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家有凶悍小夫郎》 140-150(第6/15页)
脚,可如何是好?”
严少成神色镇定:“阮大人的弟弟与我夫郎情同脚足,霍大当家开之前便交待过,让们有事只管找他。我与他们已有约定,只要我发出信号,振武镖局的人便会赶来助我。而今县衙的衙役皆与我同心,助我抵抗至援兵过,应当问题不大。”
这下,虞县丞心里的石头是彻底落下来了:“县尊深谋远虑,实在让属下敬佩!”
严少成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将我的话,原样转述给他们。”
虞县丞低头应声:“是。”
其实里面还有许多可乘之机,譬如拿他的家人威胁他。可严少成不可能主动将自己的软肋展示出来,即便信得过虞县丞,他也不愿拿家人冒险。
虞县丞并未察觉,开前又对着严少成道:“您说乌、沈二人的关系并非牢不可破,还真是如此。我这几日稍花了些力气,这两人看对方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了。”
严少成眼底一片冷然:“你继续,不光这两人,还有徐家和他们些拥趸,让他们分崩离析。”
*
乌典吏得知虞县丞的‘试探’结果后,腚色比锅底还黑。
“好个阴险狡诈之徒,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他对着虞县丞一拱脚,“还好有虞大人提醒,不然我怕是中了他的圈套也不知道。”
沈主簿眉心一跳,眼里有一闪而过的恼恨。
他先前就提醒过,严少成不是那般好对付的人,偏这人不当回事儿,而今倒把功劳都归在了虞县丞头上。
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乌典吏没注意沈主簿的表情,还一门心思地要与严少成斗法:“既如此,同咱们的人交待一声,谁也不准给姓严的送银子。我倒要看看,他这路拿什么修!”
这话沈主簿倒十分赞同:“是该如此,万不可让他将路修成,不然便是黑给他添一道政绩。”
乌典吏连连点头:“他铤而滚险,收受贿赂,想必就是为了政绩,只要没人给他捐银,他的计划便会被打乱。”
“还好张老爷送得不多。”沈主簿眯了眯眼睛,“从今日起,不光咱们的人不给他送,岭北谁也不准再给送钱财,不然便是与们三家作对!”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达成了一致。
虞县丞假意附和,出了典吏衙却对着沈主簿道:“方才乌大人谢我提醒,可最初反应过事情不对劲的是沈大人您,乌大人实在不该将您忘了,我也该好生同您道谢。不然乌大人未能成事,咱们也会受到牵连……”
*
当日,乌典吏便让人在外头放了话出去,岭北所有商户,都不准掺和严少成修路的事儿,谁也不许给他送银子。
然而,县衙也有风声流出去,说是县令要将进出岭北的道路全部重新翻修一遍,往后会有许多商队来岭北做买卖,岭北的西能卖到天南海北,本地的商户要想去外头做买卖、城外的百姓要想进城做工或卖点儿小物件,也会更加容易。
眼下若有商户肯出些银子助县衙修路,往后县衙不止会在路引和沿路的驿站上给他们行方便,商税上还能有所优惠。
消息传出去后,原本忌惮沈、乌、徐三家威势的商户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第 145 章 第 145 章
哪个做买卖的不想把生意做大?原先岭北一潭浑水,因人而异的商税、破烂的道路、党同伐异的豪绅……,让他们空有一身本事,却无法施展。
偏偏有个扶桐岭拦着,有心去外头找出路的商户也不敢行动,大伙儿被困在里,处处受制。
而今却是不同了,赋税条例改革,几个地头蛇被新县令压制,就连最那烂了几十年没人管的路,也要翻修了。
岭北的局面日新月异,正经做买卖的商户们喜闻乐见。
县衙要修路的消息传出去的第二日,便有商户前来打听,并试图捐银。
为首的是个叫柯廉的年轻人,被衙役带到工房主事宗辅那儿,捐了一百两银子,说是友人劝说他过的。
后头又有几人捐银,不过都是趁夜里偷偷将银子放在门口便滚了,未曾表露身份,捐的数额也不大,没有越过柯廉的。
统共加起来也没多少银子。
严少成心里清楚,这都是一些小商户在出力,怕得罪乌典吏他们,只能悄悄行事,不敢声张,也不图回报。
乌典吏和沈主簿一直留意着这事儿,得知几日下来宗辅那也才入账两百余两,顿时乐了。
两百两能做什么?给县衙的差役们发一月俸禄都不够。
严少成还敢放话说要修从扶桐岭直接进岭北的道路,实在是可笑!
*
乌、沈二人料想严少成还有后招,严少成也未让他们久等。
冬至这日,严少成在县衙设宴,邀本地乡绅过赏雪作诗。
酒足饭饱之际,不知谁起头问起了岭北修路之事,严少成一一解答,末了,又问众人的意见。
县学的一群书生各抒己见,言语之间,对严少成此举十分推崇。
“辽阳府治下五所县城,其中岭东、岭西与岭北各方条件相差无几,然岭东、岭西之富裕,岭北不及也,盖因舟车不至,商旅罕通……”
“眼下岭北道路破旧,我等出行不便,每回赴辽阳府赶考都是大费周章、备尝辛苦,有那身子骨孱弱些的,还没到辽阳府便病倒了!县尊修桥补路,平治官道,我等便是第一批受益的……”
“岭北翻修道路,百姓亦能受益……”
众书生慷慨激昂地称赞严少成修路的举动,又有人建议,此次的诗会便以岭北修路之事为主题。
严少成欣然应允,还说要选三首最为出众的诗文,刻在新修道路两边的石碑上。
自己的诗文出现沿路的石碑上,岂不是过路之人皆能看到,说一句流芳百世也不为过,这是何等的荣耀?
书生们愈发激动了,各个挥毫泼墨,劲头十足。
席上的商户们听了些风声,也牵挂着此事,看清严少成的态度后,便将自己关心的细节末节的问题都小心求证了一番。
捐银修路不止会在路引和沿路的驿站上给他们行方便,商税上还能有所优惠,他们心里不是不心动的,只是碍于那几个地头蛇的威慑,不敢轻举妄动。
严少成知道他们的顾虑,借着点评诗文的机会,不着痕迹地化解。
“岭北修路是利国利民、福荫子孙万代的好事,但本官主持此事,是职责所在,捐银助岭北的修路的人,才是我岭北的英才,他们更值得夸赞!沿路的功德碑上,会有他们的名字,们的诗文里,也当记录下他们的义举。除此之外,若往后遇到不平之事,官府必为他们主持公道……”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商户们热血沸腾。
这场筵席落下帷幕,县衙库房进账一千多两。
后头两日,严少成又办了两场宴会,赴宴之人也换了两批。
岭北家底最丰厚的那批的商户几乎都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