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110-120(第7/22页)

开始往外涌。

    姜崖头一阵大,赶紧拍着胸脯说绝对没有什么小三这样的事。

    姬莲花冷哼一声,“你们男人最会拉帮结派干坏事。我不信你。”

    姜崖:“……”

    宋香巧见姜崖这幅模样,劝道:“莲花,你不信谁都不能不信姜崖。他说思源叔没有那就是没有。”

    “他总要说点什么吧。”姬莲花熬到现在无非是想安思源给个明确的态度。好也罢,坏也罢,总好过让她在这里胡思乱想。

    姜崖咳咳两声,“那啥,咱们去厨房下点面条。他们两个聊。”

    人家夫妻两人之间的事,总要私下解决。

    安思源在福建那么多诱惑,要是出事早都出事,也不会等到现在。更何况他现在焦头烂额,也没这心思。

    两人钻在厨房,边做饭边商量几天后的烟花节,剩余两人在客厅继续闹别扭。

    过了一会,姜崖回头瞥见安思源用手拉了拉姬莲花的手,看到这里,他长出一口气……

    23

    第114章

    正月十五这天, 从早晨开始,整个竹坑乡像是被热情点燃般,从进入竹坑乡的主道路开始蔓延, 热气腾腾飞到明清一条街的上中下码头, 再掠过丹江江面,回首涌入山林, 以及山林中的村庄。

    这天,将是灯的世界,也是烟花的世界。大清早古街上的大集就挤得走不动路,捏糖人的,卖冰糖葫芦的,做花馍的,还有那一元一碗的小碗臊子面像流水席一样不停上桌,大人们脸上都洋溢着被生活眷顾的笑容,小孩们更不用说了,从来没见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大集,不止有熟悉的乡里人,更有很多方言略有差异的外乡人。

    当然,大部分人是冲着今晚在丹江边举行的大型烟花节。时不时人群中有人在问:唉,请问,看烟花表演怎么走。这时候就有人笑起来,说那是晚上的事,现在离天黑还早得很呢。倒不如有时间去平浪宫求个平安符,再去平浪宫宫后院看看刚挖出来的银窖遗址,若是不着急也可以排队往地下走,去看看百年前运银子的暗道,这可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好玩地方。

    今晚的烟花节宣传口号之一就是免费观看,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来凑热闹,结果来了之后发现这里免费玩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比如可以去北街的辛家老酒厂溜达溜达,闻闻醉人的酒香味,若是兜里宽余,也可以拎上两瓶地道的竹坑香,或者也可以往山上溜达,逛逛不要门票但景观独特的□□洞,这个溶洞里面可是有一年到头都结冰的冰洞,以及常年四季都刮大风的风洞,也是旁处没有的好玩地方。

    要是溜达累了,可以顺着古街吃吃本地小吃,或者去聚德轩吃一顿竹坑乡特色的八大件,亦或是去金竹村吃一顿地地道道的农家饭。

    反正,总不会让人白来一趟。时间线一拉长,晚上的烟花表演倒是像最后的甜点,不着急吃,但肯定能吃到。

    乡政|府以及各村的干部们几乎从前天都没怎么休息,忙上忙下,忙前忙后,各种事项的安排,各种人员的调配,尤其预估道今天人流量巨大,安全问题重中之重,好在县里十分支持,从各乡镇调派了不少警察,各个路口两人一组,尤其要在容易出现踩踏的地方多安排人手……搞活动,最害怕没人气,也最害怕太有人气,万一出点事故,谁也兜不住。

    可见,想做点事,有承担多大的压力。

    上午九时,第一届丹江烟花节正式开幕。开幕仪式由乡长葛兴国主持,这次邀请来的县领导是一直关心竹坑乡发展的郭腾飞郭县长。郭县长昨天就来了,一来就先去视察了□□洞以及金竹村。瞧着村里人今年过年依然热火朝天地接待游客,日子过得有声有色,钱更是没少赚,不由连连夸赞。同时他也去了隔壁的梁家洼村,瞧着他们这里也陆陆续续开了几家农家乐,山歌演出也搞得挺不错……葛兴国趁机提及乡政|府已经在去年经过慎重决策,觉得在全乡谋划全域旅游发展蓝图,现在除了这两个走在前列的村外,还有不少村也在想办法挖掘本村特色,努力把已经涨起来的游客吸引过去……

