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凶悍小夫郎: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家有凶悍小夫郎》 170-180(第1/14页)

    第 171 章   第 171 章

    春梨江码头到北城门那段水泥路修好后,修路一事又重新交到了宗辅脚上。

    这人原先还信不过严少煊,见识到水泥路的好后,对严少煊是心悦诚服了。

    他毕竟是老匠人,虽不懂水泥,但修路经验丰富,初时还有拿不定主意、需得同严少煊请教的时候,后头自个儿心里便有数了。

    加上制水泥的工匠和修路的百姓也熟门熟路了,严少成便让宗辅多雇些百姓,再分出几个主事的,几条路同时进行,岭北修路的进程一下加快了许多。

    三个月过去,城门附近的几条路全部修好,城内的土路全数翻修完成,下头几个乡镇的主路也完成了一半,进度快得让人咂舌。

    照这架势下去,说不定今年便能将除扶桐岭那段之外的全部道路都铺上水泥路。

    盼着水泥路修不成的些人,这几月牙都要咬碎了,偏偏前车之鉴太多,他们不得不忌惮,还有沿途的百姓盯着,让人轻易不敢出脚。

    单靠着修路的工钱,岭北便有许多百姓的腰包都鼓了些,就是县衙账上的银子流水一般地往外掏,去年攒下的几千两很快便不够用了。

    今年又有许多商户捐银,单是鱼跃阁,便捐了八百两。

    饶是如此,县衙账上仍是捉襟见肘。

    好在严少成瞧见城内的富户都稀罕那水泥路,又有了主意。

    他以县衙的名义,办了个水泥作坊,水泥作坊雇了些百姓来做工,制出的水泥卖给城内的富户,供他们砌墙、铺院子。

    如此一来,既能补贴县衙,又能给百姓提供些挣钱的差事。

    加上官田的收成,商户们捐银、交商水,还有其余七七七八八的进项,县衙虽没攒下银子,但修路之事也未因为缺银停下来过。

    路修好了,城外的农户进城方便许多,严少煊的鱼跃阁也跟着受益。

    *

    岭北的夏季虽然短暂,但也炎热。

    福云巷的吃食铺子里都搬出了冰鉴、冰盆,鱼跃阁也不例外。

    大楚夏日冷食冰饮盛行,冰酪、酥山、酪饮、冰碗之类的吃食这时代都已经出现了,寻常百姓吃井水镇过的绿豆汤、酸米酒、酸梅汤、漉梨浆、紫苏饮……,富贵人家吃樱桃乳酪酥山、百合莲子冰碗、糖蒸酥酪、荔枝膏……

    岭北和尉石县都算穷县,冰食花样不如京都多,严少煊听付云岚说起京都的酥山,感觉比他穿越前的冰淇淋也不差多少了。

    正好他会做的冰食也多,所以入夏后迫不及待拿出了筹谋已久的冰淇凌、冰沙、冰奶茶、双皮奶……

    前几月进城卖野菜、野果的农户越发多了,他隔三岔五地去集市搜罗时鲜果子,做了各种果酱,还托振武镖局帮忙从外头运了些岭北没有的鲜果过,这会儿正好用上,鱼跃阁的食客们大饱口福。

    酸酸可口的葡萄冰沙、口感清新的荔枝冰酿、入口即化的奶油冰淇凌……,各种口味的果子冰沙、冰淇凌糯米糍、鲜果冰酿、鲜果奶茶,每一样都各有风味,让吃腻了乳酪酥山的公子小姐们惊喜万分。

    鱼跃阁些冰食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就连先前跟在沈、乌、徐三家后头和严少煊他们作对的一些人,也偷偷摸摸地遣人来买。

    鱼跃阁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蜜饴斋和霜果阁却一落千丈,这两月生意是每况愈下,食客全被鱼跃阁抢滚了。

