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小贪官》 60-70(第8/20页)
的,难怪有时候自己赏了她好东西都藏起来放好,后来又从不见她用过,原来是接济家里人去了。
“那你呢?”秦修文也是没话找话,说完就有些后悔,果然便看到小丫鬟眼眶有些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奴婢从记事起就没见过家里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人。”
大过年的,说这些就扫兴了,秦修文从袖中抽出一个红封放到她端着的托盘上:“拿着和外面人玩去吧。”
小丫头没想到今儿个伺候大人还能有这般好处,难怪崔管事安排她来给大人送水,很快就转悲为喜,千恩万谢地拿了红封走了。
秦修文见人走了,独自摇摇头轻笑了一声,端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又对着对面的虚空处,遥相敬酒:“新年快乐,秦修文,希望你也如我一般,一切安好。”
秦修文一个人刚刚用完年夜饭,今夜不算太冷,他准备披上披风在庭院里走走,消消食,便看到刚刚那个小丫鬟去而复返,气喘吁吁地跑到自己面前行了一礼道:“大人,咱们府门口外面来了好多百姓,都要给您送年礼,门子都忙不过来了,崔管事也不在,您看如何是好?”
今日无人主持大局,秦修文闻言只能转身向大门口走去,等到他一出来,便看到府邸门口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有送冬日里不易得得新鲜蔬菜的,有送家里抓的鸡啊鸭的,还有人扛着一麻袋花生或是拎着一筐核桃的,在和守门的人推拒。
“都是我们自家种的东西,交给大人吧,送了我们就走!”
“是啊!这大公鸡也是我自家养的,可有劲了,喂把米就能养几日,大人要是想吃了就随时杀了吃新鲜的!”
“我这是山核桃,山上打的,一点钱都不值,听说这个吃了补脑,麻烦大哥收下吧,大人天天想多少事,吃点这个好!”
“这是我女儿做的棉鞋,用的是今年地里的新棉花,暖和的很!最近天凉,大人可不得注意保暖?收下吧!收下吧!”
众人围着门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要把东西往前送,门人今日就一个人守门,哪里见过这架势,可是之前崔管事定下的规矩就是不能收百姓的东西,可把他急的一脑门的汗。
正在焦急之中,门人突然看到了秦修文的身影,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连忙朝着秦修文行礼:“拜见大人!”
一听到这一声,所有人都往秦修文的方向看去,老百姓们一看果真是秦大人,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纷纷下跪叩拜:“拜见秦大人!”
“大家请起吧,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府中只我一人,根本吃不了用不了这么多,况且朝廷也有恩赏,我已是吃用不尽,各位还是将东西带回去给父母孩子们吧!”
打前头的一个老汉摇了摇头,大着胆子道:“大人,朝廷给大人是朝廷的事情,但是这里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片情意啊!打从大人来了卫辉府,为我们小老百姓做了多少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我们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拿得出来,就这么一点点东西,想给大人哪怕大过年的添个菜也行啊,大人收下吧!我们,我们真的就是一片心意!”
又有一个汉子也附和道:“对啊,大人!您就收下吧!您总也什么都不收,如今快过年了,咱们也是想表表心意,就是亲戚之间也得走动走动,大人帮了咱们这么多,咱们也想让大人知道我们的心意啊!”
“就是,今年咱们年景好了,都是仰赖大人,现在衙门已经封印了,今儿个大人能不能把我们看作一群穷亲戚,也想来给大人拜个早年呢?还望大人不要嫌弃我们的东西,就请收下吧!”一个读书人模样的站了出来,对着秦修文深深一揖,眼中满是敬仰道。
所有人都齐声附和,催促着秦修文收下他们的年礼,一声声“收下”格外的殷切,就怕秦修文不收。
以往这些小老百姓看到了当官的都要绕着走,可是面对秦修文,他们是生怕秦修文拒绝他们的礼。
秦修文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只能对着所有人拱手道:“既然如此,秦某就在这里先行谢过各位了!”
听到秦修文同意收下,所有老百姓都欢呼雀跃起来,门人连忙组织着人将东西一样样地搬进府里,虽然每个人给的东西都不多,可是架不住人多,最后摆了满满一个库房才罢休。
所有人都满脸红光地将东西送了进去,还和秦修文说上了一两句话,领了一个秦修文亲手写的“福”字,然后又满面兴奋地回去,光就这事,都值得他们吹嘘好一阵子的了。有些没去的人,没想到这次秦大人居然亲自出来接礼,还能听到秦大人的祝福语、拿到“福”字,那是懊悔的不得了,只是再想去也不行了,秦大人府上已经闭门谢客了。
秦修文原本还以为会是冷冷清清的一个除夕,最后却是闹到近亥时一刻才散,他原本是想给老百姓一些回礼,可是根本来不及准备,只能灵机一动,想到库房里有一厚摞的红纸,让下人裁了拿出来,搬了一张书案在院门口,给每一个前来恭贺他新春吉祥的人,都写了一个“福”字,直写得手腕酸疼才算完。
卫辉府这边上下热热闹闹迎新年,可是松江府那边的几个大商人这个年却过的并不痛快,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卫辉府那边动了他们的奶酪。
卫辉府这边自从有了“吴氏纺织坊”后,又在码头那边新建了一家印染坊和一家织造坊,另有一些纺织的小作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卫辉本就是棉花的主要产区,现在自己的地盘上又冒出了这么多的纺织作坊,棉花自然是不愁卖,自家人关起门来好沟通,而且今年市面上统一的收购价还比往年高一成,自然是先仅着卫辉本地的纺织坊供应,而江南来的大商人们发现再想收购卫辉的棉花,价格居然比去年生生涨了两成,这他们如何能乐意?!
“哼,看来他们是好日子过久了,以往咱们都太好说话了,这才开始涨我们的价格,还抢我们的生意!是该给他们卫辉府的人一个教训了!”松江纺织商会的齐会长对着下面的十几个本土做纺织的大商人一锤定音道。
底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同仇敌忾地拱手道:“但凭齐会长吩咐!”
卫辉府的人欺人太甚,让他们大年夜还要来共同商讨对付他们的对策,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明年一整年都不要好过了!
第 65 章
不是每一个商人都居心叵测、阴险狠毒的, 但是一旦有损害到他们利益的人或事出现,那么作为商人的本质, 他们是一定要进行对抗的,这个无关个人品性,只是商人逐利的天性而已。
松江府一整个府里大半土地都种植棉花,织机十室必有,白日种田,晚上织布的家庭不知凡几,因为技术的进步和朝廷的鼓励, 因此松江地区的布匹尤为精细,不仅仅在整个大明十分畅销,就连倭国和高丽都十分喜爱松江布, 远销海外, 成为了松江府的一大特色。
有利可图的地方, 商人自然也应运而生, 松江的大商人绝大部分依赖于纺织业,除了收各个农家所织的布匹外,同时也建立自己的作坊聘请织娘织布, 倒买倒卖间赚取大额利润。
正是因为松江布如此畅销,所以哪怕松江本土已经大部分土地种植了棉花,依旧不够他们生产所需, 于是生产人力成本更低、但是棉花质量同样不错的卫辉府, 就成了他们的原料主要供给地。
之前大家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