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60-70(第16/48页)

这些,除了能引来读书人追捧,朝堂之上的官员有几个附和他了?

    “唐甄、颜元这两位老先生若是还活着,说不定会亲自跑去孔家门口骂人。”

    李光地笑道:“曹大人说孔家之事时,倒是个明白人,怎么说到自己身上,说到内阁上,曹大人就不明白了?”

    “哼,那怎么能一概而论,内阁事关重大,岂能皇上想如何就如何?军机处撷取内阁的权柄,军机处就是下一个内阁,皇上贬内阁抬军机处又有什么意思。”

    还是有所不同的,军机处皇上想选谁就选谁,选去军机处的臣子没有阁臣名正言顺的身份,一切都需听命于皇上,弃内阁选军机处,皇上手中握有的权力会大许多。

    李光地没有把话说透,曹大人有没有听明白,只有他自己知道。

    曹大人满脸不高兴,拿着孔传铎的折子送去养心殿。

    雍正瞧见孔传铎的折子,微微皱眉:“拿出去。”

    张廷玉捡起桌上的折子递给苏培盛,叫他拿走。

    雍正突然问道:“今年开恩科的日子可定下来了?”

    新皇登基,按例会开恩科。今年本是会试之年,给会试加恩科不合适,于是就定下了秋日给举人试加一场恩科。

    此事张廷玉不知,姚元景道:“这几月内阁事忙,加恩科之事还未定下。”

    “既然还未定下,恩科就定到九月一日吧,到时候你们记得提醒朕,朕亲自给学子出一道题。”

    姚元景和张廷玉连忙称是。

    雍正笑道:“你们不想问问朕要出什么题目?”

    “这……还没开考,不好透露吧。万一泄题,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雍正笑道:“养心殿里只有你们几个,朕相信你们定会保守秘密,不会泄题。”

    姚元景知道皇上真想告诉他们题目,于是都做出愿闻其详的表情。

    “罢了,举试的题目朕不插手,朕只给学子们出一加试题目,这一题答与不答都不影响他们的举人试。题目嘛,就叫:何为大学。”

    “皇上圣明,这个题目出得好。”

    姚元景嘴角露出浅浅的一个笑容,皇上这是支持菁华大学了。

    雍正也挺满意,叫伺候笔墨的翰林把题目记下。

    曹大人从养心殿退出去,背后的衣裳半湿,他苦笑一声,笑自己何苦来哉。胳膊拧不过大腿哦,皇上想如何,那就如何吧。

    终究,这天下是爱新觉罗的天下。

    雍正几乎在所有的兄弟们拥护中上位,新皇登基,边疆未起动荡,朝堂中也没有成气候的反对之人,当今的皇位坐得十分稳当。

    权臣依附皇权,分享权力,这只在当权者弱势时能办到,在雍正这儿,他叫你如何做,你最好乖乖听话。

    张廷玉瞥了眼曹大人仓皇的背影,曹大人以为新皇登基就好拿捏,那他就打错算盘了。

    当今,从当皇子时起,就是个心性坚定之人呐!

    衍圣公孔传铎不知当今所想,他的好几封折子送去京城没有收到皇上批复,以为其中哪里出了问题,叫下人驾马车,他要亲自去京城一趟。

    孔传铎到京城时,唐子归、孔思、墨家大公子等人刚从海参崴回京,正要去瑞亲王府见主子,两拨人马在外城碰到了。

    这不是巧了么。

    孔思认出孔家的马车,气不打一处来,高声讽刺道:“孔家占百姓土地,以民为仆,却对天下百姓没有一点贡献,朝堂给孔家衍圣公的名号,他们竟然还敢觍着脸受了,简直不知廉耻!”

    “谁敢辱骂我孔家!”

    “我,孔思,辱骂你孔家怎么了,难道你们不该被骂?菁华大学造船、种地那是经世致用之学,你等不拥护,反而骂菁华大学不够高尚。你孔家食民之膏脂,却不顾百姓死活,简直虚伪至极!”

    孔传铎怒道:“无知小儿,孔家乃儒家正统,我孔家存于世对天下学子来说就是恩德,你既然说你也姓孔,瞧你也读过几日书的模样,这点道理都不懂?”

    孔思不屑:“我这支孔是教化百姓,与百姓站在一起的孔,跟你曲阜把百姓踩在脚下的孔可不是同一支孔。”

    “放肆!孔家岂能容你侮辱,本公定要上奏皇上,治你对孔家不敬之罪。”

    “你以为只你会上书?你上书,我也上书,我上书求皇上免去孔家衍圣公的赐封,散了孔庙之奴仆,把孔家私占之田地分给百姓。”

    孔传铎几欲昏倒:“你究竟是谁!”

    孔思站在车辕处居高临下:“我,孔思,衢州之孔!”

    “老爷!”

    孔传铎一个没站稳,扑通从马车上滚下去,伺候的奴仆忙跳下马车救,孔思大笑,对赶车的车夫道:“超过他们,咱们进城!”

    南孔和北孔在城门口一场骂战被许多人瞧见了,上月会试之后还未离开的学子纷纷议论起来,有说南孔是正宗的,也有说曲阜孔家才是衍圣公,才是继承了孔家传承的地方。

    “各位,你们议论偏了吧,南孔和北孔的骂战,争的不是哪家是正宗,而是菁华大学呀。”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书院难以数计,有胆称书院为大学的,这还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吧。”

    “衍圣公也没说错,听闻菁华大学教授种地、造船这些技艺,称之为工坊是正理,哪能叫大学呢,朝廷不该因为山长是皇亲贵戚就下旨同意了。”

    “这位仁兄说得在理,国子监都不配称之为大学,一个工坊更不配。”

    “我不赞同这位仁兄的说法,大学这篇文诸兄都会背,我在这儿就不重复了,我只问诸兄一句,思和行,谁更重要?高谈阔论和埋头苦干,哪一条才是富民强国之路?”

    “老童生,老秀才,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一辈子读书不事生产,读这许多书于国于民何用?这等人就算日日念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是更加可笑吗?”

    “在场的诸位仁兄就算没考上进士,大家也都是举人了,若是不嫌,去谋个小官也使得。大家想一想,若是去了衙门,你会作诗写文,你就会治理一方了吗?”

    “咱们皇上当皇子时就十分体察民情,为百姓多艰叹息,皇上和朝廷下旨让菁华大学成立,这是否意味着,皇上想改一改八股之风气,让天下读书人学经世致用之学,以国为重,以百姓为重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咱们读书,终究是为了有一日能用之于民,用之于国。如此这般,写一篇规矩工整的八股文,和读完一本《齐民要术》谁更重要?”

    “北孔以儒家正统自居,讲究道学、气节、文章,这都是于国于民无用之空谈,不值得天下读书人效仿,北孔也不配称之为圣人之后!”

    “诸兄,空谈误国啊!”

    一番切骨之言让在场众学子低头沉思,有个云南过来的读书人木杰问:“那该如何做才好?”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之学,才是正道!”

    这番言论,怎么听来如此熟悉呢,其中一位四川来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