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升官路》 60-70(第13/20页)
等质量的白棉造谣成不良品,还要求退货退款!如今卫辉府已经全部答应了松江府那边的要求,接纳了所有的退回品,全部登记造册,就在卫辉码头的仓库里放着,全天下的人只要有怀疑者,路过卫辉码头的时候一观就知道孰是孰非,只要不是眼瞎者,都能看出是谁在搬弄是非!
又说了松江府的商人是如何品行低劣、见利忘义的,他们是嫉妒卫辉府如今有了自己的纺织业,想要垄断生意,将利润尽归自己所有,生生将松江府的鬼蜮伎俩直接掰开了、揉碎了摊在太阳底下供所有人观看,每一字每一句都戳到松江府商人的痛处,将他们骂的一文不值,妥妥就是一帮子唯利是图的小人,手段还极其恶劣。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将那些把棉花退回的商人名单全都列了出来,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最后道:此举是为了警醒天下所有种植棉花者以及以贩卖棉花谋生的生意人,千万要小心这些商人,卫辉府这边已经着了道,诸位可以保重自身,若是非要和他们做生意的话,可一定要算好被他们摆弄、背信的成本,万不可再步卫辉府的后尘!
通篇文章写的是妙笔生花,由向清这个大喷子执笔,当时喷秦修文的时候都可以喷的他一个当官的体无完肤,用在对付松江府的商人身上,向清那更是甩开膀子、不遗余力、毫无顾忌地“喷”,整篇文章读完,不管有没有和这件事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对松江府的商人那是怒目而视,厌恶至极。
隆正祥的友人在信中谈道:“此报刊在大名府影响轰轰烈烈,此文章又是头版头条,如今大名府百姓谈之松江府色变。”
而现在“卫辉时报”的影响力可不仅仅是在大名府,河南大部分的府如今都有“卫辉时报”的身影,尤其以卫辉府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份报刊,如今已经能做到三日发行一次,一次刊印二十万份,且这个数量还在增长中!而这次,秦修文直接让印刷坊刊印了三十万份,以成本价五文钱一份发售,说是回馈所有支持“卫辉时报”的新老顾客。
五文钱一份是目前“卫辉时报”的成本价,就是送一波,秦修文也送得起。
但是三十万份报刊的影响力却大到惊人,大到就连周邦彦知道了此事后都背后发毛汗,这就是惹恼了秦修文真正的下场吗?原来在自己的不知不觉间,这个年轻后生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幸亏自己没有公然和他站到对立面,否则后果……
所有人这才真正意识到,这报刊居然也是一种武器,且威力大的吓人。
如果一个人想要辩解污蔑他的话,他一个人只有一张嘴,一天又能和几个人说话?说干了嘴巴、说哑了喉咙,那也不过是几十个人、上百个人最多了,可是秦修文的“卫辉时报”一印出来,三十万份一起对外发售,又有天南地北的商人路过卫辉府,必订购“卫辉时报”,至少三十万人能同时看到同样一篇文章,那么就有三十万人被其影响,松江府如何能斗得过?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人之间的较量,这是传播速度的较量,若是松江府也有自己的纸媒,那么或许还能斗一斗,可是他们都没有,那么直接就被卫辉府碾压到尘埃里去了!
任凭你松江府的人再怎么辩解,在所有河南地区的人眼里,你就是有罪!再和你们这种人做生意,那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这恐怖的威力,如同一记记重拳,砸到松江府商人的脸上,将他们顿时打的方向都快没了!
而因为“卫辉时报”的影响力,前去卫辉码头仓库看退回棉花的人也不少,来的人多了,自然也有感兴趣的,不过短短三天,这一批棉花再次一售而空,连点渣都没剩下。
等到有些反应过来的松江商人想要联系卫辉府的老关系,重新将棉花买回去的时候,愕然发现,被自己退回的棉花已经没了,没了,没了!!!
第 68 章
松江府的商人们愕然了, 如今他们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在别处采买棉花成本暴涨, 想要回卫辉采买,联系之前合作的商人地主,对方表示已经售罄,并且要履行自己放下的狠话,不再和松江府合作!
而更加可怕的是,松江府做其他生意的人突然接到了指令,以后松江府的商船不再允许登上卫辉码头, 往后再想将货品贩卖进中原腹地,就得从别的口岸登陆。以前若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可是如今卫辉府是什么地位?卫辉码头是什么地位?就算可以从别的地方绕道, 可是便捷的仓储、货运、繁盛的贸易交流、迅速的人脉关系搭建都只能在卫辉府实现, 这是如今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啊!
这不是简单的绕道了, 这是阻断他们的商机啊!而这商机被谁阻断的?现在这事想瞒都瞒不住, 都是他们松江府那一帮子做纺织的商人搞的鬼,把卫辉府的人惹毛了,连带着他们都一起吃瓜落。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 如今却被人无缘无故连累了,这一下子别人可就忍不了了,许多松江府的商人纷纷涌到纺织商会处, 要求齐会长出来说话, 给他们一个交代!
别说齐会长那边一个头两个大了, 就是一直在作壁上观、默默纵容的严知府,如今都被底下的人裹挟着, 让他出来做主。
严知府心里自然不得劲,原本是要拿捏卫辉府的, 没想到反而被卫辉府拿捏了,纺织商会那边可是送了他一万两银子,如今事情没办成,这银子都拿的烫手!
可是还没等他发力,严知府就收到了自己义父的亲笔信,等到看完信,严知府的整颗心都沉了下去,他万万没想到周邦彦那厮做的这么过,直接动用了他们周家的人脉,在朝廷上参他义父好几本,罗列了各种罪名,和他义父正面对上了,他义父敏感地捕捉到对方老是揪着他“管教不力、纵容家人”等事情,那方公公是个无根之人,家中父母早逝,被叔父卖进了宫,早就和家里人不来往了,还是机缘巧合之下收了严浩思为义子,若说家人,这不就是直指严浩思么?
所以方公公去信过来问严知府是否近日有事发生,得罪了周家人,才会让周家人如同疯狗一般扯着他不放。
严浩思这回是真的苦笑都笑不出来了,周邦彦和他曾经在翰林院中共同呆过两年,他以为自己很了解周邦彦的为人,虽然心思细腻、做事谨慎妥帖,但是胸襟不够、胆识不足,这次到卫辉又是为了督建潞王府,照理这事应该惊动不了他,就是惊动了也不会反应如此激烈啊!
可谁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原本严浩思以为自己对付周邦彦完全不成问题,谁知道却被他们卫辉府压着打,从上至下,全面压制,如今倘若自己不低头,这事就很难收场了。
尤其是那个“卫辉时报”,简直就是可恶!现在把他们松江府的名声弄的这么臭,如果不消弭掉这个影响,以后和别的府还怎么做生意!
严浩思招来了自己身边的亲信幕僚,商量了整整一天,也没有个好对策,想来想去,居然除了低头,别无他法!
这就让严浩思十分难受了,久居高位的人,哪里能轻易舍下脸面?尤其是这几年在方公公的庇佑下,自己算是顺风顺水,走到哪里别人都会给他三分薄面,做事日渐霸道,都是别人顺着他捧着他,已经很久没有给人陪过小心了。
然而,如今压力已经给到了松江府这边了,松江府底下做其他行业的商人地主已经极其不满,就连一些纺织行业没有话语权的小商人还有安生在家做纺织的农户织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