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贪官: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明小贪官》 30-40(第2/25页)

出了真身,才让他们摸着了头脑,否则重创之下,连伤他们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秦修文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且此人完全不似初出茅庐、心高气傲地年轻人,居然还能玩打一耙,拉一把的手段,没有和所有人都站在对立面,反而还拉拢了一帮人到了他的阵营里!

    如今人家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是怎么都斗不过的了!

    李明义突然低低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我竟是不知啊!竟是只有我不知啊!”

    仿佛是真的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李明义的眼中笑出了眼泪花子,忽而,他收声站了起来,挺直了腰身道:“要我去求秦修文那小儿,做梦!”

    说罢,一摆手,拂袖而去。

    贺知县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颓丧地跌坐在椅子上,懊悔地想拍断大腿:“自己当时肯定是脑子错乱了,怎么就和李明义那厮走的那么近啊!”

    若是和其他县的县令一样,只是作壁上观、敷衍附和,或者暗搓搓地跟在后面使坏,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现在么,估计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李明义如今说得硬气,到时候求到周知府哪里,看周知府会不会帮忙!

    这事说到底,周知府作为上官也会被牵累,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帮忙?这才是真的做梦!

    而在整场大戏中一直没有出过声、露过面的周邦彦周知府,此刻正在自家后花园里和几个幕僚喝茶听曲。

    周邦彦出自京城周家,其父就是大理寺卿,葛郎中的案件由其父亲自审理,各中细节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其实当时上面委派葛郎中入卫辉府赈灾的时候,其父早就传信于他,让他不要轻举妄动,朝中气氛紧张,或许此人将是一枚活棋。

    圣心难测,至于皇上到底要葛郎中做什么,周父在信中也没言明,只让他明哲保身为要。

    如今文官集团和皇帝斗了个旗鼓相当,甚至还隐隐有压制住皇帝的样子,周家是皇帝的人,自然是要站皇帝那一边,但是该和稀泥的时候还是和稀泥。

    周邦彦负责督建潞王府,见到的银子多了去了,虽然当时粮价疯狂的时候自己也有过心动,但是想到自己父亲的叮嘱,他还算稳的住。

    正是没有利益牵扯,作为一个局外人,才让他更看明白了眼前的局势,看着秦修文是如何一点点盘活整盘棋,如何出手诡谲多变,从细小处着手,又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人雷霆一击。

    这样的人,竟然在他手下不声不响蛰伏了两年,想想就是自己也有些后怕!

    后生可畏啊!

    如今尘埃落定,迷雾散去,周邦彦也算是看明白了局势,皇上要以葛郎中为筏子,铲除申首辅在户部的亲信常侍郎,以上官渎职之名,卸了他在户部的一条胳膊!

    所以自己当时听了老父亲的话不出手是对的,皇帝就是挖好了坑要让葛郎中往里跳呢!只是那葛郎中也够倒霉的,李明义做的烂事基本上也要算在他头上,就算他不知情,也得为这个事情负责!

    李明义这人么,周邦彦在心里冷笑了一声,此次必死无疑!

    李明义之前也多有巴结自己这个上官,但是周邦彦嫌他泥腿子出身,言谈举止没有文人雅相,中了进士也不过是个死读书的,除了读了一肚子的之乎者也,其实没什么真正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说别的,就是每次为了讨好他选个礼物都选不好,都是一些俗不可耐的金银之物。

    再加上治理一方民生上,这人也就是个无功无过、平平无奇之辈,像周邦彦这样的人怎么会看的上李明义?

    就算表面上客客气气的,可是周邦彦爱惜羽毛,自始自终没有接受过李明义的请托。谁知道那李明义果然是满眼铜臭的粗俗之人,有了机会就想转头巴上葛郎中,至此周邦彦对这人印象更差!

    世人眼中,京官总比地方官要贵重,一样的品级,从地方调入中枢就算是升迁了,可也得看看是什么样的京官,葛郎中那样的,在京城一抓一大把,还想指望这种人?

    如今看着李明义被秦修文狠狠摆了一道,他手底下的那些知县,纷纷跑到他这边来讨饶求庇护,倒是也让他狠出了一口气。

    人心不齐,队伍不好带,如今有人替他出手了,只管坐享其成就是!

    “大人,这回咱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拢了人心,您说要不要给那秦修文记一功?”陈先生摇头晃脑一边听着曲,一边道。

    陈先生是周邦彦身边最信任的幕僚,待遇最为丰厚,周邦彦也最信赖此人。

    有人早就嫉恨于陈先生,这回抓到了话柄,连忙道:“陈先生莫非收了秦知县的好处?怎么就给秦大人说起了好话来?这次秦知县惹下的种种事端,最后还不是要我们大人帮忙收拾残局?葛郎中和李明义之事,大人作为上官,少不得要受牵连,不罚他便是了,还要赏他不成?”

    陈先生好脾气地“呵呵”一笑,睁开了半眯着的眼睛,对着那人道:“何先生,此言差矣!葛郎中之事其实早就已成定局,皇上圣心独断,断然不会错怪了大人的。”

    葛郎中的事情是皇帝亲自挖的坑,周家一家又是站皇帝这一边的,就算明面上周邦彦要受牵连,最多不过不痛不痒的斥责罚俸罢了,说不定暗地里还要提拔周家人一二,且不见户部中已经出了两个空缺了么?

    同样是受牵连的上官,周邦彦或许在此事中还能得到好处,而那常侍郎就惨了,肯定要被调离中枢,虽然职级不会有太大变动,但是这里面诸多弯弯绕绕,不是简单的调任那么简单的。

    “至于秦大人么,少年英才难得,不如让大人收入麾下,以后又有一个助力!”

    这种所谓的“收入麾下”,可不像是普通的上下官面子情,而是真正像自家子侄一样培养,给资源、给人脉,助他一步步高升,有了能量后再反哺周家。

    这样的事情古来有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那位何先生长得浓眉大眼的,虽有急才,但是为人器量狭小,闻言冷嗤道:“周家如此多的英才,还需要一个秦修文不成?远得不说,光说咱们府上的大公子和二公子,大公子年纪轻轻已经中了举人,来年春闱必然一举得中,二公子不过年方十五,也有了秀才功名。届时一门三进士是板上钉钉之事,不将力气花在自己人身上,竟是要扶持一个不知道有没有异心的秦修文不成?”

    何先生的话,虽然有吹捧之嫌,但是也契合周邦彦心里的想法,板正的脸上难得露出一抹笑意和自豪之色。

    好话谁都爱听,不拘是谁。

    陈先生多人精一个人物啊,见了此情此状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只是心里忍不住有些叹息。

    大公子、二公子确实也是人才,可是人才和人才之间也有差别,那秦修文的本事,百年难出一个,而举人秀才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如何比?

    他秦修文不是在和举人、秀才斗,他是和一众中了进士的官老爷斗,他还不是就炒高自己地盘的粮价,从彰德府入手,到卫辉府再到怀庆府都受了秦修文的影响,他一个人在几个府之间搅风弄雨,却依旧进退有度、游刃有余。而他,只是他而已,背后并无一人!

    只是真话不容易说出口,陈先生心中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