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帝姬难养》 24-30(第5/33页)
!”
“……”
其中柳村长的声音最响亮:“五十斤!”
今年不知多少家麦子绝收,还按往年的三斤黄豆换一斤麦子,绝对是占便宜!要不是家里黄豆不多,家家都恨不得全换成麦子。
也不光是占便宜的事,这好兆头的麦子,谁家不想来点?
刚才她们可是亲眼瞅见雷电劈刘家人呢,阿染又说自己得了母树喜欢。想来也是如此,不是“送”野猪就是“送”狼的,偷麦子的人还给“送”来一两银子。
吃林家的麦子,多多少少,也算是沾点母树喜欢的光?
林染面露愁容:“家家都想要换麦子,我家麦子没这么多。况且,今儿刘家这事传出去,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来偷。”
这倒也是,今儿又是雷又是电的,这么多人都看见了。她们自己清楚自己什么德行,这样神奇的事儿,绝对忍不住不说出去。
甭管这福麦是真是假,换了她们知道这稀奇事,不得抓心捞肺想要几穗?
万一,真是母树照拂,有福气呢!不吃,搁家里放着也行。
林家就算日夜都去守着,也防不住人人都想薅点。
说不得等麦子成熟,自己想要换都没了!
林染看着一个个皱起眉头的村人,等待片刻。
见没人有什么好办法,林染笑着商量:“我倒是有个想法,婶子们帮忙把把关,看看成不成?”
林染一个刚成亲的年轻姑娘,站在高处,在全村人面前说话出风头,年纪大些的村人心里既欣慰又别扭。
这会看她态度诚恳的打商量,那股酸酸的别扭劲儿去了不少。
柳春生暗自点头:“阿染你说说看。”
林染姿态放得低低的:“光靠我们林家这几个人肯定守不住,若是这麦子已经是咱柳树村的了,那肯定没人敢下手。
正好大伙也都想换麦子,我寻思咱能不能现在就给分了?
旱成这样,三亩八分地的麦子能收五百斤就不错了。我自家留一百三十斤,姑姑家五十斤,柳婶家五十斤,余下的,正好二十七家,一家十斤。不想换的,都留给我家。
就按这个分法,今儿给地一分,最后各家地上收得的麦子,多点少点的,换黄豆的时候增增减减,大伙说可行不?”
没人回话,都在琢磨。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林家的麦子有人敢动手,整个柳树村的麦子,谁敢犯众怒?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等她们再传传,偷这麦子要挨雷劈电打,看谁还敢来!
林朝霞苦着脸瞪林染,三斤黄豆换一斤麦子,亏死!还给换出去那么多!辛辛苦苦担水救活的麦子,自家留不到二百斤,到时候还得花钱买粮。
咋就守不住了?她家还五口人呢,两家一共八个能顶事的,日夜轮换,一人守一个角,能防不住偷麦贼?
福麦的名声都传出去了,到时候收了麦子,三十文一斤都有人舍得买!
林朝霞捂住胸口,白花花的银钱就这么飞走了,她心疼。
柳春生走向林染,林染识趣的下了椅子,让村长站上去。
“分地好说,数着步数拿麻绳一划就差不多了。”柳春生看一眼众人,提高了声音,“村里占了林家的好处,不能还指着林家守麦子。”
她这话一出,有人不乐意了,为了十斤麦子,还是拿黄豆换的十斤麦子,大半夜不睡觉去守着林家的地?
“村长,我家不换麦子了。”村东头林彩云纠结着下了决定。
“我家也不换了。”
“那,那我家也不换。”
说话的是柳腊梅和柳红霞,她们和林彩云一起看向其她人,巴不得更多的人不换麦子。
说出来了不换,她们又觉得亏。万一林家的麦子真有什么名堂,就自家没有,亏得慌。三斤黄豆换一斤麦子,也是占便宜的事。
就是吧,占这点便宜,得去给人守地,好像也划不来。虽然这天旱得,天天呆家里没事干……
第25章 我们就是一见钟情的知己挚友
柳树村一共两个大姓,林和柳占了一多半。林彩云和林朝霞从小就不对付,她不想守林家的地正常。柳腊梅和柳红霞是占便宜没够,绝不吃一点点亏的性子。
其她林姓觉着面上有光,想着这么多人,就算日夜守地,也轮不上几天。柳姓多数向村长看齐,村长家换五十斤,她们只有觉得自家十斤少的。余下的零星几户异姓,平日里做事都是随大溜。
三人看了半天,见没人再响应,脸上的笑挂不住了。这会她们就觉得自家吃亏了,又拉不下脸改口,索性面色一沉,回家。
柳春生理都不理那三家人:“林家周围是谁家的地?麦粒都干瘪着,早收晚收一个样。我看麦秆也都黄了,这两天都去割了,留下空地好防贼。”
“我家的,今儿就去割了。”
“行,原本也打算就割了。”
“这两天割了也行,若是下雨了湿淋淋的,容易发霉,打草鞋席子都不行。”
柳春生点点头,继续说:“余下咱们二十六家,每家出一天工,一天两家。白天叫孩子去都行,晚上去一个大人守一条田埂。”
她看向林染:“阿染自家也还天天去守着。”
林染笑着应了:“我们家白天两人,晚上两人。还得是柳婶,事儿安排得妥妥当当。”
“行!”
“没问题!白天我叫孩子们都去。”
“听村长的,村长你给排个班。”
在场的人都庆幸自家没走,才出一天工,就能三斤黄豆换一斤麦子,划算!更别说这麦子还有好兆头!
林春兰和林秀菊连连点头,自家的地,村长不说,她们也是要日夜去守着的。
谢韵仪笑眯眯的看着林染,这主意也是她出的!
昨晚林染问她,“黄豆做出来的,白白嫩嫩,和炖烂的肥肉一样软的吃食,跟鸡蛋羹差不多,你知道吗?”
她立刻就想到了白玉膏。
小时候,中原的使臣来梁国,她们带的厨子做了白玉膏,在梁国的御宴上大出风头。
白白嫩嫩,一戳就破,没牙的老人都能毫不费力吃下去的。
她那会还小,觉得咬开里头味儿有些寡淡,没有鸡蛋羹好吃,但大人们都夸赞不已。
现在想来,白玉膏确实有股豆腥味。
梁国的御厨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白玉膏是黄豆做的,她也就再没吃到过。
若是林染能用黄豆做出白玉膏,或者和白玉膏类似的食物,林家很快就能发家致富。
不过,白玉膏,哦,林染说叫豆腐,现在无权无势的林家,同样守不住。
三斤黄豆换一斤麦子,村里人都为占这便宜,自愿为林家守麦地。林家舍出一部分利益,没了守地的大麻烦,还给了村里人,跟着自家干少不了好处的信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