    郭县长听后表示这样的高格局思维值得推崇,就是不能只看眼前,只顾利益,还要从全乡甚至全县角度统筹考虑。接着他又前往明清一条街,听到过了正月,古街开发也要正式提上日程,他提出一定要选好运营商,哪怕费点时间,也要选择实战经验丰富,真心谋求发展,顾及多方利益,尤其是乡里人的利益……一定要吸取去年香严寺的教训,差点被那伙从北京来的骗子把千年紫檀树给砍了,事情闹到国家文物局,县里班子当时的压力非常大。

    开幕式一结束,特色山歌表演继续。来自竹坑乡的山歌团,把看家底的绝活都拿出来了,三弦书、划旱船、编花篮、车水歌……只要你听过的,都能在这里听到更精彩的演绎。自去年十月份举办了第一届山歌赛后,乡里、县里甚至市里对西河县的山歌非遗文化认知度越来越高,团里那些唱的好的,人又长得不错的,比如历桃等人,收获了不少粉丝,只要他们出现在舞台上,势必有很多人追着捧场。

    演出不停,另一边多年未曾出现的竹坑乡社火表演也出现在了古街上。越过一簇簇人头,首先看到的,是春官。这位负责民间春耕的神仙,代表着春天,代表着风调雨顺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一手拿着扫帚,朝空中挥舞,意思是他将帮助人们扫除灾害,送走瘟疫。那些非常懂的人们见到春官走过来,赶紧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保佑来年幸福安康。

    紧接着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舞狮队,它们在敲锣打鼓中做出各种样式的表演动作,惹得大家惊呼连连, t还有人伸出手试图摸一摸狮子头,寓意来年要鸿运当头。舞狮队后面就是舞龙队,此时的舞龙,舞的是布龙,到了晚上,还有火烛龙表演,自然要比白天的舞龙更有看头。

    待大家看足了舞龙舞狮表演,一群有码头村村民组织的秧歌队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群大妈各个精神抖擞,浓妆艳抹,喜气洋洋,扭着唱着,若是细看,大妈中还藏着凑数的大爷,扭捏地唱着跳着,引得大家笑个不停。

    “哎呀,好多年没见到踩高跷了。”

    “是啊是啊。竹坑乡的踩高跷比别处高这么多啊。”

    随着惊呼声传出去,一群高高在上的高跷人出现在视野里。他们的双脚和下肢被绑在数米高的木棒上,一点也不畏惧,甚至还有人可以半跪着往前行走。高跷人随着锣鼓声,蹦啊跳啊,如履平地,他们装扮成大家耳熟能详的戏剧人物,又惊又险,甚至还有人直接冲到高跷人的下面,全身蜷缩着跪着,扮演关公的高跷人能驱走疾病,带来健康。

    “这是什么?从来没有见过。”

    伴随着拖拉机啊突突突的声音,好几辆拖拉机缓缓朝大家驶来。一辆车上高高举着好几个粉雕玉琢装扮成戏剧人物的小孩,他们有的手握双锤,有的手拿大刀,不停地朝众人挥舞着……这是竹坑乡社火表演的代表:铁芯子。人们用铁棍做骨架,外面包裹着用绸缎做的花朵、树枝和纸花,以前,这种铁芯子是由人抬着,现在时代变了,就把小孩绑在了拖拉机上……也不知道这些铁棍是怎么焊接的,下面一个大小孩,上面还支棱着三个小一点的小孩,大家一点也不怕,稳稳挂着,远远看去,像是可以御风飞行一般,十分有趣好玩。

    一下子把社火表演推向高|潮。过去动乱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