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小贪官》 180-190(第7/14页)
行看完公文后,秦修文叫来了李如松等人密谈了一番,等到确认了所有的细节,几人才散去,等到第二日才接见了李昖。
李昖和自己身边的三个心腹大臣在府衙侧院焦急等待着,直到对方松了口,略微有些肥胖的脸颊抖了抖,一挥袖,对手下的人道:“走吧!”
李昖心中十分不忿,虽然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他要向大明皇帝称臣,可是那位什么秦总督是什么东西?居然还要摆谱!明明昨天就到了,居然迟迟不肯相见,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昖只能狠狠咽下这口气,调整了脸上的表情,硬是挤出了一个笑容,走进了议事厅。
他们到的时候,看到议事厅上首的主位并无人,只有两个奉茶侍女低眉顺眼地站着,见李昖等人来了,连忙在客座奉茶。
李昖就是心里再恼怒,也只能在客座坐下,不敢去占主座。
自家君主在客座坐下了,他的三位心腹大臣只能站在李昖身后,并不敢落座。
李昖屏着怒气,将一杯茶都快喝完了,秦修文才领着人姗姗来迟。
秦修文也带了三人,分别是李如松、陈矩和刘平,李昖虽然刚刚一直屏着怒气,但是看到秦修文进来的那一刹那,他还是立即站了起来迎接。
等到意识到自己已经站起来的时候,李昖又因为自己下意识的反应而羞恼——这个年轻总督气势太盛,他甚至以为是见到了万历本尊,忍不住就站了起来!
秦修文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笑意,神情平淡地对着李昖点了点头,然后让大家都落座下来。
李如松、陈矩和刘平等人纷纷对李昖行礼之后,就落座在客位,商议的是机密军务,上茶侍女们上完茶点也都退下了,门外有官兵把守,闲杂人等均不可靠近。
如此一来,整个议事厅只剩下了李昖的三个心腹是站着的,明明他们的地位应该是李如松等人是一样的,结果是人家坐着,他们站着,仿佛是奴婢一样,让他们脸上的表情不自在极了。
但是他们的主上没有发话,他们也不敢多话,大家就这么各论各的,不君不臣地站着坐着。
李昖等了许久才等到了秦修文,心中的焦虑和烦躁可以说已经升到了顶峰,朝鲜的局势如今算是彻底地败落了,从他逃亡至此,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是全国八道已失守,只剩下平安道以北靠近义州的方向,因为临近大明,东瀛人不敢太过轻举妄动而勉强保存了下来,如今境地,若是再多拖延几日,恐怕复国更是无望了!
这种事情,就要趁热打铁,趁着对方还没有完全掌控住局势的时候去反击,才有比较大的希望成功,若是等到人家已经收拢完了朝鲜各道的军备力量,地方官员都已经投诚,就算是朝鲜国王李昖亲临,恐怕也再没有威慑力了。
所以李昖率先发言了:“秦总督,目前朝鲜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既然大军已经抵达,何不速速渡江,相信神兵一至,这些贼寇定会不堪一击,立马退兵!”
李昖的心腹大臣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倭国是万万不敢对上大明的,如今汉城不过一千多倭人,哪里敢和大明对峙?”
不管他们怎么吹捧大明,秦修文一等人却都只是静静听着,并不发表言论,李昖说着说着胖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忍不住质问起秦修文来:“秦总督,您这是何意?陛下都说了要给我们驰援复国,为什么您依旧不发兵,无动于衷?”
李德馨一听他们家主上质问的语气,心下一惊,连忙小心翼翼地从背后拉了拉李昖的衣服,然后主动站了出来,未语泪先流:“秦总督,我家主上实在是太过于忧心朝鲜的百姓了,我们在义州一天,心中就不安一天啊!主上寝食难安,只求大明快快出兵,解救朝鲜百姓于水火之中,只要能帮助我们朝鲜复国,我们以后定当内附于明!”
听到了这里,秦修文才冷笑了一声,锋利的眉眼看向李昖,沉声道:“本官也很怜悯朝鲜的百姓,但问题是,大明接到探子的密报,说朝鲜乃是倭国的先头部队,设计诱惑大明军队深入朝鲜腹地,以此来达到他们侵袭大明的最终目的,是也不是?!”
李昖原本是坐着的,听闻此言吓得立马站了起了,整个人忍不住地颤抖,一张白胖的脸霎时间憋得通红,下意识脱口而出朝鲜话,又马上改成汉话,大嚷道:“这怎么可能!我们朝鲜对大明一向忠心耿耿,这是污蔑!绝对的污蔑!把这个探子揪出来,本君要和他对峙!”
朝鲜使臣李德馨同样也是吓坏了,“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一张老脸上沾满了泪水也顾不得擦,惶恐万分:“秦总督,朝鲜对大明之心可比日月,绝没有和倭国勾结!朝鲜犯不着用数万万百姓的性命作为诱饵,成为倭国的先头部队。再者说,倒向倭国,于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大明如此强大繁盛,就是十个倭国,也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啊!”
李昖这个朝鲜国王,光顾着嚷嚷,也没说出什么切实可行的话语,还不顾身份还要和一个探子对峙,简直是有些可笑。
反观这个叫李德馨的使臣,说话还有点水平,虽然一直在哭嚎卖惨,但是讲的内容有理有据。
只是这些都不会左右秦修文的判断,虽然秦修文早就知道历史上有这一战,但是他看历史书籍的时候,也不会将战争的具体经过都看仔细,但是现实中,局势的每一个细节变化或者信息的不对称,都会对战局造成影响,所以秦修文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差遣人暗中注意朝鲜的情况。
就刚刚李昖和李德馨的一些话中,就有许多错漏百出之处,若是真信了他们,不管他们出于何意,对秦修文方都极为不利。
第 186 章
首先, 根据秦修文得到的情报,光是在汉城, 驻扎的东瀛部队至少有一万多人,甚至近两万人!他们说只有一千余人,若是他真的听信了这话,到时候轻敌大意,渡江而上,怎么了得?
其次,东瀛那边到底有多少火器、什么战力, 还有谁比他更清楚的?这次他们东瀛那边分为九个军团,由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九个丰臣秀吉门下的大将分别率领一个军团,分批次从对马岛侵入朝鲜, 海陆并进作战, 号称二十万人共同作战, 其实真正的作战兵力应该是在十万余人, 剩余的人作为海上补给队伍,用作运输士兵和粮食之用,以及作为预备军, 在陆地作战遭到反击之时,再次派遣海上士兵入朝鲜作战。
李昖和他的大臣们确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抱有侥幸心理,想要多观望观望, 再选择靠边战队, 也是因为他们这种不作为、没有给到大明非常准确的情报, 才让大明官场上对东瀛到底会不会入侵朝鲜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结果东瀛那边因为丰臣秀吉的爱子鹤松突然夭折,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 又因为早就对朝鲜和大明虎视眈眈,在没有得到朝鲜最终的答复之前, 东瀛直接出手宣战了。
到了这个时候,朝鲜就变得十分被动了,迅速向大明求援,大明这边的上下官员却说我们要商量商量,分析分析,毕竟之前的假情报太多了。还是因为现在大家都觉得大明目前财政可以,能打,最后才决定要打的,否则光打不打这件事都可以继续扯皮个两个月。
等到秦修文领兵前来的时候,朝鲜已经是被东瀛打的奄奄一息了。
所以在和李昖一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