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真夫妻》 80-90(第10/14页)

取休初三,咱们全家去市里玩。”

    过年市里一定热闹。

    赵秀云也很期待,说:“听说百货大楼每年过年都会清库存。”

    清库存,就意味着不要票,只要钱。

    幸好初十就发工资,不然恐怕家里正月十五都过不去。

    方海头回觉得自己那点工资捉襟见肘,问:“家里还有多少钱?”

    他账本看是看,想着有人管,不过心。

    赵秀云是不用看,时时刻刻记着,连刚刚花的都能扣掉,马上说:“两百二十一块三。”

    她平常跟为钱发愁,这会却不,说:“不错,咱一家四口头回一块,能过个好年。”

    反正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了。

    方海对“一家四口”四个字很满意,往年他都是自愿多值班,反正也是一个人,把团聚的时间都留给带家属的战友。

    尤其是大夜班,一天能有一毛过节费。

    他现在也不是孤家寡人了,自然有其他战友自愿挣这个钱,夜里没他媳妇睡不好。

    她老是睡不好,一点点风吹草动,就慌得不行,还老是憋着,自己愁自己的。

    方海怀疑她就是多思多愁,老爱想些坏事,才吃不胖。人家不是都说,心病也是病。

    他不会治病,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没别的,总得多叫她安心才行,现在工作上的事,除非机密,也总讲两句让她心里有个底。

    其实孩子一天到晚都好好的,多半是担心他,前两个礼拜三连牺牲一位同志,她就做噩梦。

    职责所在,她其实很少抱怨什么,方海有时候觉得跟没随军前一样不关心更好些。

    英雄气短啊。

    方海十来岁上过战场,实打实挨过子弹流过血,都说他悍勇无畏。

    好像是昨天的事。

    方海现在不是贪生怕死,但有人挂在心里,比从前更珍惜这条命。

    幸好是太平年代。

    他说:“在东北的时候,有一年过年我值夜班巡逻,雪一踩到大腿根。”

    一米八几的个子,到大腿根得有多高。赵秀云伸手在自己身上比划一下,嘴巴微张说:“这么高呢。”

    她在姑娘里算高挑的了,方海看在眼里还是小小一团,说:“东北的雪,年年都这么大。跟我巡逻的小张长得不高,正好走到个坑边,他踩进去,都到胸口了。”

    “别看雪摸着松软,陷进去可不好出来,好家伙,四五个人才把他拽出去。”

    “他还被团长点名批评,说‘天天走的地方,记得也不清’,你猜小张怎么说?”

    赵秀云还以为他要说个故事,结果是个谜语吗?

    赵秀云说了几个都不对,头微微倾斜,小拇指勾他的手说:“你就不能说嘛。”

    勾到方海的心坎里去了,有什么不能说的,他说:“小张说‘我又不是耗子,哪能知道哪里有洞啊’。”

    这有什么好笑的?

    赵秀云不由自主嘴角上扬道:“可真有意思。”

    两个人边说边往家里走,苗苗和白若云蹲在空地玩。

    她看到爸爸妈妈就跑过来,赵秀云从兜里掏出糖给两个孩子分。

    有吃的,孩子又蹲回去。

    接着往前,到楼梯口,就能听到一阵欢声笑语。

    哪家来客人了兴许是,赵秀云也没在意,到家门口觉得声音更清晰,左右一看,哦,是王娟家里来客人了。

    第88章 不对劲   第一更

    王娟家的客人不是别人, 就是她一对在云南插队的继子女,孙正义和孙倩倩。

    说是继子女, 要不是年龄不合适,赵秀云都得夸一句,跟亲生的也没两样。

    龙凤胎的性格和严肃板正的生父、温柔内敛的继母都不一样,属实活泼,说句不好听的,不像一出生就没妈的孩子。

    才回家探亲没几天,满家属院都认识这两孩子, 还顺带知道了王娟和孙建民的“爱情故事”。

    这段故事,总是叫赵秀云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王孙两家原来是邻居, 王娟的父亲和孙建民是老战友,因为都是年幼丧母的关系,王娟从小对龙凤胎很是照顾。王父性格糙, 不比孙建民是个细致人,王娟人生多数需要父亲的时候,都是由这位孙叔叔代替。

    她对长辈的崇敬转化为爱慕,龙凤胎对邻家姐姐的尊敬成为对母亲的渴望, 促成一对爱侣的诞生。

    简直是感天动地。

    世人对这样的爱恨情仇最为关注,正是要过年的时候,串门的人都拿这件事当大新闻来说。

    大家对王娟的评价陡然高许多,人家可不是什么狐狸精, 单看做后妈能做到这份上, 连求老太都盛赞她。

    赵秀云生来心思细,别的不说,只看孙建民连孩子难得回家探亲都不准时下班就知道,这对“爱侣”恐怕未必有那么好。

    不过别人家的事, 也轮不到她管,她有自己的事要忙。

    按规定,只有初一放假,不过妇联大年三十那天只上半天班,赵秀云早早回家准备做饭。方海也有假,夫妻俩在厨房忙碌开来。

    切肉、洗菜、和面。

    赵秀云连禾儿都指派上,她其实什么都会看,只是做父母的心疼,不太使唤罢了。

    苗苗“不堪大用”,正好隔壁孙倩倩来送饺子,领她在楼下放鞭炮。

    要说龙凤胎对王娟是很有感情,看得出她偏疼苗苗,连带着有点爱屋及乌的意思。

    赵秀云从窗户能看到孩子在哪,没什么不放心的,时不时抬个头。

    禾儿包一排圆滚滚的饺子,一个个比她的拳头还要大,自己看着嘎嘎乐,沾着残粉的手糊在爸爸的脸上。

    方海的黑脸上一道一道白,宠溺地对着女儿笑,说:“行了,洗洗手,你也下楼玩吧。”

    大过年的,哪有拘着孩子在家干活的。

    禾儿看一眼妈妈,见她点头才跑开。

    赵秀云喊道:“外套要穿好!”

    家里烧炉子,哪怕开着窗透风,也比外头暖和些,出去就不一样了。

    禾儿等不及,一边穿一边往外跑,拉链拉到最上面。

    这件带拉链的大红色棉衣还是新买的,衬得孩子唇红齿白,价格更是不便宜,如今拉链是稀罕东西,就得贵不少。

    赵秀云远远看着禾儿凑到妹妹边上,孙倩倩分给她一包鞭炮,帮她顺顺散落的头发,忍不住说:“这姑娘真不错。”

    十六七岁,出身优越,在乡下吃得起苦,对人友善亲切,哪怕是邻居家的孩子,也照顾妥当。

    怪道她在外说继母的好,大家只看孩子也相信。

    就是赵秀云都不得不承认王娟的用心,可她还是觉得怪怪的。

    方海向来不怀疑她的直觉,反正只有两个人在,问:“哪里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