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长安: 29、第二十九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应长安》 29、第二十九章(第1/2页)

    这些人在整个益州,乃至西南都是无人不知的大法师。

    其中有寺庙高僧、道士甚至还有外域来的僧人。

    这些人一出现,人群便议论纷纷,震惊于官府的手段。

    本来急着入塔的人,反而都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动。

    沈缨更为惊奇,她几乎日日跟在姜宴清,却不知他何时布置了这些。

    她实在难以想象,姜宴清怎么能在费心搜寻鹰卫下落的同时,还把文昌塔的事也安排妥的。

    她静静地看着姜宴清,穿过嘈杂的人群,某个瞬间,他似乎也把视线移过来,触及她的目光后微微顿了顿,又移开了,如风似的远去。

    沈缨觉得姜宴清此时定然是厌烦的,要不然他脸上的笑也不会那么虚伪。

    所以,他才将视线洒落在人群中,飘荡到远处,好似神官在俯视人间。

    从容冷静,又无情冷漠。

    “文昌塔,古塔为坛,落落堂宇,逾三百间。有八部扶持,一时灵变,物将未可。此塔源于魏时,占天地灵气之极。极地之峻,因山之雄。”

    “传闻每至献春仲月讳日斋辰,雁阵长空,云临层岭,委郁贞栢,掩映天榆,腾乘星阁,如此盛景,岂有错失之理。”

    沈缨侧头一看,是他身侧的那名少年在低声细语。

    他念完又咳了一声,随后放下衣袖,缓步走上石阶,跟在众人身后,往文昌塔的一扇门洞走。

    不消片刻,他孱弱如柳叶的背影,很快便被人群淹没。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塔门一开,文昌塔便再也无法恢复往昔荣光。

    凡人怎会容忍自己的神沾上污名呢?

    如此一想,沈缨心中冰凉一片,失去了入塔观摩的兴致。

    于是,她找了个空隙往角落处站着。

    她看着林致走到姜宴清身边,似乎压抑着怒气在说什么。

    大概是指责姜宴清擅自放人进塔,和先前商议的并不相同。

    姜宴清面色淡淡地看着林致,只说了几个字。

    沈缨努力辨认,他好像说的是:“林族长多虑,本官唯有一愿,那便是永昌太平。”

    这话当真是句空口白牙的官腔,偏偏又无法反驳。

    难怪林致脸色那么难看,以至于连句警告的话都没说就离开了。

    他走时有其他家主跟随,一行人从另外的山道离开。

    那里有一条专门为大户人家修的石道,青石铺就,绵延至山脚。

    沈缨看着那些人的身影从石道离开,转头看姜宴清。

    他恰好看过来,双手背在身后,神情不明。

    她抿了抿唇,向着对方行了一礼,转身往山下走去,逆着人流往下。

    她走的很慢,不过这次无人在意她是不是“不知羞耻,勾引新官”,她倒是走的舒坦了些。

    从山上走下来那一刻,她似有所感般看向对面。

    就见无奇架着车正停在树荫下。

    人不动、车不动、就连马也是静止的。

    他们黑乎乎一团,像被阴影浸透了似的。

    沈缨吸了口气,将自己的心肝肺都灌得满满当当,显得多了几分生气。

    她提步走了过去,这次她乖觉了不少,也没问东问西。

    对于她的顺从,无奇显然很满意,竟然有耐心等她坐稳后才催马前行。

    马车内被清理的很干净,所有东西都被换过了。

    脚底下的天丝毯换成了暗红色牡丹卷草纹样,与先前的那一块很像。

    她细致地打量着车内的陈设,直到把木几上的纹路都看了三遍后,终于叹了口气。

    纵然没有看车外的街景,她也知道马车的终点正是周家。

    姜宴清要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文昌塔时,将鹰卫这案子快速了结。

    而她之所以被送过去,这大概就是姜宴清给她的一点点恩惠吧。

    毕竟,她对周家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她也想知道整件事的始末。

    姜宴清要说狠是真的,但为人处世的分寸也拿捏得极好。

    给她的这颗红枣,可是掐着她七寸塞进来的,她连抱怨的话都讲不出来。

    在马车里风雨飘摇了近一个时辰,总算停下。

    沈缨揉了揉腰腿,然后跳下马车,又规规矩矩地向无奇道了谢。

    虽然,无奇依旧看也没看她一眼,但适时地向强者低头,她也没觉得自己是个贱骨头。

    “笃笃笃”沈缨敲了敲门。

    片刻后,门被轻轻推开,一阵香风顺着门缝传出来。

    虽然早有预料,但沈缨心头还是重重一跳。

    开门的是身着紫衣的芙蓉巷侍女,不用问,蓉娘必然是在内的。

    “姐姐好。”

    沈缨微微笑了一下,向着那女子行礼。

    对方柔柔回礼,说:“阿缨姑娘请,蓉娘等你多时了。”

    沈缨越过对方往里走,待看到门窗大开的厅堂时又叹了口气。

    她觉得自己的好运气,都要随着这一声声的叹息耗尽了。

    不出所料,厅堂里只坐着蓉娘和周庚年两人。

    一老一少,一东一西,隔着空荡荡的厅堂,两人沉默着。

    穿堂风灌进来,墙壁上挂着的那副达摩簌簌而动。

    芙蓉巷的那些侍女都立在门外,一动不动,像套着锦衣的玉雕像。

    别看都是纤纤女子,杀人时便是地狱罗刹。

    沈缨走到门边时,蓉娘便看到她了,招招手让她进去。

    “那边,可好?”蓉娘温声询问。

    沈缨看着蓉娘,试图从她面色上察觉到一丝比如悲哀、伤痛的影子。

    然而,蓉娘的脸上就像附着一个精致虚假的面具,一颦一笑都毫无瑕疵。

    她很平静,仿佛鹰卫的事并没有在她心上留下丝毫涟漪。

    也不知是岁月变迁,她已经在寻找鹰卫时麻木了,还是她早就猜到结果,并不觉得稀奇。

    “诸事顺利。”沈缨没有多说,只说了个结果。

    蓉娘闻言笑了一下,抬手抚上腕间的一串红色珠子。

    那串珠子,红中透紫,瑰丽而端庄。

    蓉娘若有所思的说:“姜县令是个能人,更难得的是,如此才华却甘愿隐于寺庙二十余载。阿缨,你虽为他做事,但日后还需多加小心,他可比冯华聪明多了。冯华有谋有勇,却无运,但,这位新县令。”

    她顿了一下,笑着说:“可谓是机关算尽,占尽先机。”

    沈缨顺着蓉娘的话点点头,又看了眼对面的周庚年。

    他脸上有一团灰败之气,但眼神还算清明,也没有什么情绪,就这么沉默地听她们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