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帝姬难养》 24-30(第14/33页)
就要花掉前头两三年的结余。”
没错,谢韵仪笑眯眯的夸赞:“梁国百姓家大多如此。”
林染:“军饷是多少?”
谢韵仪:“每月一两银子,立功另有赏。军士不交丁税,她们的田地在边关,也是一人五亩地,不交田税。军士忙不过来的时候,边城会让罪奴或俘虏帮着种。”
虽然不知道林染为何连这些都不知道,谢韵仪还是认真的给她解惑。
林染想了想:“朝廷控灾的粮从哪里来?”
云州府旱了这么久,粟米从十二文涨到十五文,不算高,她去县里也觉察到缺粮的恐慌。
“家里有孩子出生,阿娘阿妈就能去垦五亩荒地,孩子长大,这五亩地就是孩子的。若是不垦地,孩子成丁后,从公地分五亩。”
谢韵仪深深的看林染一眼,将她知道的都告诉她,“若是有人死去,她名下的五亩地归国君。国君有许多的地,这些地里的粮食都会存在粮仓里,发往受灾的府县卖。”
林染想起来了,记忆中,柳树村也有公地。这些地县里发粮种,柳春生会安排村里人种,得的粮食上交。
寻常年景,一亩地只需要上交一百斤粮食。多得的粮食,村里每家都还能分点。
林染:“那你的地?”
谢韵仪摊手:“奴籍没有地,和良民一样,年满十六至四十岁,要交丁税。等我新的户籍下来,也能从公地分,或是自己垦五亩地。
寻常百姓多会选择垦五亩地。荒地养三年能收获粮食,余下还有五年不用交税。”
“若是我们搬到县城?”
“可以用这边的地,和县城附近的公地置换。也可以不种地,想种的时候再置换。”
“若是有人买了九十亩地,死了?”
“寻常人不可以买地。军功能换地,不超过一百亩,死后可以分给她的孩子。等到这个孩子也死了,她身上若是没有军功,地就全归国君。”
林染揉揉额头,她只是想了解下,不想思考梁国的经济。
不过,这个土地制度,倒是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整个梁国,国君一人是超大地主和最大的豪商。
谢韵仪说梁国国君世代都是明君,林染还挺好奇的。
这得是棵多神奇的树,才能一直结出聪慧有大格局的国君来!
天边泛白两人才睡去,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林春兰和林秀菊早早起来吃了饭,在堂屋打麦子。
外头处处都是湿的,打谷桶没地放,她俩就在堂屋铺上草席,用棒槌打下麦粒。
打下的麦粒放在大大的簸箕中摊开,抬到廊檐下晒。
“吵到你们了?釜里有粟米粥。”林春兰笑道,“吃了饭再去睡会?路上湿着,今儿不能上山。”
这些天孩子们白日上山,晚上守夜,打了猎物还要大老远送去县里卖。林春兰心疼,想叫她们好好歇一天。反正外头湿气大,打麦子不差今儿这天。
林染:“不睡了,我们忙完再来帮忙打麦子。”
两人去厨屋喝粥,林染拿出两个饭团递给谢韵仪,两人跟做贼似的,快速吃掉。
家里不种稻谷,粮店的稻米从南边运来的,涨到三十文一斤。林染没有理由买稻米回来,饭团只能避着林春兰和林秀菊吃。
吃了饭,林染和谢韵仪一人抱一个大陶釜,和堂屋里的阿娘阿妈打声招呼:“我们去村长家磨黄豆。”
柳树村就一个石磨,还是柳春生奶奶那辈置办的。石磨放在屋外的棚子里,村里谁家用都成,只用完要清洗干净。
就为这个,柳家三代人当村长,村里人都没二话过。
林春兰和林秀菊以为她们磨黄豆粉,是要混在麦粉里做饼吃,挥挥手,“去吧。”
新麦煎饼香,家里有猪油,不怕陶罐烧坏,可以多做饼。
等林染和谢韵仪走远了,林秀菊“哎”一声:“咱家麦子得换一千斤的黄豆,是得想着法子吃。”
不过也多亏了阿染这个换黄豆的法子,要不然自家的麦子撑死了收两分地的回来,剩下的都得被雹子打了。
林春兰:“黄豆好存,下一茬黄豆收上来,咱们卖给粮店就是。”
林秀菊:“卖给粮店五文一斤,买回来就要六文七文,想想就亏得慌。”
“那咱买一半粟米,一半麦粉,黄豆磨粉混着麦粉吃。”林春兰越想越觉得行,“阿染喜欢上山,阿清能射箭,咱家不缺油吃,天天煎饼都行。我看阿染还特意买了两个陶釜回来。”
林秀菊:“那两陶釜太大了,又深,不像是专门买回来煎饼的。”
林春兰不这么想,她“梆梆梆”捶麦子:“大的煎大饼,比小的强。”
从林家到柳春生家,走路用不了十分钟,谢韵仪抱着陶釜走走停停,誓要让村里人都看到她的“柔弱”。
林染面无表情的等着,一点帮忙的意思都没有。
她可不想,以后在村人面前,都是她背着提着抱着,大小姐空手走在一边。
第27章 阿染,这就是白玉膏。
柳家这边也在捶麦子,柳春生看林染和谢韵仪一人抱个大陶釜,拍拍手走过来探头一看:“昨晚粮罐子漏水了?家里盐够么?用盐炒吧,多放点盐能吃几天。”
林染:“我之前说用黄豆做新吃食……”
柳春生半信半疑:“做出来给婶尝尝。”
“昨晚家家户户都去给我家帮忙收麦子,我想着做出来新吃食给婶子们都尝尝。”林染笑笑,“若是婶子们觉得成,过两天就可以多种黄豆。”
柳春生:“是要用石磨?行,你去吧。河里有水了,还在漫漫涨,上游的雨不比咱这的小。这大旱应该是过去了,黄豆萝卜葵菜茄子瓠瓜都能种。”
整个云州府受旱,下了雨家家都会多种黄豆,到时候黄豆怕是两文钱一斤都没人要。
黄豆吃多了肚疼,柳春生不觉得一样新吃食就能让大伙多种。不如多种萝卜葵菜,冬日卖到县城,应该比黄豆出息强。
说完,她转身进屋。
真要做出了新吃食,那就是林家的秘方,她得避嫌。
石磨边上的大木盆也是柳家的,林染借村长家桶,打水洗干净,放石磨下接浆水。
谢韵仪舀黄豆,林染推磨,乳白色的黄豆浆从石磨下的大木盆中盛出来,两个陶釜各装八分满。
两人再把石磨和大木盆洗干净,抱着陶釜回家。
谢韵仪继续走走停停,林染嫌弃的看她一眼,自己先抱一陶釜回家。
转头回来抱谢韵仪的。
谢韵仪美滋滋的跟在她身边,从路上捡两个石子儿,拿在手里玩。
浆水用粗麻布过滤一遍,豆渣留着煮熟后晒干,混在麦粉里做饼吃。
林染从院子里搬石头,再垒一个小火塘,两个陶釜一起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