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50-60(第23/28页)


    又道:“这回八成是个丫头,咱们家都花生,要么一个丫头一个小子,要么一个小子一个丫头。”

    单秋芳之前三个孩子就是儿子女儿儿子,严雪执意塞给她,“那就给未来小妹妹,到时候记得跟她说是雪姐姐给的。”

    单秋芳被塞了满怀,这才注意到她给的是什么,“你咋送这么贵的东西?”

    “说了都是自己家弄的。”严雪给她看背筐,“我这次下来,就是为了卖木耳,顺便给您捎点。”

    “这么多?”单秋芳还没开口,旁边突然有人插了句。

    两人望去,发现是之前卖木耳的那个邻居。

    对方这显然是不放心,又跟过来了,还说单秋芳:“东西你可别乱买啊,万一她这是搁哪儿收的咋整?”

    小市场是允许个人卖点家里剩余的农副产品,也让卖山货,但那都是自己上山采的,收了倒买倒卖可就不一样了,绝对的投机倒把。

    公房住得密,这附近好事的人可不少,单秋芳哪能让她把这么一顶大帽子扣在严雪头上,瞬时变了脸色,“你少瞎胡说!”

    倒是严雪还能稳得住,甚至笑了,把背筐拉过来往对方面前一放。

    “那你说说,去哪收的木耳能全晒成一样的?我家这木耳可是独一份,全澄水都找不出这种品相。”

    第59章 夜探

    严雪把木耳晒得这么讲究,可不是只为了美观。

    她又不是不知道东西太多,会让人怀疑是收来的,还要拿出来卖,自然得多做点准备。

    此刻摆在对方面前这筐木耳形状完好,整齐漂亮,连卷曲的弧度都极其相似,说不是出自一人之手都没人相信。

    对方显然被噎了下,“万一……万一你收的鲜的自己晒呢?”

    这下严雪还没说什么,单秋芳先被气笑了,“她收鲜的自己晒?她每天啥都不干了,专门去各家看谁家上山捡了木耳?我不弄这些,都知道鲜木耳根本放不住,一两天就干了,你别说你不知道。”

    论嘴快单秋芳还没服过谁,没等对方开口立马打断,“也别跟我说她教别人这么晒的,你能晒成这样你会告诉别人?”

    连噎对方两句,她脸上露出似笑非笑,“你要连这些都不知道,我就要怀疑你家那些木耳是不是自己捡的晒的了。”

    这就是说对方才是收了东西卖的那个,对方才是投机倒把。

    对方哪知道单秋芳和严雪是亲戚,被一顿炮轰,又偏偏说不出反驳的话,“你咋好心当成驴肝肺?”

    “你好心?你好心你爹你妈上山捡就行,别人一家子都上山就不行?”

    单秋芳还能看不出对方为啥跟过来,还不是见严雪也背着背筐,还跟单秋芳眉来眼去,怕单秋芳买了严雪的。

    她直接把人往外撵,“你快行了吧,谁不知道你那点小九九。”

    单秋芳可不是什么好欺负的性子,那人只能悻悻走了,就是走了还气不过,又撂下一句:“谁收的谁心里清楚。”

    气得单秋芳直接追到了门外,“你那木耳是不是不想卖了?”

    还是严雪上前扶了单秋芳一下,“别生气,小心气着孩子。”

    单秋芳这才反应过来,“差点儿忘了我这还揣着一个。”

    说着又吐槽刚刚那人,“本来都是邻居,我还寻思能买就不去小市场了。结果一分钱不给我便宜,还追到我家里来,哪有她这么卖东西的?”

    这人搞这一出,确实挺败人好感。做生意是双向选择,又不是只能买她一家。

    不过严雪上辈子蹲市场,什么样的事没见过,还见过摊主跟顾客对骂的。倒是改开网店后这种事见不到了,反而隔个一段时间总能碰到些奇葩顾客,蜂蜜都吃一半了来找她退,说她家蜂蜜味道不对,不像纯椴树蜜。

    她笑弯起眼睛,又在单秋芳背上顺了顺,“那不是更好,省得她和我抢生意。”

    单秋芳听了一顿,“对啊,干嘛东西都让她卖了。”说着抬步往外走,“你搁这儿等我会儿。”

    五个月的肚子一点没耽误她行动,严雪只来得及说一句:“您慢点。”她已经走出去好远了。

    不多会儿单秋芳回来,身后还跟了两个人,一个是之前和单秋芳一起看木耳的,一个是张新面孔。

    单秋芳直接指了严雪那背筐,“咋样?我这外甥女的不比她那些大大小小的强?”

    严雪真有些想笑了,她秋芳姨这脾气,人家怕她不买来嘴了两句,她直接去把人家生意抢了。

    不过这两人估计也是没看中,或者觉得价格不合适,不然也不会真跟着单秋芳过来。此刻见严雪这筐木耳品相确实不错,当时就有人问:“你这多少钱卖?”

    “三块七一斤。”严雪话说得真诚,“我这是秋耳,品质没有春耳好,卖得便宜。”

    如果是吊带栽培,还得更便宜。毕竟吊带栽培耗时短,产量高,口感和味道上都比野生木耳差很多。

    但严雪用的是段木栽培,除了菌种的接种完全是自然生长,品质并没有比野生的差很多,甚至比野生的更加柔嫩。

    其实对方哪分得出春耳秋耳,但严雪这么说,反而比之前那位胡吹一通更博人好感。

    对方显然是看中了,还又讲了讲价,“能不能便宜点儿?我们跟小单都是邻居。”

    严雪手里木耳多,本来也没准备卖太贵,不然她一趟一趟下来卖,别说车费成本,累也够累的。

    但她还是故意露出些犹豫,对方立马道:“你要是能便宜我多买。”

    “那您要是买半斤以上,我给您按三块六一斤算。”严雪只能道,“我这也是坐小火车从沟里下来的。”

    单秋芳赶忙给她帮腔,“就是,人家孩子下来一趟也不容易,三块六不贵了。”

    三块六确实比之前那份便宜不少,对方没再讲,“那你给我来半斤。”

    “好的阿姨。”严雪立马拿出秤,从背筐里倒出木耳,给她称了半斤,“我这个绝对够秤,阿姨您回去可以跟人借个秤称称。”

    又问:“您是要自己吃还是送人?”

    “自己吃咋了?送人咋了?”旁边另一个人插了句。

    “自己吃我就用报纸包了,送人我这有纸袋子。”严雪拿出事先糊好的纸袋。

    那有纸袋子,谁愿意用报纸包啊,对方立马表示自己要送人,旁边另一个人想了想,“也给我来一斤吧,半斤半斤一包。”

    不多会儿严雪就卖出去一斤半,对门小嫂子听到,也过来看了看,买了半斤。

    显然这一片的住户条件还可以,不像那次在小市场卖冻蘑,好多人二三两二三两地买。

    单秋芳也没闲着,又出去帮她拉了几个,等严雪从单秋芳家出去的时候,背筐里的木耳已经少了一小半。

    单秋芳还跟严雪说:“你那要是多,回头我再帮你问问。这边有不少人家是双职工,白天家里没人。”

    严雪再次跟她道谢,才去了小市场,回去的时候一背筐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