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100-110(第16/28页)

他自身技术又确实过硬,别看手脚不便,眼却跟尺子一样,多一毫米少一毫米一眼就能看出来。

    众人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后来的心服口服,等两人要走时,已经完全变成佩服了。

    后来东沟镇林业局那位书记给庄启祥打电话,还说起郭长安,“也是金川出来的吧?真看不出来。”

    庄启祥倒是已经习惯了,“没有过硬的技术,也不敢派去指导你们种植。”

    从两个镇回来,几人才整理了下剩余的菌种,看了看培育中心这边的接种进度。

    今年的菌种对比已经做到了第五代,五代菌种退化严重,抗杂菌能力也差,已经不适合再作为菌种来培养。

    高带娣早就是熟练工了,在他们不在这段时间将对比菌种全部接种好,按区域做了划分。

    再就是卖给各镇林场剩下的,一共不到1000瓶,严雪暂时没动,留着万一哪个林场的基地需要补种。

    菌种接种早期发现有杂菌滋生,又严重到必须清理掉钻孔,其实是可以补种的。

    补种的出耳会晚一些,但不影响后续第二年、第三年,总比就那么空着,连续三年都减产要强。

    果然后面澄水和东沟又在他们这边补了些,一共500多瓶,倒是五岗那边没有补。

    这样就只剩下200来瓶,严雪想了想,问周文慧:“各镇的罐头瓶已经全送回来了吧?”

    因为罐头瓶是要重复使用的,各镇林业局在将菌种拉走时,都会交一笔押金,等罐头瓶送回来了再退还。

    这笔钱也是要走账的,周文慧最清楚,“都送回来了,破损了100来个,已经从押金里面扣出去了。”

    “那将这些罐头瓶洗出来一些,我有用。”严雪想了想,“就先洗出来两千个。”

    郭长安当时也在清点菌种,闻言问了句:“是要做啥实验吗?”

    “算是吧。”严雪说,“我是在想既然木头能种出来,锯末子能不能种。”

    “锯末子?”这郭长安着实有些没想到。

    “对啊,锯末子不也是木头,虽然是碎的,而且咱们培育原种和栽培种用的就是锯末子。”

    其实严雪是想试试能不能用罐头瓶模拟出吊袋种植,毕竟之前培育原种和栽培种,她就用罐头瓶代替了塑料袋。

    但这个她自己都不是很有把握,就更别提其他人了,庄启祥一听,更是觉得匪夷所思,“用锯末子种木耳?木耳这玩意儿不是都长在木头上吗?”

    野生木耳就是长在木头上的,用木头种木耳大家能理解,换成锯末子,可没人想到它们成分其实是一样的。

    严雪倒是知道用锯末子种植木耳确实可行,后来的吊袋种植就是。而且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只是口感和营养价值差。

    当然这些都不能说,“我就是想试试,毕竟锯末子也是木头锯出来的,之前培养菌种也能用。”

    她和庄启祥商量,“正好咱们有没卖完的菌种,怎么都得种了,不然就浪费了。相比木头,还是锯末子更好弄,种起来也不占地方。”

    吊袋种植相比段木种植最大的两个优势,就是原材料便宜易得,且空间使用率高,在室内就能种。

    他们培育中心有大量的培育室,具备这个尝试种植的条件,严雪也不想四月份菌种一卖完,自己就没了事做。

    而且段木种植有一个大限制,就是得用天然木材,林场的树头有限,早晚有不够用的时候,还不好专门为了种木耳伐木。

    毕竟这时代林子都是国家的,不像后来承包给个人,可以专门种植适合用来种木耳的树种,定期砍伐。

    庄启祥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让严雪试试,怎么说种植木耳也是严雪想出来的。

    而且这些菌种不种,确实就浪费了,要种还得弄木头,不像锯末子,中心就有现成的。

    很快2000个罐头瓶就被清洗出来,高压灭菌,装进了78%的锯末子、21%的米糠和1%的蔗糖。

    和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比起来换了一种材料,但严雪其实也只知道配比,不清楚菌丝跟子实体的生长条件差在哪。

    这就得慢慢试了,在那之前,中心众人倒是先听到了一个消息,柳湖镇林业局今年恐怕要不太好了。

    消息是刘卫国带过来的,前些天他和周文慧在附近租了房,已经搬了过来。就是这才五月份,也没什么木耳给他卖,他闲着没事干,就上山薅了几次菜。

    薅完送来中心给众人分,连庄启祥和警卫都分了些,弄得庄启祥还怪不好意思的,“我就不用了。”

    “那哪儿行?”刘卫国也是会说话,“我家文慧在您这干,全靠您照顾,咋能把您给忘了?”

    这让庄启祥更加不好意思,毕竟周文慧刚来的时候,他还质疑过周文慧的能力,差点让周文慧下不来台。

    刘卫国干脆拿起一捆大叶芹塞给他,“您快拿着吧,也不是啥值钱玩意儿,这要不是今年不收山菜,我还能薅更多。”

    严雪倒没和刘卫国客气,前些天刘卫国、周文慧搬家,她还和祁放去帮忙了,在那吃了一顿饭。

    她注意到的是刘卫国话里一个重点,“刚你说今年不收山菜,今年山菜很少吗?”

    “不太多。”刘卫国说,“去年雪小,有些山菜的根都冻坏了,今年没咋出。”

    刺老芽、刺五加还好,像大叶芹这种草本山菜,根都浅,冬天需要覆盖上厚雪来保护。

    如果当年雪少,伤了根,第二年就很难薅到,所以严雪才说这门生意不稳定。

    此刻她一问,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了,周文慧更是又确认了一遍:“那牛毛广呢?牛毛广多吗?”

    “大叶芹都少,牛毛广能多到哪儿去?”刘卫国说,“大叶芹可比牛毛广多多了。”

    那柳湖镇那位书记今年该闹心了,刚退了菌种准备薅山菜去赚外汇,今年山菜就不收。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想想今年这才刚开始薅山菜,现在就下定论还是早了点,到底什么都没说。

    刘卫国去年那时候在山上,也不知道柳湖镇的事,还问周文慧:“咋啦?你想吃牛毛广?想吃我明天上山薅去。”

    一下又让众人把目光全落在周文慧身上,含笑的,揶揄的,看得周文慧脸一红,“谁说我要吃牛毛广了。”

    “那你要吃啥?”刘卫国还搓搓手问她,“要吃啥你跟我说,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听得众人更忍不住笑,严雪还推了周文慧一把,“行了,人都来接你了,你赶紧下班吧,反正也没什么活了。”

    “我哪是来接她下班的?我是来送山菜的。”刘卫国还遮掩了一句,被周文慧轻轻在脚上踩了下。

    结果两人刚走出去,刘卫国又折了回来,笑嘻嘻看严雪,“你家祁放来接你下班了,这回可是真接。”

    顿时被看的那个就成了严雪,只不过严雪没有周文慧那么薄的脸皮,神色如常开始收拾东西,“那我也走了。”

    这就很没劲了,刘卫国不再调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