番前来,不止是教导她们入宫的仪态礼节,连着针黹女红、琴棋书画等,都得一一瞧了考核过。

    明月的心思从不在这些上头,可没少挨训斥;

    明泽呢,不显山不露水,惹得徐嬷嬷频频叹息;

    两相对比下,明汐认真上进,女红技艺一流,花鸟图也还不错,倒是叫人改观不少。

    徐嬷嬷到底不死心,午后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