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 80-90(第14/17页)

    她先进了书房,从内掩上门,将窗户半推开,独立窗后。

    不一会儿,窗下传来诸葛亮的声音:“黄小姐,恕亮冒昧前来打扰。请问黄贤弟去何处探亲?何时归来?”

    宝钗手扶案台,轻声道:“他结了仙缘,随道士远游,也许明日就回,也许再不会回来!”

    她说话时,并未有意改变嗓音,不过比扮男装时更清软些。

    窗外,风吹花香,送来诸葛亮的答复:“亮明白了,多谢小姐指教!”

    半晌寂然无声。

    宝钗猜测人已走远,正要开门出去,忽听窗外又有问话:“玄德公丢了徐州,暂居小沛,可还算得英雄么?”

    宝钗顿足,斟酌道:“此乃一时之势,玄德公其命在天,将来必有一番伟业!”

    脚步声响,窗外人当真离去了。

    宝钗将窗户轻推一道缝,看那挺拔身影越走越远。

    若她还是未受规训的小黄月,此时必已追了出去,与那孤寂身形同行。

    这个时代还未经过靖康之变,也没有程朱理学,对男女大防看得并不甚是严重。

    宝钗轻掐手心,终是没有勇气多走出一步。

    她如今十一岁,再过得四、五年,便可做得他的贤内助,助他成就一番伟业了。

    何必心急?

    这一年年底,诸葛玄做主,黄承彦做媒,将诸葛兰许于剻家子弟剻祺。

    新娘家没有嫡亲长辈,诸葛玄托了黄承彦,请黄夫人这位义母前去做出阁礼的执礼人。

    黄氏夫妇欣然应诺,黄夫人带了宝钗同去,提前为新娘子设计妆容,挑选头饰。

    诸葛家人丁稀少,卧龙岗草庐不算开阔,即便有意避让,宝钗还是与诸葛亮偶遇了三次。

    第一次,是她去为新娘子折一支簪鬓的红梅。

    梅树栽在桥边,宝钗挑了好一会儿,才相中一支。

    她伸手过去攀折,偏昨夜落了雪,白日阳光一晒,化得半冰半水的,脚下打滑,险些跌了一跤。

    诸葛亮在廊下看见,快步过来。

    他身高腿长,随意一抬手,就折到了顶稍那支,双手递于她。

    正是宝钗相中的那一支。

    她道:“有劳贤兄!”

    恰好诸葛亮也弯了腰,拱手道:“此次家姐出阁,有劳小姐费心。”

    两人相视微笑,彬彬有礼地各自退开。

    阳光映着冰雪,照在两人面颊上,少年丰姿如玉,少女容颜娇艳。

    诸葛亮心道:怪不得她喜欢牡丹……

    他正要开口,眼前少女已晕红了面颊,微一福身,快步离去了。

    第二次相见,是新娘出阁前祭拜先祖。

    诸葛家祖籍琅琊,执礼人便让新娘子面向琅琊拜了三拜。

    宝钗扶着新娘,不经意间回首,看见诸葛亮红了眼圈,眸中带泪。

    回不去的故乡,是他永远的遗憾吧!

    她心下一叹,史书上的诸葛丞相远了些,这红着眼眶的少年清晰了三分。

    第三次相见时,天已黄昏。

    迎亲的队伍来了,蒯家女客甚多,宝钗不得不也出面迎客。

    诸葛亮在人群中看见她,礼节周全,与那些夫人小姐谈笑风生,左右逢源。

    一瞬间,黄小姐与黄贤弟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黄小姐的笑容永不停歇,眼睛内的笑意却是时断时续的,面柔而内冷。而黄贤弟,无论内外都是再真诚再热烈不过的一个人。

    诸葛亮眼神复杂,转过视线不再看。

    大小姐诸葛兰出嫁后,二小姐诸葛蕙闲时无事,常来找宝钗学女红,做学问。

    从她口中,偶尔能听到诸葛亮的消息。

    他在学业堂出类拔萃,引得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对他青眼有加,也结交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一众好友,还有一位常来家中拜访的侠士徐元直,闲暇时这四、五人围炉论天下,好不畅快。

    最后一场冬雪过去,渐渐春暖花开,到了春耕季节。

    诸葛蕙也日渐来得少了。

    这一日,宝钗从外边回来晚了,路过卧龙岗时,天已黑尽,明月高悬。

    她的马车驶过一处田地,远远听得有吟诵之声。

    丫鬟梅鹿趴在窗口,奇道:“寻常人家犁地皆在白天,既翻松了土地,也能顺便让太阳晒死翻起的杂草,怎么还有人半夜扶梨耕作呢?”

    她双手托脸,忽又笑得有几分陶醉:“这扶梨的人还挺好看的,又高又瘦,仿佛手中不是犁耙,而是修仙的拂尘呢!”

    宝钗心下触动,凝神细听,听得是: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正是《梁甫吟》!

    她掀开车帘,远远看得一眼,鼻尖瞬间酸了,热泪盈上眼睫。

    那双手扶犁,萧萧肃肃,朗声吟诵的,不是诸葛亮又是谁?

    《出师表》中他曾说躬耕于南阳,原来,是当真一犁一犁耕作过的。

    那样一个经天纬地、光风霁月的人,却要在月色昏昏的夜里,扶着犁头,将汗水滴进泥里。

    “停车!”

    宝钗唤停车夫,掀开车帘,一跃而下。

    她这幅身躯久经锻炼,动起来确如脱兔一般。

    提裙跑过地头,她心头热血忽一凝,心神回归,却步不前。

    如此这般不管不顾地跑起来,上次还是滴翠亭扑蝶。

    一旦理智回笼,她就再多行不得一步,做个守规矩、顺应时势的人,已在多年闺训中刻入骨髓。

    那边诸葛兄弟也已看到了她。

    诸葛亮松开犁,让诸葛均守在原地休息,自己快步迎了上来。

    他心头也有些热血奔涌。

    黄小姐从马车上跳下的那一刻,分明就是黄贤弟,从内到外的热烈与真诚。

    将到面前时,黄小姐却又重新变得端庄起来,甚至正正经经地行了个礼。

    黄小姐说话也是疏离而守礼的:“诸葛兄,小妹正要到贵府一趟,谁知恰巧路遇贤兄。”

    “还望帮忙给蕙姐姐带个信,请她明日到我家来一趟。”

    说这一番话时,宝钗皆垂着眼睫,良久无应答,她才抬眸,看清眼前人模样。

    诸葛亮一袭蓝布短打,愈发显得腰细腿长,头上包着布巾,汗水打湿鬓角,凤眸中隐含一丝失望。

    两人视线相对,诸葛亮换了温暖笑容,拱手还礼:

    “小姐所托之事,亮必然带到。”

    他手背红肿,拱手时,手指都在轻颤。

    宝钗惊呼一声,再按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