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10-120(第51/52页)

 纪元却道:“那又不是我们的货。”

    什么不是我们的货?

    “谁买的,便是谁的。”

    纪元直接吩咐:“告诉前来买货的货商们,把风险说出去。”

    “要不要买,看他们自己的。”

    这,这一说的话,肯定都不买了啊。

    明知道镇南将军会搞鬼,买了货物,不就等于白白赔钱?

    纪元又道:“马上春耕,橡胶跟染布也都可以放放,精力都放在最后水渠的修建上。”

    “咱们这里春耕晚,四五月份春耕结束之后,一切就会见分晓了。”

    也就是说,他们什么都不做?

    这样可以吗?

    可看到纪大人的眼神,众人只好点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飞快传到还在购买橡胶鞋底,还有优质染布的货商们耳朵里。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什么?!这是在做什么?”

    “宁安州的货物不准过镇南关?!凭什么?”

    “过了要交钱?这又是哪里的规矩。”

    “是入城的过路费吗?以前从未提起过啊。”

    原本和谐的宁安州瞬间炸锅。

    本地人还好些,他们穷惯了,再者,纪大人都说了,春耕要紧。

    手头这些副业就算纪大人不提,他们也会停一停的。

    不管什么事,都没有种田重要。

    这也是宁安州本地人的习惯。

    说实话,现在是外面人想要宁安州的货物。

    而宁安州想要的东西,诸如最需要的鸭苗,大家都已经买到手了。

    做不做交易,对他们来说区别不是很大。

    只是回到去年的日子而已。

    说白了,本地人艰难惯了。

    不做交易,对他们来说区别真的不大。

    之前他们就不跟外面怎么交流,现在不过回到原点而已。

    他们是能习惯,那些依托胶鞋底跟染布赚钱的商贩们不愿意了。

    这些东西在外面卖得极好,几乎运到地方,就能直接售空。

    胶底鞋确实非常有用,特别是厚鞋底,不仅实用,还好洗容易干,这些特性,已经是许多人户干活必备的鞋子。

    而染布的良好特性,又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现在告诉他们,镇南关不让宁安州的货物经过?

    这镇南关,是不是太霸道了?

    也有人提议,宁安州就给些路费呗。

    反正这是你们之间的事。

    宁安州的小吏们微微一笑:“宁安州马上要春耕,实在无暇顾及太多。”

    意思就是,爱买不买。

    不买拉倒。

    有不信邪的货商,还真的拉着新的一批胶底鞋经过镇南关,去关内售卖。

    可沿途果然遇到“劫匪”。

    货物被洗劫一空。

    这一趟下来,损失简直可怕。

    一时间,来往货商们人心惶惶,果然不再买宁安州的货物。

    这损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原本风靡滇州府的两项货物,一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自然引起大家的疑惑。

    等知道发生了什么时候,下意识道:“镇南关,是不是太霸道了。”

    是不是太霸道了?

    是的。

    强行逼着宁安州给分成,不给就抢?

    这,这合适吗?

    眼看宁安州刚要发展起来,这似乎就要完了。

    纪状元要怎么应对?

    当地人不会觉得难受吗?

    染坊的人是有些难受的。

    他们刚刚扩大了生产,增加了人手。

    砍树跟做橡胶的人倒还好,他们已经回到自家的田地,开始春耕了。

    春耕,一年四季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今年春耕之前,本地人格外忙碌,还要清理水渠,去捉鱼苗,去买鸭苗。

    相比外面对这里的纷纷猜测,反而本地人是最淡定的那一个。

    说白了,这些产业不过刚刚起步。

    大部分宁安州的百姓,并未以此作为自己的生计。

    加之纪元早早强调了,从事橡胶产业跟染坊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对比例的耕田,否则不能参加这两项活计。

    毕竟所有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吃饭二字。

    纪元怎么可能让宁安州的身家性命,都放在做这两项买卖上。

    如今宁安州的生产力,可远远达不到只靠生意就能活。

    如果镇南关的人赶在三四年后强行中断这条商路,宁安州的百姓们或许会非常不满,甚至会因为巨大损失而对知州表示不满。

    可他们的生活还未真正得到改善,就有人想来分杯羹。

    便是割韭菜,也割得太早了。

    二月二十五,在纪元的命令下,如今宁安州四十八个村寨,必须在四月春耕之前,把之前没有修好的水渠全都挖好,用来储水的水塘,准备的肥料,全都准备好。

    并且,在宁安城附近的一块上好水田上开耕。

    纪元让户司的人雇了本地厉害的农人,又从下面收购极好的稻种。

    这块水田,就是本地的试验田了。

    以后每年都要留下最好的种子在这里面耕种,选最优质,最健壮,最饱满的种子。

    整个宁安州因为春耕的事忙得热火朝天,好像直接把商路被断的事忘记了。

    宁安州,或者说纪元的淡定,让镇南将军反而疑惑。

    镇南将军向来在本地霸道惯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人。

    你直来直去,他也直来直去。

    你说狠话,人家直接不理了,你自己玩去吧。

    宁安州真的不做生意了吗?

    他们真的不着急吗?

    不着急的,宁安州的人三月挖水渠,四月整田地,五月下鱼苗。

    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的时候,鸭苗终于可以放里面了。

    稻鸭鱼的共生系统。

    也就是纪元最初的提议,终于全部实现。

    不少山农没事就去观察。

    还真跟他们知州说得一样。

    鱼跟鸭不仅不会毁坏庄稼,还会让庄稼长得更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水里摸到鸭蛋呢!直接给家里加餐!

    当地人都对这种方法啧啧称奇。

    闲暇的时候,依旧是砍树,做橡胶,做胶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