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升官路》 110-120(第9/16页)

嘴,任何人面前都敢喷一喷,自己过的两袖清风、经常问同僚借钱度日,常说自己活得问心无愧,吃得香睡得好,只要自己看不过眼的人,都要弹劾一下,才不负圣恩。

    就连这样的人都承认秦修文的“干净”,其他人便知道秦修文这道升官旨意是稳了。

    从知道万历给秦修文升官,到升官旨意真正颁布,其中耗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在早朝的时候由皇帝身边的张公公亲自颁读了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御宇十六载,求贤若渴,户部郎中秦修文乃天赐英才,有兴修天下官道之志,才德兼备、经世致用,实乃国之栋了……今特赐正四品官职,加封鸿胪寺卿,并赐大红金织胸背麒麟罗衣一袭,赐良田三千亩、京郊庄园一处,银一千两、玉如意一对,钦此!”

    整篇圣旨写下来洋洋洒洒,辞藻华丽,充斥着溢美之词。

    秦修文听说这是申时行申首辅亲笔所写。

    不愧是能拿状元的人,也不愧是当初经常给嘉靖皇帝写青词的高手,文字功底确实不俗,不了解真相的人,可能还会以为申时行是发自内心的多么欣赏自己呢!

    诏书是申时行执笔的,但是后面的封赏都是万历给的!

    群臣一听到这么多的赏赐,顿时眼睛都红了!

    别的不说,就是一件麒麟服,都代表了多少的恩宠?普通四品官员哪里有这种赏赐?反正前头几个鸿胪寺卿都没有这种待遇。

    除了这个,还另外赏赐了京郊的田地和庄园,这可都是大手笔了!最近皇上也不知道怎么了,以往对群臣封赏都是比较慷慨的,现在却有点抠抠索索的,这封赏放在以往也算是厚的了,放在现在更是羡煞旁人。

    他们哪里知道,如今万历也是有求于人,况且他给秦修文的封赏,秦修文以后能千百倍的还回来,试问满朝堂的官员,除了秦修文,谁有这份本事?谁有这份忠心?

    秦修文一枝独秀,很难不让人又嫉又恨。

    然而,这封诏书是经过皇帝、内阁、六部还有都察院联合审核才公示的,充满了权威性,无人可以不服!

    秦修文领旨谢恩,从此以后,他成了四品官员,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朝堂上议事,朝堂之上,终有他秦修文的一席之地!

    散朝之后,几个户部的官员都围了过来,朝中亦有其他官员向他道贺,有真心也有假意,但是面子情还是要做到位的,就连内阁中几个阁老都和秦修文一拱手,道了一声“恭喜”。

    秦修文泰然应了,不卑不亢地回礼,今日焦点独属秦修文一人,青年人长身玉立在朝堂之上,在满朝绯红之中只他一点青绿,待以后他穿上绯袍,便会与他们一同指点江山。

    旁人走这到这一步需要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走不到,而秦修文从七品县令到四品鸿胪寺卿,不过用了四年不到。

    秦修文被前呼后拥地走出了朝堂,余有丁看着秦修文的背影,冷笑了一声:“小儿猖狂,我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能猖狂到几时?”

    申时行微眯着眼,向来肃穆的脸上让人看不清他的情绪:“若能一直猖狂下去,倒也是大明之福。”

    余有丁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向申时行看去,申时行却直接甩袖走了,只给余有丁留下了一道背影。

    秦修文的升官调令今日才正式下达,要过个数日才到鸿胪寺报道,如今暂且还需要在户部做一些交接工作。

    不过秦修文刚刚到了户部,就被宋?叫了过去。

    “你老实交代,是不是皇上又让你做了什么事情?这次才给你升了四品?”

    旁人不知道,宋?自己心里还不是门清么?既然之前秦修文已经将修路之功抵换了为文氏治病,照理来说就不会再给秦修文这么多封赏了。

    可能官还是会升,但是绝对不会如今日在早朝上听到的又是给麒麟服,又是送田地、送庄园。

    宋?虽然和万历做君臣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宋?这一辈子服侍了三任君主,见过多少魑魅魍魉?一双厉目虽然老了,但是不瞎,以他对万历的理解,对方断然不会在已经被秦修文讨要了赏赐之后,又如此大张旗鼓的抬爱秦修文。

    这不合常理。

    秦修文原本也没想过瞒着宋?这事,只不过之前他也只是初初答应了万历,有一个大概的思路,许多细节还没敲定,最近他也是一直在做一些数据调研,完善了一些想法,本想这几天就和师傅商议一番,没想到他师傅这么厉害,马上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秦修文只好将万历要他做海贸走私的事情和盘托出。

    此事兹事体大,所以秦修文走到了宋?的书案边,执笔快速地写了下来,宋?等不及纸张晾干,就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等到看完之后,宋?倒吸了一口凉气,赶忙将这张纸扔进了火盆里烧了。

    “真是胡闹!”宋?压低着声音,双目不赞同地看着秦修文。

    然而,秦修文却看懂了宋?眼中的意思,他说的胡闹对象并非指自己,而是指万历。

    如果从传统臣子的角度来看,万历的行为确实够胡闹的,一个皇帝做什么不行?已经是以举国之力奉养一人了,居然还会想着如何去做生意发财?况且做生意也就罢了,还想带头走私,只因为他听说海贸之利够庞大,也有许多自己底下的人在偷偷做,他也不甘落后,要分一杯羹。

    古往今来这样的君王不说没有,但也真不多。

    万历没有魄力直接开海禁,倒是有魄力带头走私,在秦修文看来,也是有够牛的。

    宋?当初和这个小徒儿谈心的时候,就听过他的抱负,知道他有开海禁的想法,但是纵着皇帝走私,和开海禁有何关联?

    宋纁自然知道如今大明有许多人在做走私,甚至于沿海地区的走私势力极大,和朝堂上的诸多人都有牵扯不清的干系。

    宋纁之前对开海禁一事其实是持反对态度的。

    他有着古代士大夫的傲慢,同时也真实见到过其他国家的落后和贫穷,在他眼里,纵然大明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依旧是天府之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是那等如倭国、高丽这样的弹丸之地可以比拟的。

    他们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做到不求人。

    在这种心态下,他自己本身又从来不涉及海外贸易,和自身利益也不挂钩,那些倭寇又频频登陆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自然是对开海禁持反对态度了。

    宋纁是嘉靖时期的老臣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蒙古的铁骑直接逼杀到京城,围困京城数月,只是为了逼迫大明打开互市。

    这是所有大明人的耻辱,阿拉坦汗大军一度攻入安定门,整个大明岌岌可危,嘉靖皇帝被逼到没有办法了,才在互市诏书上盖了章,并一生引以为耻。

    所以嘉靖帝对海禁管控的更加严格,经历过此事的宋纁也是非常能理解嘉靖皇帝的政策的。

    但是秦修文却对他说,西方世界已然崛起,他们的文化、科技、军备设施都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进步,如今虽然还比不上大明,但是只要再过数十年,可能就是大明比不上他们了!

    若是有一个国家能在全方面超越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