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130-138(第2/20页)
坝。今年雨水大,后半年如果再来一次暴雨,且来不及修复丁坝,洪流会直接冲进码头村,淹的面积很大更广更深。
距离丁坝最近的老房子也坍塌看不少。这些房子还是解放前建的土坯房,泥砖做坯,麦秸、狗尾草等纤维多的植物做为填充材料,相当于现在的钢筋。然而这样的老房子年代太过久远,靠近堤岸经常受淹,这一次终于顶不住了,塌了,毁了。
姜崖站在不远处看着眼前倒掉一半的土房子们,很不好受。陈元基故意领着上次来他家开会把他喷得狗血淋头的几个老爷们,一起看看受灾现场。
这几个老头义愤填膺,边淌着水边骂。 “要不是他们郭店村人没日没夜加t固他们那边的丁坝,把洪水往咱们这边赶,我们哪能受这个灾?”
姜崖忍了忍,耐心地把上次水利专家讲的话又说了一遍。丁坝只是有利于淤泥沉降,且问题不在于丁坝。两岸建了二十来座丁坝,像蜈蚣腿一样,都伸出脚来挡一下,非常不利于泄洪,流不下去只能往两岸流。
这几个老头压根听不进去,还让姜崖把工作重心放在修复丁坝上。陈元基气得半死,正想怼回去,却见对面有人连哭带嚎地跑过来。
“出事了!我三大爷三大娘被房子压死了!”
所有人大吃一惊。
姜崖心里一凉,“不是让他们转移去乡政府了吗?”
陈元基拽住对方的胳膊,“还有气吗?赶紧送去医院!”
对方哭着说:“哪里还在气!房子塌了!我只看到了他们的腿……”-
这一天。竹坑乡码头村挂起了白布,响起了催人泪唢呐声。村里人全是沾亲带故的,死的这两位又是村里的长辈,大家见面时互相叹着气,咒骂着老天爷,咒骂着对岸,唯独没有人意识到这样的悲剧本不该发生。
葛兴国给县里上报灾情。这次全县上下受灾最严重的不是竹坑乡,因灾死亡的只有竹坑乡。
从县里灰头土脸地回来,葛兴国把大家叫到一起,拍着桌子说这次一定要破除万难,今年内把防洪大堤修好。
王学海无奈又无语地说:“谁能想到他们两个人偷偷回去房子里。”不然,这样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还是我们的工作没做细。这次悲剧我负主要责任。”葛兴国叹气,“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要派出专人盯着,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再回去。”
据说三大爷三大娘是因为惦记家里竹席下面压着的五十块钱,这才结伴回去拿。他们害怕别人担心,以上厕所为理由,偷偷跑回去,结果堤破了,水来了,被压死在倒塌的房子下面,和五十块钱永远的在一起。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堤。
大堤要是早一天建成,码头村也不用每次都担惊受怕。
大家都知道这件事难上加难,遇到的阻力难以想象,一个个都低下头不吭声。
姜崖站起来说了两点建议。
第一,工作要两头做。既要做通码头村的工作,也问做好对岸郭店村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化解冰冻也不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两岸之间的敌视已经存在几十年,还是要从利益两个字出发来劝和。幸好现在出现码头村大开发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对码头村,对郭店村也非常有利。重点是要让两村看到明显的好处。
其实开发金竹村和梁家洼村时,也用的这样的招数。人皆为利往。这一点真香谁也逃不掉。
只是,难办的一点在于,郭店村是另外一个省的,如何打破行政界限,跨行政系统协同发展,仅仅依靠竹坑乡是远远不够的。
听到这里,葛兴国点头称是。他这次去县里挨批的同时,也跟县里领导讲到这件事。
但是,县里也要跟市里,市里跟省里,省再和隔壁省层层沟通后,才能再从省里返回各自的市县镇村……这样沟通完一圈后,即便有了一定的合作意向,至少也得一两个月。竹坑乡实在等不及。
姜崖沉吟片刻,“所以,还是要通过水利部门来协同沟通。”
徐洪福接话道:“是。既然已经达成了九六规划共识,就以这个为讨论的准则,再次启动两岸大堤修建工程。”
姜崖点点头。他提议,可以请水利部门的专家召开一个宣贯会,邀请两村村民参加。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修建防洪大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大家一听,都说这个主意好。
村里人思想固执,认定一个道理就坚决不听其他道理。哪怕他认定的是错的。
如果省里的大专家能来耐心地上一堂大家都听得懂的水利课,想必效果应该不错。
只是,怎么把两个村的人安安稳稳地放在同一个空间而不打架……所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葛兴国摆摆手,“咱们先一起合议几个大方向!至于具体实施步骤随后再讨论。姜崖你继续说。”
姜崖点头提出第二点。两岸之所以闹这么久这么大,还是为了争夺河里面那点不多的河漫滩。土地问题不解决,水利纠纷就无从解决。
“我们这边以后肯定不靠种地养活自己,对面的……”徐洪福话没说下去。
这又牵扯到两岸发展不平衡上。现在码头村已经开工,未来要以发展旅游为方向,旅游赚的钱多还是种地赚的钱多,谁都会算账!然而现在,正是因为要发展旅游,水利安全必须解决。也就是说,竹坑乡在这件事上必须主动推进。
对于郭店村来说,建了防洪大堤意味着,以后再也不能在河道里种地……不再挂在河漫滩这一根绳上,解决生存问题,才是对方会同意修建大堤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姜崖提出鼓励郭店村人分享码头村发展红利,同时也可以协助对岸发展其他产业。如果固步自封,被历史车轮抛弃再抛弃,到时候可能连河漫滩那点地都种不了了。
这就意味着,需要码头村人同意对方过来分一杯羹。
这又是难上加难的问题。
大家再次陷入沉默。
葛兴国还是那句话,问题要是容易解决,也不会闹到现在。
散会后,葛兴国叫住姜崖。
“你这小子,你工资才多少钱?给!”葛兴国拿出一张百元大钞硬是往姜崖怀里塞。
“乡长!别,我不能要!”姜崖连连推让。
估计又是王学海那个大嘴巴,知道他参加了码头村不幸离世的老夫妻的丧事,借着给主家礼钱的机会对方多塞了钱。
葛兴国瞪他一眼。 “我发现你这个小子有时候就是不近人情!”
姜崖哭笑不得,“我哪里有!”
“你呀!辛苦挣那点工资孝敬你老子娘多少东西?没吧!难怪王学海说你像散财童子,只顾别人不顾自己。你也好歹留点娶媳妇钱。”
姜崖:“……”
推脱不过,他只得暂且收下。然后去找王学海算账。
王学海像是提前知道,见他就逃,“我去工地上看看!你别追我!”
姜崖没好气地让他赶紧滚-
这次洪水对岸郭店村损失也非常严重。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