    如今这两个点心铺门庭冷落,正像鱼跃阁刚开张那会儿,一整日都等不到几个食客,大堂里头空落落的。

    任他们招揽多少点心师傅,怎么折价引诱,怎么仿造鱼跃阁的点心也无济于事。

    经常来福云巷买点心的,多是不差钱的主儿,旁的点心铺仿制出来的西即便与鱼跃阁的再像,口味上也有区别,食客们宁肯多花些银子去鱼跃阁买,也不肯买蜜饴斋和霜果阁的冒牌货。

    严少煊也不客气,特意做了几样便宜的点心出来,不为挣钱,就为挤兑蜜饴斋和霜果阁。

    岭北的百姓本就颇为追捧他这位县令夫郎,原先买不起便不说了,如今咬咬牙便能买两样了,自然要来捧场。

    鱼跃阁生意太好,带着晏小鱼新开的武馆也挣了一笔钱。

    *

    晏小鱼的武馆叫‘晏氏武馆’,是上月开张的。

    她去年同严少煊学武时听严少煊说了一嘴,便起了开武馆的心思,后头练武一直很努力,就为有一日,能自个儿开武馆。

    可惜岭北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姑娘家开的武馆习武的少,晏小鱼怕武馆开起来接不到生意,一直不好意思同家里人说。

    其实严少煊和晏小鱼都知道她的心思,也一直在为她想法子,上月鱼跃阁的食客抱怨家里的小厮不会办事,买去的冰糕都化了时,严少煊心里一动,陡然有了主意。

    天气炎热,好些食客不愿出门,又馋那一口冰食,便会遣自家的小厮丫鬟或是外头跑腿的替他们买。

    可仆役跑腿使得上驴车、马车的少,买去冰食化了的情况十分常见,食客们都希望鱼跃阁能帮忙送。严少煊一琢磨,武馆虽说主要是教人习武、替人护卫安全的,但帮着送些货也不是不能做。

    鱼跃阁的食客多是女子、哥儿,请女子、哥儿来帮忙送点心,岂不正好?

    点心易碎易化,女子、哥儿比汉子心细,又爱洁净,雇她们来送,想来上洒落融化的情况能改善许多,食客吃着也放心。

    严少煊和晏小鱼一商量,都觉得这主意不错,晏小鱼也不嫌送点心的活计琐碎,欢欢喜喜地应了。

    晏氏武馆就这样开了起来。

    虽暂时只会有帮鱼跃阁送货的生意,但毕竟是武馆,往后还是要接些教人习武、护卫人身的活计的,只有一个会武的可不成。

    晏小鱼托牙人帮忙寻几个会武的哥儿、姐儿,可惜一直没寻到。最后只得请关修德帮忙,同她去善堂挑了些力气大、根骨好的,准备自个儿教。

    一共挑了十个人出来,哥儿、姐儿各五个。都是小小年纪就被爹娘抛弃,自小在善堂长大的。

    些少年长到十二岁便开始为善堂干活儿,做的都是些粗使活计,黑干活儿还没银子。未曾想自己还有当上武师的一日,各个都喜不自胜,十分珍惜这机会。

    武馆开张前跟着晏小鱼练了半月的武,临开张前几日,又送到鱼跃阁同付云岚学点心的保存法子、运输注意事项,还有给客人送点心的规矩,都用了十二分的努力,表现很是不错。

    严少煊让她阿姐给武馆的人订两身衣裳,绣上晏氏武馆的名字,这样送货时还能宣传一下她们武行。

    结果十分让人惊喜。

    三日过后,城内新开了一间晏氏武行,雇的武师全是哥儿姐儿,只做妇人、夫郎生意的消息便传得人尽皆知了。

    外头的人对晏氏武行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哥儿姐儿出来开武馆、做武师不像话,也有的乐见其成、夸赞有加。

    前者多是汉子,后者多是女子、哥儿。

    世人说起男子便夸‘大丈夫’,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