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60-70(第21/21页)
不免随旧事怅然。
父皇对他提起过战场上的王叔,少年将军,鲜衣怒马,那是何等的骄傲飞扬,意气风发。
可他真正第一次见到王叔时,他卧床养伤,面色苍白,眸中全无半点生气。
至亲含冤而亡,独一人留存于世间。换作是他,亦实在难以振作精神。
他还记得,自己奉父皇之命照看王叔多时,王叔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我有个小侄女儿,只比你小上几岁。”
“她……没有等到我回家,会不会怨我?”
话语间的忧愁,浓重得化不开。
顾王叔在豫王府住了三年,丧亲之痛尚未平复,羯族再度兴兵来犯。
以游牧为生的民族,离不开对华夏的劫掠。
大齐内忧外患,朝中父皇信任的可用之将,无一人能够派去抵御羯族,独当一面。诸王虎视眈眈,野心仍在,联合所属朝臣对父皇施压,意欲父皇御驾亲征。
父皇腹背受敌,危难时刻,是顾王叔主动请缨。
定下出征的主帅李健守成有余,克敌不足。王叔愿意前往,解了父皇燃眉之急。
王叔在边关对羯族的第一战,率了父皇拨给他的一千骁骑,长途奔袭深入大漠千里,直捣羯族王帐,斩敌三千零七十二人,俘虏羯族右相国,在军中打响了威望。捷报传回皇都时,所有对父皇的流言与攻讦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此后李帅受父皇密令,大胆放权给王叔。王叔领兵七战七捷,长期驻守在边关。有王叔在外,父皇得以腾出手来,肃清内乱。
王叔在边关鲜有败绩,军功累累,被齐梁百姓奉若神明。父皇对他已是赏无可赏,为王叔修建顾氏宗祠后,在民心所向中,破例加封王叔为大齐第四位异姓王。“靖平”二字,是父皇亲自拟下。
王叔在边关八年,羯族败退数百里,漠南再无羯族王帐。
凯旋之时,父皇亲率文武百官相迎。
当问及王叔还有何所求时,王叔只道,想为自己的小侄女求一份荣耀。
于是父皇赐下郡主之爵,诏命礼部拟来几十个封号,供王叔择选。
甚至于,郡主之位并非追封,而是父皇实打实的封赐,只为圆王叔一个心愿。
晚风吹拂,迎着天边落日余晖,顾宁熙忽而想起靖平王府中那一处华贵的院落。
她所有话语,最后只余极低一声叹息。
陆憬未传步辇,二人一同回了长庆宫中。
太子私会后宫嫔妃一案,最后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太子跪于太极殿中请罪,力辩无辜后,明德帝到底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他命太子在府思过半月,期间仍可参与政事;至于苏婕妤,失宠已成定局。明德帝以染指朝政为名,将苏婕妤贬为美人,迁居别宫,再不曾召幸。
寒冬时节,纷纷扬扬一场雪落下,掩盖了所有流言蜚语。
有些空旷的街巷中,两道撑伞的身影并肩徐行。
孟庭温和道:“都下雪了,你还不回府吗?”
“昭王殿下设宴相邀,我要去望云楼用午膳。”
顾宁熙与表兄相约在前,昭王殿下设宴在后。
正巧撞在同一日,顾宁熙只能与表兄提前半个时辰碰面,地点就选在与望云楼附近的茶楼中。
好在表兄是自家人,临时改了时间无妨。若换了旁人,顾宁熙必定感到不好意思。
孟庭想起姑母的叮嘱,迟疑道:“你与昭王殿下单独用膳,可是有话要说?”
顾宁熙笑道:“寻常的好友相聚罢了,昭王殿下还邀了齐国公他们。”
孟庭放下心来,路途不远,顾宁熙预备步行前往。
“雪路难行,”孟庭笑道,“我送送你。”
街上已积起薄薄一层雪,留下两串长长的脚印。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直将顾宁熙送到望云楼门前,孟庭方自行折返。
望云楼三层视野最好的雅间内,昭王殿下合上了窗子。
方才冷风直愣愣灌入屋中,亏得屋子里都是军旅之人,都不畏寒,也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妥。
只在窗子关上后,他们觉得暖和了些而已。
孙敬是早已在大堂中候着顾大人的,不多时,顾宁熙便在孙总管的引路下进了雅间。
她到得最晚,路上稍稍误了时辰,屋中几人都在等她。
顾宁熙不免歉疚,正要解释几句时,陆憬不阴不阳道:“知道你有事耽搁了,无、妨。”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