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升官路》 30-40(第19/25页)



    河南一带地处中原要塞,自古就是兵家是非之地,尤其是在元明政权交替之时,多少场战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等到明太祖朱元璋上台后,河南各地十室九空,许多州县人口都在千户以下,惨不忍睹!

    为了恢复此地的民生,休养生息,大明朝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将山西之地的多余人口都往河南迁徙,然后又推出了荒田开垦后永不征税等举措,才渐渐将这片荒芜的土地和人口给滋养起来。

    如今从洪武年到万历年,已经历经了两百多年,人口和土地是恢复了,但是经济状况却一直落后。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极为适合耕种,如今最多种植的就是棉花、烟草和玉米。仅河南一省,耕地面积就有74万顷,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三!

    就拿卫辉一地来说,多少人家种植棉花,家家户户以有一架织机为荣,丝织业和纺织业也兴盛起来,明明占得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和江南织造一比,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说锦缎刺绣布匹,人们第一想到的还是温柔富贵乡江南地区,又有多少人知道河南的?甚至很多河南地区最上等的织布原料都是被江南大商人收购的,供应松江、苏州等地,而江南地区则是将一些次等棉布返销河南。

    这在秦修文看来是最典型的生产出现了区域分工,而河南地区作为原材料的最底层,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收到的是最微薄的利。

    要改变此地人民的现状,光靠种地是种不出来的。

    所以秦修文在圈地的时候早就已经想好,剩下的七块地,必须为工业用地,其他行业都要为此让道,就算一时之间没有人选,那也无妨,大不了先让前面选到地的人吃点甜头,后来者必然也就不愁了。

    开发地皮么,谁家不是分个一期二期的?如果在这次的租地申请中,已经有了感兴趣愿意租的人,那不是更好么?

    时间不等人,一切还是尽快为好。

    没有人知道秦修文的所思所想,他之所以如此急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当他在经常揣摩自己记忆中的明史时,突然发现一个一直被他遗漏的关键点,那就是明代的国祚只有二百七十六年。

    而现在是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大明朝到了1644年就终结了,拢共也就还剩下59年的寿命,算一算很有可能比他的寿命还短!

    他但凡高寿一点,都能活到清军入关,剃发易服的时候!

    一想到自己的晚年如此凄凉,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战乱中度过,他就没了那悠悠闲闲慢慢来的心思——如果可能,还是混到个中央,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这日暮西山的大明朝再缝缝补补一番吧。

    毕竟在汉人的领导者下,老百姓不至于做牛马,当官的也不至于做奴才。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共计四十八年,在他之后的三任皇帝都是短命鬼,辅佐难度更是成倍升级,秦修文根本不抱希望了。

    只有万历了。

    有时候活的长,就是一个最大的优势,至少不用考虑政权的更迭。

    只有在万历朝自己还能一展抱负,再往后,自己年老力衰,还要面临时不时的政权更迭和各地起义,无论多大的心血都会付诸东流。

    太早知道将来要发生的事情,虽然能及时规避风险,但是也给人更大的压力。秦修文在最开始是没有那般迫切要往上爬的压力的,但是现在,未来鞭策着他,必须要努力才行啊!

    而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将整个卫辉打造成他的后花园和避难所,让卫辉上下都知道他秦修文是从卫辉走出来的,必将福泽卫辉、保护卫辉,而卫辉也将成为他最强大的后盾支撑!

    这个后盾,不可以破破烂烂、易碎脆弱,它必须是坚固的、完整的、忠诚的!

    无论谁是卫辉明义上的长官,都动摇不了秦修文在此地的地位,知府周邦彦不行,潞王也不行!

    秦修文此时此刻,就已经在着手打造这样的一个后盾!

    秦修文一向如此,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雷霆万钧,事情考虑到方方面面。

    可是这世上像秦修文这样的人,也就只此一个而已,更多的人则是稀里糊涂,随波逐流。

    就像那个参加了“招商会”的吴富商,一开始还嫌弃那个保证金价格贵,和季方和叫过板,后来被季方和冷嘲热讽了一般,心里别提多难堪了。

    等到“招商会”一结束,又有好多人说着这个地不能租云云,人家都将他的心里的疑问想法说了出来,听得他连连点头。

    有些人只喜欢听自己想听到的话,虽然当时也有不少人觉得租码头的地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但是吴富商还是只听了那些反对者的声音。

    回去之后,吴富商就把这事情抛诸脑后了,可是到底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该有的敏感性他还是有的,稍微留了个心眼,让自己身边的小厮在新乡县县衙门口守着,看看有些谁家去交那个申请书了。

    第一天只有两个人交了,吴富商听了“嘿嘿”一笑,只觉得自己聪明绝顶;第二天又听说有四个人交了,他还嘲笑了一番,说那些人到时候亏个血本无归就长记性了。

    可是等到第三天他刚刚用过午膳,就听到小厮急急忙忙跑了进来回报说一上午就有三十五个人都交了申请书时,吴富商彻彻底底慌了!

    “这这这,这怎么可能啊!不是当时大家都说好了不交的吗?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去交了呢?!还没有一个来通知我的!这不是明明白白地玩我吗?”

    吴富商气的满地乱转,又听到贴身小厮说还有马掌柜几个没有去的人都去了,但是好像没有交成申请书,手里捏着册子灰头土脸地出来了。

    “什么?秦大人架子摆的这么高?没去的就不让交?”

    得到了小厮的再三肯定后,吴富商更加慌了,他终于意识到了,这租地可能不是一个坑,是大家打破脑袋也想去抢的好东西!

    这就是跟风效应,不管这个东西真好假好,只要是有人抢了,那就有很多没抢到的人认为,这必定是个好东西,才让人争抢!

    对于吴富商来讲,目前他的心态就是这样。

    他的发妻姜氏走进来看他急的满脑门子的汗,放下了手里的一盘糕点,忍不住凝眉问道:“这是怎么了?着急忙慌的?”

    吴富商摆摆手,这时候哪里有闲心吃糕点,烦躁道:“走走走,和你这个妇道人家说不清楚!”

    姜氏一听就不高兴了,若是好声好气叫她走就罢了,被这样无缘无故呵斥了,顿时脸色一板,对着下首的小厮喝问道:“还不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那小厮在姜氏面前可不敢放肆,谁不知道老爷的娘子是个河东狮,阖府上下没有敢欺瞒主母的,抬头偷偷看了一眼吴老爷也没出声阻止,连忙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姜氏纤眉一挑,乐了:“还当什么大事呢,不就是选个地吗?既然这么好的买卖,大家都要抢着租地,那老爷也选一块不就是了?”

    吴富商跳了起来,气咻咻得指着自己的面孔:“我看着像个傻子吗?”

    姜氏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我看挺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