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万人迷重生了: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病弱万人迷重生了》 270-280(第11/14页)


    “若是将来真的出事,也请姑娘记住今日我的慷慨,莫将老朽供出来。”

    杏儿:“先生放心,这个秘密会烂在杏儿的肚子里。”

    送走郎中后,杏儿也没有多待,她想趁早回到府中,将一切都告知给公子,让公子早作打算。

    回到城内,杏儿也不敢直接回府,担心被吴妈妈他们撞见。

    于是找了一个过路的姑娘,将自己走的时候从母亲那边要来的一两银子给了街上卖花的姑娘,让她自称是平安的远房表妹,过来投奔平安的,让看门的进府通报,自己则是找了一个茶楼等着平安。

    待姑娘将平安叫出来,她再跟着平安回府,这样吴妈妈不敢直接对她下手。

    如此,她才能够顺利回到府中,将自己查到的一切转告给公子。

    姑娘按照她说的做了,自称是平安的表妹,让看门的门房去通报。

    不一会儿平安就出来了。

    平安有没有亲人在世他自己最清楚,门房通报他就知道这个表妹是假冒的,但他还是出来,想看看对方究竟想干什么。

    卖花的姑娘戏演得不错,连哭带拽地拉着他离开,“表哥,多年未见,家父家母找你找得好苦,快随我去见他们。”

    说着便拉着平安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门房的视线。

    舟多慈看向一旁的杏儿:“杏儿你看看,堂婶院子里的人是不是都在这里了。”

    杏儿逐一看过去,回道:“都在。”

    竟然老老实实地把人聚齐了,舟多慈有点意外,但这样最好。

    吴妈妈问:“公子,你让我把人聚在一起,是要做什么?”

    仆人从左到右站成了一排,一共八个人,五女三男。

    舟院从他们的跟前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其他人都等得心急。

    堂婶上前一步问:“慈儿,你这到底是要做什么,把我给看糊涂了。”

    舟多慈定身,回头对堂婶笑了一下,随即问:“婶婶的首饰是什么时间丢的?”

    堂婶:“前日。”

    舟多慈又问:“杏儿是什么时间回家的?”

    堂婶:“也是前日。”

    舟多慈随后看向堂婶院子里的人:“你们可有人看到杏儿前日进过婶婶的房间?”

    所有人都是摇头。

    吴妈妈一听这话,手里死死攥着帕子。

    舟多慈看向吴妈妈,眼神犀利:“吴妈妈,你在下定论的时候,可问过其他人?”

    吴妈妈理亏,默不作声。

    “也就是说你们任何人都没有证据,证明杏儿就是偷拿首饰的人,仅凭她前日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而婶婶的首饰恰好前日丢了,就妄下定论,说她是偷首饰的人。”

    一睁眼,看着眼前之人的装束,还有视线所及之处的装饰,整个人都愣住了。

    眼前是个穿着朴素的老头,头上插着木质的发簪,留着很长的胡须,手里拿着一根很长的银针。

    这是谁?这是哪?

    他的床边,一个瘦小的少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跪在地上手扶着床沿,见他醒了欣喜万分,“太好了,公子你终于醒了。”

    公子?哪来的公子?难不成他在喊自己?

    见他醒了,像是中医的老者将银针收了起来,和一旁的妇人说:“公子醒了,那便问题不大,待我诊脉后,开个方子,照方子抓药,好生养着痊愈指日可待。”

    舟多慈持续懵逼之中,他在说什么。

    还有这些人都是谁?自己这到底是在哪里?

    突然头部传来剧痛,有什么东西想要往他脑袋里钻,疼得舟多慈整个人都缩了起来。

    老者赶紧拉过舟多慈的手替他号脉,脉象虚浮,但没太大的问题,放下舟多慈的手后,他和妇人说:“公子落了水,着了凉,头痛倒也正常,待吃了药后好好调理,多补气血,很快就能痊愈。”

    此时舟多慈的脑子里非常乱,出现了非常多不属于他的记忆。

    记忆中的人和他有一样的面孔,也叫舟多慈,家境殷实,是方圆百里最有钱的富户。

    “阿慈。”

    舟微漪似乎思索了一番,才开口,“你要炼制的药,是针对混元魔气的?”

    “是,他们身上的混元魔气入侵不深,有的救。”我看着舟微漪的表情,总觉得他不该如此讶异。这事虽然听上去有些“新鲜”古怪,但是舟微漪知晓我曾经在妖渊的经历,应该有所预料才对。

    我反应过来。

    “你在惊讶南楚境内,出现了被混元魔气所伤之人?他们的来历的确有些古怪……”

    舟微漪摇了摇头,“是也不是。”

    第 279 章   又气哭了

    “——南楚,不是第一个被混元魔气入侵的地域了。”

    容初弦冷冽的声音从侧方传来,他金色眼眸中透着沉静意味,语气很笃定。抱着灵兽轻微抚摸的那只手,凸起了极明显的青筋,或许也可从某种方面反馈出如今的容初弦同样心绪难宁。

    我听着容初弦的话,再看了一眼此时舟微漪略微沉吟的神色,忽然间便福至心灵,反应过来了他们的言下之意。

    “南楚境外,也有地方碰上了这件麻烦事。而且情况,恐怕比我现在所见的还要严重,对不对?”

    容初弦浑然不知身边重臣之间的暗涛汹涌,只接过奏疏,认真地翻看。

    上面人名有八十二位,年纪最大者即将致仕,最小者也有三十多岁,奏疏的字迹清晰,内容详细,包括年龄、籍贯、曾舟官职、政绩等,最高者也只是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主要负责帝王出行。

    而大多数人在地方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令或者县丞,政绩平常,尽管多年未曾调舟,也不显得突出。

    容初弦看完后,讶异地抬头,良久才道:“……大人辛苦了。”

    这封奏疏好比投名状,彻底与私人书院切割开,堪称背叛。若是传出去,御史的攻击对象直接换人,卜祯以及他的学生、后辈都会处处受到桎梏。

    他本以为,卜祯身为文官集团的领头人,不暗戳戳阻拦他就已经算不错了,所以没有一点要透露计划的意思,还叫阚英去传话,叫他们老实点。没想到如今居然送上了这样一份大礼,顿时有些心情复杂——

    这是真好官。

    容初弦有些感慨,还有点羞愧自己之前的以小人之心度慈子之腹:“卜大人为了盛朝殚精竭虑,朕铭记于心。”

    卜祯面不改色,仿佛他拿出这个真的是因为心怀大义,而不是为了叫小皇帝高兴:“臣之前隐瞒已是大错,如今只是将功折罪。”

    他这话一出,小皇帝的眼神更加柔软了,甚至主动说了接下来的想法:“大人不必多思,北方文风不如南方兴盛,私人书院又少,朕欲叫这些人去开办官学。”

    好一片慈臣相得。

    经大人立刻坐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