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60-170(第21/34页)

上杀进杀出几个来回然后螺旋升天的感觉”,岳云品了一口,神色一言难尽。

    前秦帝国的太子苻丕走过来问好,他容貌俊秀,气质沉稳,看起来是一位颇有儒士高风的英气太子。

    可能是缺什么补什么吧,在座几位都是武将,对他这种文人风范怪有好感的。

    小老虎往旁边挪了挪,给苻丕让开一个位置,随即快速从魔法锦囊里摸出一堆点心摆在桌上:“幸好我怕自己水土不服吃不下饭,早有准备。”

    众人不禁绝倒,你哪来的水土不服,全场就你吃得最欢好吧。

    小老虎得意洋洋:“是本位面斯图亚特王朝新送过来的宫廷点心师傅哦,这种东西据说在欧陆很流行,吃起来味道可棒了。”

    苻丕捏起一块模样精巧的点心,放在掌心看了一会,又仔细品尝了一口,忽然眸子一亮,抄起盘子匆匆往外走。

    “喂”,众人统是目瞪口呆,“太子殿下快把盘子放下,我们还没吃呢!”

    一行人眼睁睁看着苻丕一路飞奔,端着点心送到他老师王猛,还有他父皇面前,宛如献宝一般,满脸都写着“有好东西应该及时和家人分享”,不由心情复杂。

    说好的文人风范呢,这怕是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土匪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苻丕先想到的是他的老师,后面才是苻坚,秦国王室的家庭地位区分看来已经很明显了。

    谢灵运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原来传说中的「汝事王公,如事我也」,是这种事法啊。”

    “没关系”,小老虎呆呆地瞅了一会苻丕的背影,又从锦囊里摸出一包新的点心,“幸好我早有准备……幼安,这里这里!”

    辛弃疾发觉小老虎一段时间不见,整只虎都蔫了吧唧的,顺手攥着点心坐下,惊奇道:“看你的模样全然不像刚打完了一场胜仗归来啊。”

    “打胜仗是最开心的,但搞文治就比较棘手了”,小老虎大倒苦水,“在书院开学之前,陛下特意给我安排了好几个宫廷教师轮流辅导,什么外语外交科技文化艺术民生全都要学——我已经连续好几天都只睡一个时辰了!”

    辛弃疾没想到他这么卷,不由肃然起敬:“我还以为明世祖养孩子都是放养。”

    “他以前确实是”,小老虎长吁短叹,深感自己没赶上好时候,“但现在觉得就是因为以前不管,才会让郑经这厮如此不干人事,必须引以为戒。再加上全家只有我一个小辈,所以他现在要么折腾欧陆诸小国,要么就来折腾我……”

    小老虎抱怨了一大通,转瞬却话锋一转,美滋滋地说:“不过,我知道陛下超喜欢我的,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说,但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旁边蓦然伸出一只手,径直用一块点心塞住了他的嘴,萧纲叹气道:“此话可不能让我父皇听见,不然他又该给我们搞强化了。”

    这家伙成天小嘴叭叭的,实在是太危险了!

    小老虎懵懵地眨了两下眼睛,把点心吞下去,无限同情地说:“没关系,晋安王殿下,你早晚会走上这条路的。”

    萧纲:“……”

    这听着怎么有点不祥的意味。

    他舒了口气:“没事,反正我在家中排行第二,上面还有阿兄顶着呢。”

    小老虎向他身后一阵张望:“萧统他没来吗,我特意给他准备了上次说过的莲子小饼干。”

    哪成想,萧纲忽而露出了一个怪异的表情:“阿兄去救他一百年之后的后人了。”

    小老虎:哈???

    ……

    一处僻静的宫殿,萧统和少年李世民二人相对而坐,屏退左右,正在秘密商谈。

    茶烟袅袅中,李世民捧着杯盏,凝眉静思许久,最终微微颔首:“此事我做主应下了,你留手书一封,我归家后送往江陵萧铣手中。”

    萧统青衣清浅,眉眼温润,像是一湾秋容淡淡、柳梢青染的江南烟水:“如此,便有劳殿下。”

    如今开唐位面,正是隋失其鹿,群雄纷起。

    虽说李世民这一方阵营占据了绝对优势,堪称一路横推,所向披靡。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异数,那就是萧铣。

    萧铣是萧统的后人,大业十三年自封梁王,随后称帝,试图复国大梁。

    此刻距离侯景篡政、梁武帝身死台城已有数十年之久,此后的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方智,都是昙花一现,倏然而过。

    随后的陈朝又经历了五帝,北方从北齐、北周到隋朝,更是换了十几个帝王。

    如此变更如走马,置君如弈棋,照常理而言,梁朝应该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过去时了。

    结果这数十年间,萧梁皇室后人的复国活动从未停止过。

    萧统的一个儿子逃到北方建立起了西梁,历宣、明二帝,宣帝曾孙即萧铣。

    这就是让后人叹息不已的,“已见世诚(梁元帝)宵斫柱,又闻阿铣(萧铣)晓扬旌。生儿若似江陵上,肯负渠家老骑兵!”

    他们也不是平白胡乱折腾,而是因为江左地区的很大一部分人心所向一直在梁朝,不在陈,也不在北方。

    陈朝开国一片混乱,虽有陈蒨拨乱反正,肃清治世,却因为天不假年,疆埸未定而半途宫车晏驾,随后国祚被陈顼、陈叔宝一阵乱搞,更让江左百姓苦不堪言。

    加之百姓们在陈亡后,经历了前朝隋文帝将建康城夷为平地、平荡耕垦的这一遭,对北方政权更是深恶痛绝。

    他们再三思索,发现只有当年梁朝鼎盛时,江东地区过的是好日子,故而西梁覆灭后,十万多百姓不愿留在北方归顺隋国,追随萧岩,也就是萧铣的祖父,渡江南下。

    后来陈亡,江左百姓又推萧岩为义军首领反抗隋兵。

    其兵败之后,全家被斩,仅有萧铣这一根独苗苗幸存下来,蛰伏至如今。

    此时此刻,萧铣义帜一举,王旗一张,数日之内身边就聚集了数万兵马。

    又因其素来仁善,名声颇佳,致使江陵百姓,梁国故地,往往望风归心,掣壶携浆,夹道相迎梁国大军入城。

    可惜,再多民心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纸老虎,在历史上,李靖与李孝恭二人势如破竹,一路直逼都城江陵。

    萧铣自知力不能敌,再战下去也不过徒增伤亡、害了满城百姓,于是祭告太庙,拜过梁武帝、萧统等先皇神位,独自衣衫缟素,奉印出降。

    江陵百姓都悲痛欲绝,放声痛哭,在萧铣出城经过的时候,有人奋力攀扯住他的衣衫,想将自己的君王留下,莫要离去。

    萧铣只能流泪挥剑,斩下了一截自己的衣袂,这才得以脱身。

    后来被押送到长安,李渊怒骂他为何谋反,萧铣从容道,隋失其祚,天下共逐,所输者无非是天命不在我大梁,亦何憾哉。

    李渊大怒,将他兰陵萧氏一干男女老少满门抄斩,连孤女萧月仙都没放过。

    消息传回江陵,百姓们自然大哭了一场,纷纷各种为萧铣建祠修庙,此即后世所流传的“江陵故老怜萧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