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奸臣他死不悔改》 30-40(第12/20页)
案几,“再说一遍你犯的是何罪?”
聂晋咬紧牙关,“下官擅改赈灾章程,致灾民冻毙,是渎职之罪,按律当革职查办。”
顾怀玉轻轻一笑,转头看向仍跪着的两位尚书,“聂大人要本相罢他的官,可是本相惜才。”
“你们说——本相该如何是好?”
郑淮与赵佑哪敢迟疑,几乎是争先恐后地高声道:“宰执明鉴!此事实有缘由,赈灾千头万绪,聂大人情有可原!”
“依下官愚见,该条律例已不合时宜,恳请相爷修订法条,以全贤才!”
“是啊是啊!律条之外尚有天理,宰执威望无双,万万不能寒了能臣之心!”
两个一品大员一口一个“相爷英明”,马屁的声音拍得比响板还脆。
顾怀玉状似为难地轻叹一声:“既然二位大人都这么说……”
“那便这么办吧。”
话音刚落,侍从已捧着笔墨纸砚跪地奉上。
郑淮与赵佑竟直接趴伏在地,以地为案,撅着屁股开始修改律条。
朱笔在纸上龙飞凤舞,时不时还要抬头对顾怀玉露出谄媚的笑容。
“相爷您看这样改可好?”
“下官特意将罚则减轻,还加了“情有可原”四字……”
那张原载“渎职官员永不录用”的法条,没几笔便被划去重写,转眼便成“若因民情变故,失误尚可酌情从轻”。
聂晋浑身的血凉透了。
那本应庄严不可侵犯的《大宸律》,此刻就像妓院里的花笺,被随意涂抹改写。
两位尚书撅起的官袍后摆,活像两条摇尾乞怜的老狗。
顾怀玉懒懒一挥手,两位尚书立即如蒙大赦,捧着修改好的律条谄笑着退下。
房门关上的刹那,房间内骤然安静得可怕。
“聂大人为何离本相这么远?”
顾怀玉如同猫捉耗子一般地恶趣味,“连本相的口水都咽了,还有什么好嫌弃的?”
聂晋死死咬着牙,膝行至顾怀玉跟前,他官袍下的肌肉绷得发疼,却仍强撑着挺直脊背,“宰执究竟意欲何为?”
顾怀玉并不着急回答,他将那张刚改过的法条折起,叠成整齐一方,随手在掌心掂了掂,才俯身,动作轻慢得仿佛调戏一般,用那张纸轻拍了拍聂晋的脸。
“本相听闻聂大人向来以法为天?”
他俯身,贴近到唇音几乎能擦过对方耳廓。
“那今日便让你明白——”
“在大宸的朝堂上,本相就是天。”
聂晋倏地抬头,瞳孔剧震。
这已不是大逆不道,这是赤裸裸的谋逆之言!
顾怀玉收回那张纸,搁在案几,端详着他震惊的表情,“聂大人以为本相不知道?这些年你暗中查本相的罪证,桩桩件件……”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聂晋这些年所做诸事不值一提,“那是本相欣赏你,才容你活到现在。”
聂晋强压下胸中翻涌的怒意,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支素白的珠花。
那珠花做工精巧,却因年久而显得黯淡。
“宰执可认得此物?”
顾怀玉盯着那珠花看了片刻,“不认得。”
“此物原是陈尚书之女的发簪。”
聂晋将珠花托在掌中,嗓音低冷如铁,“三年前,户部陈尚书在家自缢而死,其妻儿、长女、庶子、连带厨仆与门房,皆于一夜之间消失无踪。”
“这支簪花是我隔日在尚书府所拾,陈尚书的女儿不过十五岁,陈尚书因醉酒失言……也就罢了,敢问宰执,她又是何罪之有?”
顾怀玉冷下脸,隐隐有些不耐烦,“谁说是本相做的?聂大人可有证据?”
聂晋郑重地将珠花收回怀中,缓缓直起身来。
他官袍上的雪水已干,留下一道道皱痕,却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宰执或许是大宸的天,但这天外——”
“还有天。”
说罢他拱手,转身离去。
云娘端着铜盆热水进来时,见顾怀玉仍坐在原位,若有所思地模样,不由问道:“相爷在想什么?”
顾怀玉抬眸瞧他,朝她招了招手。
云娘走近,顾怀玉轻轻拍拍她的脸颊,语气黏着点戏谑,又像是真的感慨:“还有人惦记着你呢。”
第37章 打巴掌都怕被偷偷舔手心。……
东辽使团入京的这一日, 天光才刚蒙蒙亮,京城已封五坊,九门之内尽数戒严。
千步一卫, 百步一哨,兵甲肃杀如临大敌, 市井闭门,百姓禁足, 连张望都不许。
但实际上多此一举。
根本不需官兵约束, 京中百姓早已闭门不出。
谁不知那番邦蛮夷的德行?
见了俊俏些的男女,不问来历, 不顾名节,掳了便是。
几年前贡使入京, 不知失踪了多少俊俏男女,至今连尸骨都没找回。
如今使团亲至, 谁敢上街,谁就是活腻味了。
你说告官?谁不知大宸畏东辽如虎狼, 那些官老爷听到东辽吓得都快尿裤子,屁都不敢放一个。
百姓不是第一天活在大宸, 自然明白,官老爷巴不得蛮子在百姓身上泻火,省得迁怒到他们身上。
指望朝廷替民出头?
还不如指望自家孩子运气好些, 别被那帮东辽狗瞧上更实在。
听闻这次东辽来得更狠。
不仅索岁妆、逼纳金,还带来一道“和亲诏令”:
要大宸天子, 娶东辽明珠公主为皇后。
那明珠公主年近三旬, 驸马早死,公主府中面首成群,脾性骄蛮如豺, 曾有活剐了大宸奴婢的传闻。
百姓如何看待?
朝堂的士子们愤慨填膺,百官心中羞辱难言,百姓却冷笑连连:
“天子?天子受辱关我们屁事!”
“如今连保命都难了,谁还有心管他脸上有没有光?”
天子顾不得百姓的命,就别怪百姓不顾他的脸。
如今大宸百姓只信自己了。
按礼制,使团入京,该由宰执亲率文武百官于城门外三里相迎,这已算是降了规格。
毕竟从前,大宸与东辽相交一百年来,都是天子亲临城门,以示对东辽的“礼遇”。
天色尚早,裴靖逸熟门熟路地踏入相府,中庭空空荡荡,既无车驾,也无仪仗。
他抱起手臂,眉梢微微一挑,加快步伐走向内院。
云娘守在寝房前,身后一列侍女垂首静立,手中的托盘捧着雪缎中衣、金线织履、玉簪犀冠、镶珠香囊,尽是顾怀玉一会儿要穿戴的物什。
裴靖逸目光一样样扫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