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戚再次伟大: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让外戚再次伟大》 70-80(第3/23页)

   “记一下这里的大致位置。”梁道玄在路过白衷行时轻声提醒他,“待我们抵达后,徐大人多半会让人找回此地掩埋腐肉。”

    这是为了防止水灾后的疫病。

    白衷行对梁道玄一路无有不从,点头道谢。

    接下来的路,各人倦意全无。

    到处可见水淹泡过的痕迹,也有不知是人是兽的残肢散落成为腐坏的肉块。如果没有令人不适的腐臭味道,周遭弥漫的也是洪水特有的土腥气息,有一两个年轻的南衙禁军不大受得住,想要呕吐,却担心上峰责怪,只能苍白着脸,硬生生忍住。

    在青宕城南门隐约出现在盘山道的视野里时,灾民的身影也渐渐显现。

    连徐照白也未曾料到会有这样多的灾民聚集此处。

    这和之前所奏大有差池。

    峨州报上来受灾情影响的百姓是三万人,这三万里有一部分是家乡遭淹没流离失所,也有受洪水围困来不及走脱之老幼,整座青宕城当时都围在水中且西北城墙垮塌,导致百姓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周遭乡民也不能幸免。后续的奏报有写明,积聚在青宕城周边的本县流民大约有一千余人,这是正常的数字,其余大部分灾民应该还在各县本地地势较高的地方——尤其是受灾严重的几处,道路断绝,哪这么轻易走到青宕?

    且经过初步处置和粮食的调拨,灾民情况应不至此。

    可他们所见,是绵延的草棚,棚内皆是衣不蔽体的灾民,哭声隐隐,复又哀叹,有本地县府的衙差似在清点人数,数量还不算少,隔几个棚子,便有三五官差穿梭在半数躺倒的人群当中。

    而这些灾民,一直到青宕城的城墙下,挤挤挨挨,几乎有两三千人。

    这大大超过了徐照白和梁道玄的预期与之前的上报。

    他们刚一下马,立刻有人围上,但不是灾民,而是官差与小吏。

    “参加御史大人。”

    作为御史,徐照白一身紫色高品大员的官袍已说明身份。不久,远处城门内就有穿着青绿二色官袍的官员小步快跑出来,约十二三人,齐齐拜道:“峨州州府衙门诸官吏,请圣躬安。”

    这是最标准同御史开腔问候的官话,御史代表皇帝,先问圣安,可见到底是州府的衙门有些见识和讲究礼数,要比路途所经的几处县乡好上许多。

    但此时此刻,也没人有心情计较这个,徐照白回道:“圣躬安。”

    峨州众官又道:“参加御史大人。”

    徐照白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却不多做客套:“峨州府知州朱善同上前。”

    站在最前头的绿袍官吏立刻再行一礼,他约和徐照白差不多年纪,长相周正面庞偏阔,一双浓眉下是蓄满愁苦的眼睛:“下官朱善同听令。”

    “为什么报上来的灾民数量和实际相差?赈济的粮食可有短缺?是否有灾民因饥饿而亡?”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梁道玄做这个御史,他也会这样问。

    朱善同立即大声秉明:“这两日官道上洪水退去,道路通后,陆续有周边灾民朝此处聚集,衙门已添设芦棚,加派人手与粮食,眼下只是缺些药材和大夫,无有饥饿灾民。”

    放眼望去,灾民大多半趟半卧,看得出确实疲敝难当,但无有人呈现饥饿中人才有的形貌,只是看得出有人确实在病中,不住呻吟,或有人外伤只是简单包扎,家人在一旁看顾落泪。

    朱善同所言非虚,但梁道玄却觉得有些怪异,一时是哪里,他也不能说得上来。

    “道路既已通,度云军治监调派的人马可到了?”徐照白目光逡巡后,又问。

    “传回的消息是已到上谷县,正在帮忙收拢尸首,填埋。”朱善同回道。

    两个重要问题都已问完,剩下的安排调度就要由徐照白经手,在这里没有办法办公,他也不点头,也不多做评价,径直朝城门走去。

    这让梁道玄觉得学到了一些莫名的处置之法。

    看着无论是本地官吏还是其余同行之人,都随着徐照白朝城门走去,思索之际,他打算如法炮制,问问灾民现下安置情况如何,是否有或缺之处,再跟上众人也来得及。

    谁知人才斜着走出两步,忽得前面多出一条伸出来阻挡的手臂。

    “这位大人,请赶快跟上,我们知州有令,要立即传各县官吏在州府衙门报知此次灾情,您晚一步,我们没法交待。”

    那人也是一绿袍官吏,应隶属于州府,年纪似有六十余岁,瘦且矮短,说话客客气气,面带笑容,却也阻拦了梁道玄的探听准备。

    奇怪的是,这样一来,梁道玄反倒笑了。

    他总算知道方才心中一直深觉古怪之处在哪。

    “这位大人,那咱们也快些走吧。”他笑着做了个请的动作,而后从容迈开步子,跟上前方。

    第73章 登堂入室(一)

    峨州州府衙门内, 徐照白御史所领一行五人均已落座,州府衙门的官吏于下首陪立,唯有峨州知州朱善同在座位前略探欠半身,正向徐照白汇述峨州水患灾情现状。

    “青宕城地势高, 水来得快退得也快。现下城西北低洼的地方都已清理出来, 损失大多是牲畜, 因是凌汛,淤泥也不老少,还得等军治关的将士们从旁协助, 才有人手清理淤积。上谷县也建在山台地之间,虽被波及了好些百姓,但本地县令处置得当,伤亡少, 有些乡中牲畜都保了下来, 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唯有这西陶……”

    言及此处, 朱善同眉苦似黄连, 摇头不住,猛地起身,纳头便拜:“下官之罪,罄竹难书, 还请御史大人论处!”

    峨州官吏跟随他一起告拜:“下官有罪。”

    徐照白不动声色,温言请他起来继续说明情况,梁道玄坐在后一位,细想之余, 疑窦有增无减。

    上奏中,将峨州灾情形容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一至此地, 话语又变作治理得当。徐照白不会没有发现端倪。

    只是如果自己当这个御史,也要先稳住架势,对方发现言语不能动摇的人,才会更卖力气,露出关键破绽。

    这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打从出发起,梁道玄就准备好好向官场前辈进行一个寸步不离的观摩。

    “西陶县如何?朱知州你且漫道。”

    徐照白和煦地不像御史,倒像亲戚走访串门。

    朱善同被请着重新落座,重重叹息,这才开口:“西陶县夹在州府所在的桑垠县与上谷县当中,本事慈鹿江故道河谷,地势为峨州三县最低,现下县城已经全都淹没于波涛之中……前两日官道洪水略退后,我明日以舟楫浅尝而探,却只见桑垠与西陶交界地带,仍是汪洋泽国,这不知到底还有多少人困在其中。”

    “如此,粮食也过不去么?”徐照白总能言简意赅从关键问题着手。

    “周边几处还是能赈济到的,不过西陶能逃出来的人,都已经出来了,再往里,我们也没什么音讯,有的是上头上谷县传下来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也不敢贸然,正等待御史大人示下。”朱善同恭敬倍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