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难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帝姬难养》 30-40(第47/47页)

粒粒捏开,放进用开水烫过晒干的陶罐里。

    谢韵仪对这个步骤喜欢极了,跟小孩子遇到心爱的玩具似的,边哼着小调,边捏葡萄。

    葡萄捏完,刚好三个大陶罐装七分满。盖上倒扣的碗状盖子,灌口边沿倒水封口。

    两天后,发酵的小气泡撑起部分葡萄皮往上冒。林染将蜂蜜、拐枣糖汁、金樱子糖汁分别加入三个陶罐。

    每隔两天,拿开水烫过的筷子往下压一压葡萄皮。

    六天后,第二加糖,依然是每隔两天压葡萄皮。

    十二天后,气泡明显变少,葡萄皮颜色褪去。林染滤去葡萄皮和籽,浑浊的葡萄汁液倒进新的陶罐,进行二次发酵。

    谢韵仪吸吸鼻子,皱起眉:“有点葡萄酒的酒香,但是这么浑,是失败了吗?”

    林染淡定:“等着第二次发酵沉淀。”

    系统可没说失败了。

    天气渐凉,山里早上的雾气要到中午才散去,林染和谢韵仪不再进山。

    她俩每日背书写字,兼捣鼓各种吃食。林春兰和林秀菊做豆腐,收黄豆,晒葵菜萝卜条,种下一轮白菜萝卜。

    村里晒萝卜干,会切成薄片,天天晒,晒成只剩纤维的萝卜丝。

    林家不缺盐,晒腌萝卜条。

    萝卜切块,用盐杀出水分,双手使劲拧出汁再晒。

    只需要晒两三天,萝卜条脆脆的富有弹性,尝尝味,咸味适中就不再加盐。

    八角花椒茱萸磨成粉,混着蜂蜜拐枣糖汁金樱子糖汁给萝卜拌上。装进陶罐里,压紧实。

    最上面压一块从河边找来,煮过的,跟陶罐口差不多的石头,保证萝卜条们挨挨挤挤,中间没有空气供杂菌发酵。

    这样的腌萝卜条咸甜适口,拿出来吃的时候,再用热油炒,激发出八角花椒茱萸的香味儿,层次丰富极了。

    林家一日三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盘萝卜条。又开胃又下粥,和馍馍一起吃爽口,炖肉吃几根解腻。

    林春兰干脆又做了六陶罐,一陶罐送给林朝霞,余下的打算自家吃到明年夏天。

    凡是尝了林家萝卜条的,都说好吃。只不过这萝卜条浪费盐,还得加糖和香料,太贵了。

    糖要八百文一斤,年节时候买几块,给家里孩子甜甜嘴都舍不得,就别说放在菜里了。

    香料更别提了,那是按两卖的,一两少说也要二百文。

    这萝卜条算起来,比吃肉都贵!也就是林家发财了,舍得这么霍霍银子。

    林家的葵菜,一部分晒成菜干,另一部分积酸菜。

    葵菜晒蔫吧,开水中烫一烫,立刻过凉水,拧干水分码在大陶缸里。

    中间看着厚度加盐,码得满满的,加凉开水,最上面用大石块压住,三周后就能吃。

    吃的时候洗去盐,切丝炒,炖肉都好吃。酸味纯正,开胃解腻去腥,一样能吃到第二年夏天。

    这次柳树村跟着学的人就多了。一缸酸菜用半斤盐,做五天豆腐的钱,吃得起。

    教导监督盘炕的村里人,陆陆续续回来时,林家陶罐里的柿饼,覆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早饭后,林染拿出四个。柿饼的果肉呈半透明的琥珀色,咬一口,蜜糖一样的香甜。软糯的糖心在舌尖流淌,叫人舍不得咽下。

    柿饼不用放糖,只是简单的削皮晾晒,在时间的作用下,就能甜如蜜,宛若天赐。

    林秀菊小口小口的慢慢品尝:“县城点心铺子里卖七十文,八九十文一斤,都肯定有不少人买。”

    蜂蜜可是一两银子一斤呢!这柿饼忒甜,跟吃蜜也不差多少。

    林春兰一边吃,一边偷偷瞅一眼林染,她有个大胆的想法,心跳快得“砰砰砰”。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