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 100-110(第4/16页)

久久未动。

    宝钗拿着一件鹤氅出来,为他搭在肩头,笑道:“感动得要落泪,对不对?”

    诸葛亮仰首望天,待眸中干净,才低首笑道:“一点点吧!”

    宝钗也不戳破他,举目望向远方,时间虽然提前七年,可三顾茅庐终究还是阴差阳错地要凑齐了。

    以后的历史,当真能够彻底改变吗?

    第103章 进军中原

    第三日,宝钗与诸葛亮前往襄阳城去拜见蔡夫人。

    蔡夫人对小夫妻的态度极为热情,不仅设宴招待,还请诸葛亮帮忙查问刘琮的功课,一副当时就要留下卧龙先生给刘琮当先生的架势。

    诸葛亮也不推辞,当着蔡夫人的面给刘琮讲起兵法,直接引用了最近的官渡之战,并道:

    “曹擦,当世之枭雄,麾下智谋之士不计其数,所属青州兵勇不可挡,便如雄踞北方的一只猛虎。”

    “在官渡大胜后,曹军锐气正盛,此时若有谁不知死活前去撩动虎须,必被一口吞食。”

    他讲解生动,又以小孩子最喜欢的动物做比喻,不仅小刘琮听得兴致盎然,就连蔡夫人也连连点头。

    午宴过后,刘表回到了内宅,眉头深锁。

    蔡夫人再三探问,才知刘备今日求见,拿出拓印的衣带诏,痛哭流涕,愿以妻小相抵,借兵一万,前往袭取许都。

    刘备态度坚决,立誓若胜,战果并入荆州,若败后果有其一力承担,绝不牵扯荆州。

    又有公子刘琦在旁相劝,为其力保,刘表只得答应考虑一、二。

    蔡夫人听得此言,忽省起诸葛亮的撩虎须之言,心下不由一动。

    刘备自到了荆州,广布仁德,遍收人心,又与刘琦交好,在荆州愈久,便愈是刘琮上位的障碍。

    蔡氏早欲除之而后快,此时忙道:“既然刘皇叔如此有信心,不如就借他兵马,但不许他打荆州旗号,倘若兵败也切莫引来祸水就是。”

    刘表依然筹谋未决。

    蔡夫人大急,提议道:“常听人说‘得卧龙,天下宁’,如今卧龙先生就在家里,何不向他请教?”

    刘表听说,忙派人去请诸葛亮。

    蔡夫人借口更衣,抢先一步找到诸葛亮,请他务必劝刘表借兵给刘备,督促刘备早日去袭取许都。

    诸葛亮假意为难,在蔡夫人多番鼓动下,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待见了刘表,诸葛亮道:“若刘玄德取下许都,向北可做抵御曹军的屏障,向南可与荆州同气连枝,向西可防刘璋,向东可拒孙策。胜,则对荆州有百利而无一害。”

    刘表叹道:“曹操势大,即便他已带人北征袁氏兄弟,许都仍镇守着本部精锐,岂可轻取?只怕打虎不成反被虎伤,祸延荆州,恐怕重现徐州旧事矣。”

    “且交州牧张津屡次作乱,此也不是作战之机。”

    诸葛亮笑道:“明公若不愿受刘玄德连累,可不借兵给他,专心南边平乱即可。”

    刘表叹道:“玄德公捧出衣带诏,我乃大汉宗室,岂能视而不见?”

    诸葛亮笑道:“明公不借给他一万兵,可看在同为汉朝宗室面上,直接送他五千兵,言明人情两清,以后是败是胜,皆与荆州再无瓜葛。”

    蔡夫人在内室听得此言,愈发深以为然,待诸葛亮走后,立刻出来再劝刘表。

    刘表终于下定决心,拨五千兵给刘备,另将新野暂借刘备屯军,此后胜败,皆不须向襄阳禀报。

    诸葛亮见计成,立时找了借口携妻返回隆中。

    回到家,宝钗替他打点行装,手抚新作的冬衣,久久未动一下。

    诸葛亮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手道:“带我们在樊城安定下来,就设法回来接你。”

    宝钗低声道:“此战凶险,你当真要去吗?”

    她记忆中的历史,是火烧新野,携民渡江,然后舌战群儒,赤壁之战。

    如此向北袭取许都,不仅史书上此时未发生,此后实际发生的襄樊之战,最终结局也并不好。

    她心下惴惴,难以安定,手指不可抑制地轻轻颤抖起来。

    诸葛亮察觉妻子的担忧,将她揽入怀里,轻声道:“若等曹操彻底稳定了北方,以后再想向北征伐就难了,最多只能谋得三雄并立。”

    “这是最后的,占领中原之地的机会了。”

    他转了轻松些的语气,唇角带笑道:“放心,此次出战,我有五胜,彼有五败,必赢无疑。”

    宝钗直起身子,望着夫君俊美的面容,伸出一根青葱玉指,抿嘴笑道:“让我猜一猜,第一胜在人心向背,上次我们在新野,流民皆自北向南而逃,说明人心在玄德公。”

    她伸出第二指,继续道:“第二胜,此战名义上是袭取许都,实为攻樊城,占汝南,袭宛城,步步蚕食,曹操见其根基未动,不会轻易撤回北征军队。”

    她眼波流转,笑得仿佛一只小狐狸,方才的不安散去大半:“待其反应过来,事已定矣,再想从夫君手中拿回城池,恐怕就难如登天了。”

    诸葛亮在她鼻头点了一下,以口型道:“聪明!”

    宝钗再伸一指,笑道:“第三胜,孙策屯兵在江夏下游,却迟迟不发一兵一卒,此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她声音略低了些,在诸葛亮耳边道:“一旦曹操与袁氏动兵,江东必攻寿春。”

    妻子气息如兰,拂过耳垂,诸葛亮耳边酥痒,忍不住将妻子揽得更紧,转在她耳边低语道:

    “上次在江夏时,我已设法联络兄长,这次再派使者联络孙策,同时袭取寿春。曹军即便反攻,也非针对樊城一处,孙刘两家正好趁此结盟。”

    宝钗点头,仰面笑道:“第四胜,乃是……”

    她伸手轻抚夫君面颊,柔声道:“有我夫君运筹帷幄,自然百战百胜。”

    诸葛亮握住她的指尖,笑道:“夫人谬赞了。”

    “那么,”宝钗靠在他肩头,“夫君认可吗?”

    “当然!”诸葛亮笑意坦然,指着自己的头脑道,理所应当道,“此中已有攻城之计,自然可算一胜。”

    他一把将妻子抱起来,置于膝上,道:“第五胜,先前刘皇叔曾败于汝南,如今镇守汝南的夏侯惇素来骄矜,必然轻视。镇守宛城的张郃素来惜命,镇守樊城的曹仁则素来多疑。”

    “皇叔麾下三员虎将,亮这几日一一见过,皆有万军不挡之勇,对上曹仁等人,安能不胜?”

    宝钗坐在他腿上,面红耳赤,羞道:“好,我放心了,且让我下来,还得收拾你的行装呢!”

    说着,就要从他腿上下来。

    诸葛亮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你放心了,我却有一忧心之事,只要想到此事,就行不得一步路,吃不下一口饭。”

    宝钗大惊,顾不得害羞,忙问:“何事?”

    诸葛亮双手握住她细腰,又将人抱回腿上,搂得更紧了些:“所忧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