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 120-130(第3/15页)
,没带什么见面礼,你与那位小妹妹一人一枝吧!”
梅四举在鼻间轻轻一嗅,欢喜道:“是真的花呢,不想这般秋冬季节,竟能见到夏春之花。”
宝钗向梅四道:“你去外面守着,莫让人靠近。”
梅四捧着花,欢欢喜喜地道了谢,掀帘出去。
舱内二人双手交握,眼眸相对,霎时交换过千言万语。
宝钗含泪道:“颦儿,你这一向还好吗?”
“甚好!”黛玉望着她,唇角带笑,“我如今有师父、师兄,他们都很疼我,也学了一些本领,再不怕受人欺负。”
她回答的简洁,显然是不愿多说的意思,宝钗也不再多问。
她拭去眼泪,由衷赞道:“那就好!你这样的世外仙姝,原就不该受凡尘腌臜气,修道正适合你。”
黛玉歪头笑道:“姐姐嫁给诸葛丞相,也真真适合!”
宝钗回想起方才的离愁别绪,心下更是难过:“如今历史进程错乱,也不知他能否安稳到做丞相的那天?”
黛玉掐指算算日子:“如今还不到赤壁之战的时候,此时联合东吴,确是难以预测吉凶。”
宝钗咬唇道:“而且,我怀疑有一位与你我同款情形的人,正在襄助江东,这人知晓我夫君后世能为,不知会不会撺掇孙策、周瑜杀他……”
“同款情形……难道也是咱们的姐妹?”黛玉来了兴致,笑道,“姐姐若不放心,小妹可寻机会去江东打探一番,顺便设法护一护姐夫!”
说道“姐夫”二字,她语气中已满是调皮。
宝钗面颊羞红,听到她要去江东,忙劝道:“这样的乱世,你一个女孩子可不要乱走,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即便是有些身手,若是遇到大股流民也难免麻烦。”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黛玉叹道:“咱们在大观园时,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可看看如今天下百姓这样朝不保夕、白骨露于野的惨状,天道无常啊!”
宝钗沉默。
黛玉病逝时,贾府虽风雨飘摇,却还能勉强支撑,之后在权力倾轧中沦为齑粉的惨状,幸而黛玉未曾经历。
她虽早逝,毕竟也算一生清白,未遭命运荼毒到底。
黛玉见宝钗神色沉重,换了话题,聊起自己在昆仑山上看过的日出,游过的镜湖。
宝钗也说起自己在隆中的生活,说起诸葛亮时,难免又要想到他赶往江东的危险。
黛玉见她时时记挂前往江东的丈夫,心下暗暗有了计较,吃了两块茶点,叙话几句,就起身告辞。
宝钗送至船头,叮嘱道:“妹妹若得空,一定要再来看我啊!”
黛玉回眸嫣然笑道:“少不得再来搅扰姐姐!”
说罢,她飞身跳下船,几个起伏掠过水面,消失不见了。
梅四欣羡不已:“夫人,下次您这位妹妹再来时,请她教我学道吧!我要能飞天遁地,就更能保护夫人了。”
三日后,宝钗坐在廊下,一手摇着阿瞻的小床,一手捧卷阅读。
一张信笺忽从院外竹林滑出,飘飘摇摇越过院墙,准确无误地落在宝钗手上。
宝钗起身四下看过,并无一个人影。
她将信笺展开,熟悉的黛玉笔迹,只有两句话:速来江东周府,故人遥望芳踪。
故人?周府!果然是那位孙夫人非此世人。
宝钗又惊又喜,她将阿瞻抱回房去,教梅鹿看着,到厢房召来梅四、兰五,让她们扮做书童,收拾行装。
她则扮做“黄先生”去府所找到关羽,说明自己要临时外出,拿三个锦囊给他以备不时之需。
行出襄阳城不久,路过一片松林,忽一阵清香扑鼻,又有轻柔的鸟鸣吟唱。
宝钗按辔徐行,凝神向道路两旁看去,
忽迎头风动,一女子从树梢跳下,笑道:“这位公子风姿特秀,尽显魏晋风流啊!”
正是黛玉。
见此人如此神出鬼没,兰五瞬间亮出匕首,却被梅四悄悄按了下去。
宝钗勒马笑道:“我此生所向,乃消掉混乱的魏晋南北朝,为大汉续命四百载!”
她展开双臂,飒然道:“此乃大汉风流!”
“说得好!”黛玉竖起拇指,“为了姐姐的志向,我也得向所谓的天命定数争上一争!”
两人相视大笑,宝钗拍拍马鞍:“上来,本公子带你!”
黛玉也不推辞,跃身坐在她身后,笑道:“这样走太慢了,我有个缩地成寸的小术法,请姐姐一观。”
她伸手念诀,轻喝一声:“起!”
霎时飞沙走石,天地昏暗,众人再睁眼时,已到了一座城外,上书两个大字:吴郡。
兰五大为惊奇,咋舌道:“若将此法用于战场,岂不很快统一天下了吗?”
“对呀!”梅四向宝钗道,“待咱们回了襄阳,夫人一定要引荐这位小姐给刘皇叔。”
黛玉笑道:“此法可一而不可再,私下娱乐可以,若于战场施展,只怕会生灵涂炭、后患无穷。”
梅四、兰五异口同声:“为何?”
黛玉靠在宝钗肩头,问一直沉默不语的宝姐姐:“姐姐可知此中缘故?”
宝钗叹道:“妹妹若助我们,自会有人助曹、助吴,神仙打架,战事扩张,到时遭殃的只有普通庶民而已。”
“就像封神大战!”兰五瞬间懂了。
黛玉低声道:“知我者,宝姐姐也!许多事非我不助,实不能也!”
接近城门,她随手变出一顶冪篱顶在头上。
宝钗深知她意,跳下马,牵马缓缓而行。
门口守卫见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模样,也没有多盘问,便放了进去。
黛玉坐在马上,笑道:“说起来,我上次骑马还是在苏州呢!那时候才三岁,出门踏青时坐在父亲怀里”
原是伤感的话,她嗓音中的笑却依然真切实在。看来,这些年林妹妹果然过得很好。
宝钗仰头,透过冪篱瞧见她弯起的唇角,又看向她在马鬃上顺手编织小辫的手指,笑道:“既没骑过马就安稳些,我替你牵着慢慢走。”
黛玉纤指飞快穿梭,又替枣红马编出一条小辫子,怡然笑道:“无妨,掉下来也不怕!”
她引着三人在城内东走西拐,进了一条宽阔干净的大街上,两旁房屋俨然,门楼高阔,安静肃穆,显然是高官士族聚集地。
宝钗低声道:“这位故人到底是谁?”
黛玉笑得神秘:“是咱两个皆很亲近的故人。”
一连串的姓名在脑海间划过,宝钗颤了嗓音:“可是大观园里的姐妹?”
黛玉挑眉:“宝姐姐蕙质兰心,不妨猜上一猜!”
一辆马车辘辘驶近,车速越来越慢,赶马车的是位健壮仆妇,显然车内是女眷。
宝钗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